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变化剖析专题
1中考物理压强变化剖析专题精解名题1.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判断。2.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以上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5.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为了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应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正方体压强变化补充练习6.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为了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应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27.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为0.l×l03千克/米3,ρB为0.8×l03千克/米3。求:(1)物体A的质量mA。(2)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FB。(3)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在正方体A、B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定的厚度后,通过计算比较A、B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小明设想在A、B的上部均截去0.09米,小华设想在A、B的上部均截去0.05米,他们的计算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分别如下表所示:计算过程结论小明PA=FA/SA=ρAghA=O.l×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一0.09米)=107.8帕PB=FB/SB=ρBghB=O.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一0.09米)=78.4帕PAPB小华PA=FA/SA=ρAghA=O.l×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一0.05米)=147帕PB=FB/SB=ρBghB=O.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一0.05米)=392帕PAPB①请判断:就他们设想截去的厚度而言,小明的结论是的,小华的结论是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②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厚度h,沿水平方向截去h后使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有可能,求出h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8.如图15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均为20牛,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乙的边长大于甲的边长。求:(1)物体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若在甲、乙两物体上表面的中央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甲'、F乙',使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小明、小华和小红三位同学分别比较F甲'、F乙'的大小关系,他们的推理过程和结论如下表。推理过程小明因为F甲=F乙,S甲S乙,所以p甲p乙。假如施加的力F甲'=F乙',则甲对桌面减小的压强大于乙对桌面减小的压强,就满足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F甲'=F乙'小华由于施加F甲'、F乙'后,p甲'=p乙',所以(F甲-F甲')/S甲=(F乙-F乙')/S乙。因为S甲<S乙,所以F甲-F甲'<F乙-F乙',因为F甲=F乙,所以F甲'>F乙'。F甲'>F乙'小红因为F甲=F乙、S甲S乙,所以p甲p乙。假如施加的力F甲'F乙',又因为S甲'S乙',则甲对桌面减小的压强有可能大于乙对桌面减小的压强,就满足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F甲'F乙'就三位同学的推理过程和结论,请判断:小明是________的,小华_______的,小红是_________的。(均选AB图11AB图113填“合理且完整”“合理且不完整”或“错误”)巩固练习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水>酒精),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仍相等,则可以确定()。A.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若要使乙对地面的压强也变为p1,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底部相连通,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A.甲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较大B.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一样大C.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较小D.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一样大4.如图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AFA>FB,pA>pB。BFA=FB,pA>pB。CFA<FB,pA<pB。DFA<FB,pA=pB。5.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做法是()A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B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C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D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图2甲乙图4AB4图6甲乙6.如图6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为()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以上都有可能。7.如图7所示,甲、乙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A沿水平线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B沿水平线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C将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D分别以甲、乙物体上表面的面积大小加上相同高度的该种物质。8.如图8所示,a、b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B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9、如图9所示,把实心正方体铁块、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铁ρ铝),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铁块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P1、P2的大小关系为()A.P1P2B.P1﹤P2C.P1=P2D.P1≠P210.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小于它们重力的竖直方向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A一定是F甲F乙F丙。B一定是F甲=F乙=F丙。C可能是F甲F乙F丙。D可能是F甲=F乙=F丙。甲乙图7511.如图11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且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着要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可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A相同高度的液体。B相同体积的液体。C相同质量的液体。D相同重力的液体。12.如图12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13.图22所示的平底空玻璃杯的质量、底面积等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若在杯中装满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求:(1)瓶中水的质量m水。(2)水对杯底的压强p水。(3)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杯。14.两只容积相等、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A和B的平面图如图23所示,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厘米2,高为10厘米。两个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考虑两个容器本身的重力和体积大小。求:(1)容器A中水的质量。(2)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甲图12乙6
本文标题: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变化剖析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7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