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社会态度人类生活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改变他人的态度第七章社会态度主要内容1、态度概述2、态度的形成和转变3、态度与行为4、态度的测量一、社会态度的概念二、社会态度的构成三、社会态度的功能第一节态度概述一、社会态度的概念态度为什么会成为不同学派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兴趣所在?这一概念不是哪个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派的私有财产,因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研究者的不同要求;这一概念较好地摆脱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有关环境和遗传的争论;这一概念既可以用来指代单一或独立的个体意向,也可以适用于较为宽泛的文化模式,因此使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基点。(一)态度概念的提出1862年,斯宾塞和贝因提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引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一、社会态度的概念一、社会态度的概念(二)态度的定义G.Allport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二)态度的定义定义:态度是人们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一、社会态度的概念美国人对种族和性别的偏见有减少趋势(三)基本特征对象性特征个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于某一具体对象的,该对象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当然也可以是人;社会态度所具有的这种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内在性特征它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构成,因此,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持久性特征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旦形成,态度便具有相对的持久性。稳定的态度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社会态度的概念美国社会对街区帮派的偏见二、社会态度的构成态度的三个成分及其关系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行为倾向成分: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认知成分事实信念观点知觉理解行为成分意向倾向偏好情感成分评价情感情绪外显行为态度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一)功能主义的观点:在多种态度中,人们选择的是符合特殊心理需要的态度。态度的心理功能:丹尼尔.卡兹(D.Katz美)调适作用自我防卫作用价值表现作用知识作用三、社会态度的功能三、社会态度的功能(二)态度决定着人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态度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过程:拉姆伯特等,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让一些英裔大学生与法裔大学生听录音,然后凭声音来判断说话者的个性特征。告知录音是10个人朗读同一篇文章,其中5人用英语,5人用法语。但实际上是5个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当时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结果:(1)对同一个朗读者,当他以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时能获得更好的评价。(2)法裔比英裔更高估计英语朗读者的特征。结论:一个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三、社会态度的功能(三)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态度是一种行为的倾向,通过态度就可以预测人的行为,同样,通过行为也可以获知人的态度。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形成新的行为改变旧行为预测人的行为购物单1购物单21听发酵粉2块面包、一串胡萝卜1磅雀巢咖啡1.5磅碎牛肉2听桃子5磅土豆1听发酵粉2块面包、一串胡萝卜1磅新鲜咖啡1.5磅碎牛肉2听桃子5磅土豆三、社会态度的功能(四)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实验过程: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对黑人和白人分校持反对态度,第二组持赞同态度。让大学生分别阅读一篇反对黑人、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让被试把读过的文章内容力求完整地写出来。结果:第一组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结论: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五)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态度作为一种行为倾向,会预定人们的反应状况,会潜在地决定人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取行为。三、社会态度的功能一、影响因素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三、态度转变的方法第二节态度的形成和转变(一)同伴(二)家庭(三)团体(四)社会环境(五)个体的学习:联想、强化、观察一、影响因素(一)学习理论:态度的转变是一个学习过程人的态度和其它行为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一是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二是强化,受到奖励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三是模仿,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如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政治与种族态度。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二)强化理论:态度形成与转变是按条件反射的模式进行。实验1:斯塔茨(1990)给被试呈现一些中性人名,其中一个伴有肯定形容词,另一个伴有否定形容词,听完后评价人名并说明喜欢程度。结果:对前一名有愉快感,后一名有不愉快感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二)强化理论:态度形成与转变是按条件反射的模式进行。实验2:吉普塔(1990)以印度高中生为被试,要其把印度一部落名“曼达”同“加克达”(无意义词)一词联系起来,然后对“加克达”予以积极或消极强化结果:对“曼达”也产生喜欢和不喜欢的态度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三)认知平衡理论1、海德的一致性理论: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兹·海德海德认为:“平衡状态的概念表示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都没有压力。”