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8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考点整合第38讲│考点整合经济发展快广东省港澳东南亚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平原热量降水河流稠密密集经济快速发展重要的经济区第38讲│考点整合下降主导电器电子纺织服装金融商贸第38讲│考点整合城市化水平高慢小城市密度低增加扩大大城市群工业化收入生活条件就业机会第38讲│考点整合问题和对策污水废气垃圾噪声人地矛盾重复建设治理污染产业结构城镇区域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成就第38讲│要点探究第38讲│要点探究第38讲│要点探究成就:①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②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③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④以外贸为导向,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⑤金融、商贸、旅游、房地产、通信等第三产业发达;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第38讲│要点探究例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据此回答(1)~(3)题。(1)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①劳动力②侨乡③政策④科技⑤气候A.①⑤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第38讲│要点探究(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形式是()A.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B.以第三产业为主,以农业为辅C.以工业为主,技术先进,能出口创汇的工贸结合D.以工业为主,发展高科技与发达国家竞争(3)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①建核电站②开发利用潮汐能③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④西电东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38讲│要点探究[解析](1)工业化初期,地理位置、劳动力、政策、侨乡是珠三角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2)目前,珠三角依然以工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3)西电东送及建核电站是当前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开发利用潮汐能时机还不成熟,成本太高,而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这不符合实际。[答案](1)D(2)C(3)B第38讲│要点探究[点评]该题考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因素和存在问题。出错的几种可能:①不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影响因素,而错选科技因素;②对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不了解;③对目前开发利用潮汐能的前景和可行性不了解。第38讲│要点探究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1)~(2)题。第38讲│要点探究(1)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解析]第(1)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一般在70%以上,①表示日本城市化率;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比中国早,④表示日本的工业化率,日本第三产业比重高,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降低。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第(2)题,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日本,反映了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而不是反映我国的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日本是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比我国高。第38讲│要点探究[答案](1)B(2)C►探究点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第38讲│要点探究第38讲│要点探究例2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据此回答(1)~(3)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第38讲│要点探究(2)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3)“城中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A.工商业B.农牧业C.第一产业D.旅游业第38讲│要点探究[解析](1)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的转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2)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3)“城中村”是指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化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答案](1)D(2)A(3)A第38讲│要点探究[点评]该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错的几种可能: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理解,误认为产业转移加强是问题,这只说明该地区正在加快产业升级;②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的对比情况不熟悉;③对“城中村”概念不清楚。第38讲│要点探究[2010·广东卷]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甲)。图甲第38讲│要点探究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乙)。图乙第38讲│要点探究(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_______。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乙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统计图表的判读和自然带分布、工业集聚与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等。第(1)题,读图甲,可知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占近一半;分析图中折线,可知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草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近一半,可知这里属温带草原带。第(2)题,读图甲,可知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比1990年大,结合题干内容和图乙,明确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规模扩大。第38讲│要点探究第(3)题,该市位于温带草原带,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著称,发展羊产业的资源丰富。读图乙,可知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煤炭开采业占60%。第(4)题,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的要求等方面来进行思考,提出拟引进的工业部门。第(5)题,城市化的发展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可从城市的合理规划、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购买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8讲│要点探究第38讲│要点探究[答案](1)草地林地温带草原带(2)增加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3)原料煤炭开采业(4)三类工业部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理由: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5)①城市规划超前;②配套设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探究点三我国区域城市化得典型模型及其推动力比较第38讲│要点探究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云南德宏模式的推动力是边贸发展。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东北模式是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的劳动力职能变化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云南德宏模式是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这里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第38讲│备用习题1.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为其()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B.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备用习题第38讲│备用习题[解析]珠三角的工业结构以外向型为主,对外依赖性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外消费需求减少,因而影响到了珠三角地区工业产品的出口。[答案]A第38讲│备用习题2.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第38讲│备用习题(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解析]该省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部地区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但这不是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答案]A第38讲│备用习题(2)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A.以旅游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答案]C
本文标题: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8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4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