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心理学笔记 时蓉华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范围分类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4、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是并列关系;社心是心理学的一条主干;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对社心的形成发展其重要推动力;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彼此相通;有共同的研究课题但侧重各不相同。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运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内。与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家通过实地考察所收集到的丰富而生动的研究素材,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问题的阐明有重大价值;文化人类学在进行比较文化研究时,需引进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交往原则;伦理性原则(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研究中涉及本研究个人的材料必须保密,谨慎选择研究策略)2、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一)实验研究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室研究者设计一种人为情境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以期探求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变化。)(二)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三)档案研究法(四)心理测验法(五)相关研究法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展望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1908: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至今)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普遍论——特殊论20-30年代: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50年代:社会交际60年代: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70年代:重点涉及归因研究80年代: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代表人物:勒温四、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一)德国民族心理学:拉扎鲁斯、施坦塔尔、冯特(二)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黎朋、罗斯(三)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五、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美国:重实验室实验法重实用;重视与新科技结合;心理学化倾向;忽视基础理论、普遍理论的研究。(二)欧洲: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与国情结合;社会行为、社会联系研究突出;重视学科理论研究。(三)苏联:重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与政治结合;群体心理研究突出;重视理论建设。五、未来展望(1)反实证主义,后现代兴(2)反学科霸权,本土兴(3)不同研究取向、学科融合,促完善第四章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社会化的条件:人类自身的学习潜力,人类独有的语言社会化的本质:社会经验的传递二、社会化的内容(一)基本社会生活知识与技能(二)行为规范社会化1、道德社会化2、法律规范社会化(三)社会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四)政治社会化(五)民族社会化(六)语言社会化三、社会化的类型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再社会化。四、社会化的特点个体社会化过程除了社会强制性、时代性、目标多样性、文化关联性等,还有以下特点:①贯穿终生(终生性)②双向互动③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五、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遗传素质(必要的自然前提)本能能力(大脑)(二)社会文化(三)家庭家庭背景、家庭氛围、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四)学校—(影响深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显性、隐性双重影响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暗示的力量最初原意:只要对艺术对象有执着的追求精神,就会产生艺术感应。在教育心理学中: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在经济学领域中:指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传递消极信息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五)同辈群体(参照群体)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大致相同的非正式群体。特点:凝聚力强、平等、交流广泛、有自己亚文化、有核心领导(六)大众传媒(双刃剑)六: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二)认知发展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1)从认知和行为联合起作用的观点上看待社会学习;(2)强调社会环境、认知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关注个体行为表现,关注行为的社会习得过程,认识到模仿受强化和自我调节的双重影响;(四)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哈里斯提出假设:社会化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学习形式。儿童独立地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这两套行为系统的学习方式和强化途径均不同。这一理论的核心: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没有什么影响,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群体中完成的观点:儿童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独立习得了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生活,一套用来适应社会生活;家庭对儿童年幼时最初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但后来逐渐减弱、淡化,被群体影响所取代。每个儿童都必然要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在群体中学会公众行为方式;在儿童群体中,共有的群体文化、规则和准则及其同化作用所导致的文化传递,使得群体中各个儿童变得十分相似;儿童同伴群体一旦形成,就成为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场所。对违背了群体规则的儿童,同伴会给予严厉惩罚。第五章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定义是人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二、自我意识的功能组织功能——自我意识象过滤器,进入个人心理世界的每一种知觉信息都必须经过它的过滤,然后被赋予一定的意义。管理功能——规范行为、选择并计划未来在潜在动机的引导下进行自我调节(包括印象管理)补充: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一)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和评价个体只有对现实(包括对自己真实状况)进行准确感知,才能获得对自己认识。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个体对自己的某些特点可能知觉,也可能不知觉,可能准确知觉,也可能有所偏向。常见的两种效应:(1)当信息与我们的自身有关时,我们会比较关注,用心加工,并容易记住,不太会被遗忘。(记忆是把筛子)(快速加工、很好回忆)——自我参照效应(2)在我们的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同时,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透明度错觉、自我中心)——焦点效应自我认知的意义:积极偏向——对自己积极看法、个人控制力量夸大、不现实的盲目乐观;自我感觉良好、增强动机和努力消极偏向——处处不如人厌恶否定自我形成自我认知的途径:自我观察自我反省他人评价与反馈社会比较(二)自我体验“主我”对“客我”所持的态度(1)自尊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影响因素: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成败的反馈及归因;选择参与、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自尊意义:反映了个体对于自己的满意度;提升动机,促使选择成功的环境;具有主观正性和负性:成功的经历使人提高自尊,失败经历降低自尊。(2)控制感、无助感促进个人控制——增强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感习得性无助(3)成功感、失败感取决于工作的完成情况更取决于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自我期望水平确定——内部标准——决定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主观)(4)自豪感、羞耻感自己行为与理想的自我形象相符时——产生自豪感能达到理想形象的要求时——产生羞耻感(5)内疚由于自己的行为违法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的利益而受到良心上的责备(三)自我控制主我对客我的制约和调节功能:发动作用制止作用四、自我意识的理论(一)高尔顿?奥尔波特(1897—1967)自我发展理论发展的阶段:生理自我(0----3岁)社会自我(3----14、15岁)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自我发展理论主要观点:自我意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经历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此时,个体通过自我意识认识外部世界)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与约束下独立出来,表现为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观与自我理想。(二)符号互动论早使用符号互动论的是布鲁默代表人物:詹姆斯和米德,源于20世纪30年代符号互动论主要观点: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智实质就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4、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在互动过程中自己依据对情景的理解“设计”行为,形成并发展身份。5、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事物的意义”,并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米德关于自我的观点:自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包括: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自我是原始的,不能理解和运用符号,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第二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学会语言,学习扮演重要他人并从其角度看自己。第三阶段:准备阶段扮演某个角色,并能综合多个重要他人的观点审视自己。符号互动论在现实中的意义: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如词语新作)、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解等等。第六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一、社会角色的概念: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二、社会角色的分类1、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成就角色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基础上,如父母成就角色:依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3、按角色的功能: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三、角色扮演过程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异议或反对。2、角色领悟: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3、角色实践: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四、角色失调冲突不清中断失败五、性别角色定义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六、性别角色的特点:(1)功能的分化与定型(性别认同)(2)文化制约性(性别角色适应行为)(3)相对稳定性(性别恒常性)(4多样性(多角色)七.性别角色差异的主要表现攻击性(侵犯行为支配性(支配行为)自信心(自我评价)人际交往(交往方式、交际空间)焦虑程度智力差异成就差异八、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1性别角色的获得(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性激素脑2、性别角色的分化(社会因素)(一)文化背景宏观上提供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原则,构成男女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重要背景。(二)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行为的早期塑造者(三)学校教材选取内容、教师性别比例、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待、师生互动、学生传统的性别刻板印(四)大众传媒九、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第七章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即社会认识过程)1、概念: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2、进行社会认知时的参照依据:(1)自身经验、思维活动、信息加工…(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二、社会认知的内容(范围)1、对他人情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笔记 时蓉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5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