单元: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情感:知觉一个事物单元的过程中产生的态度体验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一种认知情境中存在着单元和情感关系:单元关系表示在特定情境中被知觉成份的统一程度,有正负两种状态。情感关系是建立在价值关系基础上的情感类关系,也有正负两种状态。认知结构的平衡不仅取决于情感或单元关系的正负,也取决于单元与情感关系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一致性上占优势时为平衡状态。各种关系彼此矛盾时,是不平衡状态。认知情境中的单元和情感关系都有力趋平衡的倾向,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并且这种过渡遵循着最小付出原则。二、态度转变的理论“P-O-X”模型:它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交往情境,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和O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否则便存在着不平衡状态。OPXOOOOOOOPPPPPPPXXXXXXX+------------+++++++++++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三)认知平衡理论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创始人费斯廷格基本观点:每一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人自身的某种认识、见解或观念。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他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将这种关系还原成三种可能性:(1)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相矛盾;(2)不相干,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互不牵连;(3)不协调,此时两种元素彼此矛盾。不协调或曰失调是有程度上的区别的,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其二,不协调的程度还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的数目的相对比例。二、态度转变的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的两个假设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费斯廷格著名实验(1959)实验:以大学男生为被试,每次一人轮流进入实验室,从事一种事先并不知情的单调乏味的工作,历经一小时。(将盘中几把汤勺一把把拿出,再一把把放回去)结束后要求被试出门时告诉等候者(助理员)“工作非常有趣”,一半人付一美元,另一半人付二十美元,彼此不知道报酬有差异。其后,另一实验者私下询问,结果报酬低者说有趣,高者说无趣。不当理由与认知失调控制组1美元20美元喜欢程度认知失调理论下态度的转变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改变态度:我不该这样增加认知:还有其它的原因改变认知的重要性:A比B更重要减少选择感:我没有办法才这样改变行为:我不这样做了(四)信息理论Hovland(1953)认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信息内容结构收信者的特点收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二、态度转变的理论(四)信息理论1、信息对态度变化的影响:信度高比信度低更能引起态度的变化用生物医学杂志和大众月刊杂志向被试宣传一种抗阻剂的效用,实验前81-95%的人认为前者可信,1-21%的人认为后者可信,宣传后,前者有23%的被试态度变化,后者只有6.6%的被试态度变化。(四)信息理论2、信息传递结构:单一传递和全面传递(1)当被试的立场与宣传的内容一致时,单一比全面好(2)被试文化水平低时,单一好;反之则全面好3、收信者参与传递效果好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五)心理感应抗拒理论:Brehm(1966)1、基本观点: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时,会处于一种动机唤醒状态,驱使其恢复自己的自由,这种状态就叫做心理抗拒。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五)心理感应抗拒理论2、影响因素(1)对自由的渴望(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4)剥夺某种自由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的剥夺3、心理抗拒阻止态度的转变二、态度转变的理论(一)劝说宣传法: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1、影响因素(1)宣传者因素:专家资格、可靠性、受欢迎程度三、态度转变的方法三、态度转变的方法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睡眠者效应: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可靠性: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是否可靠也对说服效果产生影响。(如图所示)受欢迎程度:人们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自己喜欢的人的一致。而说服者是否受人欢迎却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说服者的外表、是否可爱以及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与可信度有关的睡眠者效应提醒不提醒不提醒提醒低可信度立即3周后不利有利对说服者立场的态度高可信度可靠性与说服效果说服者的影响力减少执法者权力增加执法者权力检察官罪犯(一)劝说宣传法:1、影响因素(2)信息的传播:单一与全面、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传播渠道三、态度转变的方法三、态度转变的方法说服信息的影响因素差距:说服信息与被说服着原有态度之间的差异。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异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后,如果差异继续增加,态度改变开始减少。但是如果说服者的可信度高,他能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异水平也就越大。信息唤起的恐惧感: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之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信息的呈现方式: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书面的信息效果较好,而当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语最差。在此还需要弄清楚单面与双面说服的问题。单面与双面说服最初反对被说服的比例(%)单面说服双面说服最初同意三、态度转变的方法(3)被说服者因素的影响被说服者的人格: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被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现时卷入较少,不愿去进行较深入的考虑,所以易被说服。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个体差异:包括认知需求、自我检控和年龄。三、态度转变的方法(4)情境因素:信息繁多的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第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5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