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二部分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末智慧背囊
选择题解题技法之七——区域特征法适用本思维模式解答的试题通常以区域图为主要载体,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及人文特征判断。1.利用区域特征解题的一般步骤(1)根据区域地图或某一区域要素图或结合文字材料判断区域名称;(2)根据试题要求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加工;(3)结合相关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答案。其一般思路如下:明确区域空间范围—经纬度与海陆位置,与邻区相对位置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地形类型、地势状况、地形区分布气候类型、水分状况、热量状况、水热配合、有无特殊天气河流水文特点,水系特征综合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人口、民族、文化、宗教、城市、交通工、农业类型与分布区域内地区差异工、农业归纳区域特征——区别差异、归纳共同性区域开发评价——探寻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区域特征法2.利用区域特征解题的前提是区域定位,关键是区域特征的判断与描述下面以东北平原、云贵高原为例,进行区域位置特征及自然、人文特征的归纳。同学们可参考此种方法进行区域特征的归纳与总结。区域经纬度范围位置及范围区域特征东北平原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环绕,南临渤海黑土广布;地广人稀;矿产丰富;热量不足;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铁路网密集;农作物一年一熟;河流有凌汛,结冰期长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南。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缺水;四季如春;石漠化严重;生物资源丰富;“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2009·海南高考)右图甲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图乙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3)题。(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2)图乙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3)乙地位于亚热带的()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先进行区域空位,再分析该区域的特征,本题组可迎刃而解。第(1)题,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如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几乎相同纬度的西风带(西北风)上,风应该是从陆地上吹来的,为干燥风,不会给甲地带来降水,所以A、B项不正确。甲地位于中低纬度大陆的东岸,附近是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降水较多,但不是影响这一地区降水多少的主导因素,只是起到一个加剧的作用,D项不正确。因此只有C项地形符合题意。第(2)题,甲地位于33°S,属于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7月份气温最低,可以排除A、D两项。而C项中最高月的气温较低,不正确,所以B项符合题意。第(3)题,乙地降水较少,属于内陆半干旱气候区,因此对应的应是草原带。答案:(1)C(2)B(3)B下图中的阴影部分为某自然带的分布地区,据此回答(1)~(2)题。(1)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洋流性质D.地形地势(2)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自然带地理特征的是()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C.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D.干旱缺水→过采地下水→地面沉降解析:第(1)题,从图中阴影部分分布的位置可以看出,它们都位于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荒漠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该自然带内,若过量引用河水,会导致河流干涸,绿洲面积减小。答案:(1)B(2)C
本文标题:第二部分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末智慧背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8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