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强预应力砼管桩工程技术交底卡1
高强预应力砼管工程技术交底卡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拆迁安置新社区项目ThesouthernGuangdong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mpanyLimited目录一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施工工艺与方法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各项沉桩施工保证措施试验检测及施工祥表二三四五六七质量标准一、工程概况注:高强预应力砼管桩(PHC)01本工程基础采用高强预应力砼管桩(PHC),采用静压沉管施工,属端承摩擦桩,桩端支承于全风化花岗岩。02桩身直径为500,壁厚125,选用AB型桩,其中边桩200根,基础内边桩980根,共计1180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200t)。二、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序号图示注意事项1认真处理高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2对压桩周围4—6m以内的整个区域及桩机行驶线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在桩架移动路线上,地面坡度不得大于1%。3压桩区域与道路近旁排水通畅。序号图示注意事项4在压桩现场或附近设置水准点,用以检查桩的入土深度。5按桩机组装说明由有资质的人员安装桩机与设备、拉通电源,并进行试机,然后移机至起点桩就位,桩架应垂直平稳。二、施工准备(2)施工机具序号图示注意事项5索具、钢丝绳6钢垫板或槽钢7木折尺序号图示注意事项1DTZ818B静压桩机2电焊机3桩帽4运桩小车二、施工准备φ500桩十字桩尖大样图注:桩尖钢材性能不得低于Q235A的要求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桩头处理大样(3)管桩桩尖吊桩落位桩机调平接桩双向调整垂直度压桩桩机就位测量放线三、施工工艺与方法送桩至设计标高压桩(1)测量定位测量组用全站仪放出框架涵的轴线控制桩,作业人员根据桩位与框架涵轴线的相对关系放出每个桩位,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使标志明显。因场地较软,桩机行走会挤走预定短钢筋,桩机大体就位之后需对桩位进行复核。三、施工工艺与方法注:测量定位注:定位彩带三、施工工艺与方法(2)桩机就位利用桩机行走装置,移动行走就位,行走过程中要保持机架底盘平稳,桩机就位后将行走油门关闭,然后将机架底盘调到水平固定。桩机就位后,用水平尺校正平台,确保机座水平,并检查桩机的桩孔中心对正桩位标志。注:桩机就位(3)管桩就位、对中、调查三、施工工艺与方法利用桩机上附属起重钩及桩机卷扬机吊桩就位,吊点设置在距桩上端0.3L。起动纵向和横向行走油缸,将管桩对准桩位;开动压机油缸将桩压入土中1m左右后停上压桩,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距桩位20m)用两台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度,将桩身垂直度控制在0.5%之内。第一节桩是否垂直,是保证桩身质量的关键。压桩速度控制在0.03—0.05m/s左右。注:管桩机就位注:双向调整垂直度注:桩机调平三、施工工艺与方法(4)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施加到桩上,压入力由压力表反映。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以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情况等。施压过程中,注意观察桩身情况,确保轴心受力,若有偏心,及时较正,压桩连续间歇时间不得超过1个小时。注:压桩(5)接桩三、施工工艺与方法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0.8—1.0m时,应接上一节桩。桩节间采用焊接连接。焊接前先将预埋铁件表面清理干净,上下桩节间的缝隙用铁垫片垫密焊牢,焊接要求对称施焊,以减少焊缝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缝应连续、饱满。接桩处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缝在自然条件下冷却3分钟以上,对外露铁件涂刷水柏油防腐漆后,方可打入土中。上下桩的轴线偏差不大于3‰,节点弯曲矢量不得大于1‰桩长。注:手工焊焊接桩注:C02气体保护焊接桩三、施工工艺与方法(6)送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施加到桩上,压入力由压力表反映。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以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情况等。施压过程中,注意观察桩身情况,确保轴心受力,若有偏心,及时较正,压桩连续间歇时间不得超过1个小时。注:送桩(7)压桩结束三、施工工艺与方法对于摩擦桩以达到持力层(管桩的设计标高)作为管桩终压的标准。当达到极限压力后而没有达到设计标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经项目部确认后方可终止压桩。主控项目:(1)桩体质量检验。包括桩完整性、裂缝、断桩等。对设计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其他桩应不少于20%,且不少于10根。对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的桩,检查总数量10%,且不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不少于1根。(2)桩位偏差。项目如下表,尺量检查,根据桩位放线检查。四、质量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桩体质量检验设计要求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桩位偏差第5.1.3条尺量检查3承载力设计要求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1)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颜色均匀。观察检查。(2)成品桩裂缝(收缩或起吊、运输、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用裂缝测定仪测量。此项地下水侵蚀地区,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检查测定记录。(3)成品桩尺寸。横断面边长±5mm;桩顶对角线差10mm;桩尖中心线10mm;桩身弯曲矢高1/1000L。用尺量检查。桩顶平整度2mm,用水平尺检查。(4)电焊接桩。检查焊缝质量。按钢桩电焊接桩焊缝检查。四、质量标准检查项目检测要求检测方法焊后停歇时间1min秒表测定上下节平面偏差2mm尺量检查节点弯曲矢高±5mm水准仪测定停压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检查沉桩记录四、质量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一般项目1砂、石、水泥、钢材等材料(现场预制时)设计要求检查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2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预制时)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单、计量记录、试验报告3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lOmm,蜂窝面积不于总面积0.5%观察检查4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用裂缝测定仪测量(此项地下水侵蚀地区,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检查测定记录5成品桩尺寸:横载面边长(mm)桩顶对角线差(mm)桩尖中心线(mm)桩身弯曲矢高桩顶平整度(mm)mmmmmmmmmm±510101/1000L2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L为两节桩长)尺量检查尺量检查6电焊接桩:焊缝质量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上下节平面偏差节点弯矩矢高minmm1.021/1000L秒表测定尺量检查尺量检查(L为两节桩长)7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浇注后停歇时间Minmin27秒表测定秒表测定8桩顶标高mm±50水准仪9停锤标准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检查沉桩记录五、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预制混凝土桩身断裂,沉桩时突然错位或桩身出现裂缝①原因分析: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桩身制作弯曲或桩身长细比过大;遇地下障碍物;上下节桩接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主钢筋触及桩顶,压入时产生纵向裂缝等。②防治措施:清除浅层地下坚硬障碍物;制桩、养护应符合强度、平直度要求;接桩面平整,使上下节在同一轴线上;沉桩倾斜时,不能用移动桩架来校正等。PHC管桩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要求①原因分析:勘察资料与实际土层情况不符;群桩施工时,后沉的桩因挤土造成沉桩困难等。②防治措施:探明地质条件,试沉桩发现异常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机械设备;减少接桩时间,做到沉桩基本连续进行。③压桩过程中,发生压力超过单桩极限承载力,但桩顶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出现这一情况应立即通知工地负责人,共同确定处理意见.PHC管桩桩身倾斜,偏离设计桩位①原因分析:场地不平整,桩架不水平;插桩时偏斜,未到位,不垂直,使已压桩产生位移;桩顶桩帽接触面不平,桩身受偏心荷载作用,压桩后桩身倾斜等。②防治措施:应规范作业,做到场地平整,桩架要平直,桩位对中,控制钻孔垂直度,上下节接桩保证在同一轴线上,检查桩顶与桩帽接触面,保证平整。①原因分析:两节桩连接处表面未清理干净;焊接质量不好。②防治措施:接桩前将接桩处表面杂质、油污清洗干净,焊接牢固。PHC管桩压入时,接桩处松脱开裂运至现场的预制管桩,厂方必须提供其完整的有关资料及产品质量保证书,并经现场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成品桩质量验收标准为: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六、各项沉桩施工保证措施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管壁厚度±5mm桩尖中心线<2mm顶面平整度10mm桩体弯曲<1/1000LmmL为桩长压桩深度控制按设计高程、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压桩过程中,桩架应坚实、稳固,桩帽和桩身应保持在同一垂直的轴线上,保证不出现斜压的现象。管桩接头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施焊时,先用点焊固定,然后分三次焊满焊缝,第二次焊时要将前一次焊缝表面的焊渣夹渣等清理干净,焊缝要饱满无夹渣、气孔。桩端钢帽要刷干净,去掉泥土等杂物,施焊时先固定四点,然后对称焊接,减少焊接变形。接桩时,动作要迅速,速度要快,保证连续沉桩,间歇时间不宜太长。沉桩时,如沉桩发生突然变化时,应注意保持桩处于轴心受压状态,如有偏移应及时调正,以免发生桩顶破碎及断桩质量事故。若发生移位,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压桩,与项目部协商后才能施工,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在施工中如出现桩的挤偏、隆起、挤断现象,应采取跳桩顺序施工、并调整压桩速度。(2)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本工程共计1180根桩,承载力检验数量为12根。七、试验检测及施工样表低应变检测静载试验(1)低应变检测桩体质量检验数量应不小于总桩数的20%,并应不小于10根,同时三桩承台及其以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得少于1根,本工程共计1180根桩,低应变检测数量为236根。七、试验检测及施工样表静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施工工艺试验记录七、试验检测及施工样表静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施工记录谢谢观看ThesouthernGuangdong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mpanyLimited
本文标题:高强预应力砼管桩工程技术交底卡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9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