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青年志愿者典型集体案例
【典型集体】1.辽宁:霞光暖童心——记“霞光”爱心辅导站2.江苏:关爱“蒲公英”——记南通地税局3.央企:关爱在行动——记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4.兵团:爱——记石河子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团5.河北:流动的小红帽——记邯郸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典型集体】霞光暖童心——记“霞光”爱心辅导站“我家就是农村的,我知道农村孩子很不容易,要想学好、考好,要付出比城里孩子百倍的努力。现在这些孩子有了相对好的条件,可以到城里念书了,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所以我一向对这些孩子要求很严格,我特别怕他们辜负了这么可贵的机会。”说这句话的是一名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王涛,李家街道“霞光”爱心辅导站的志愿者,在这里已经有三年的“教学经验”,从一个孩子气十足的大学生到现在俨然已是一个成熟的小老师模样。“霞光”爱心辅导站,不仅仅记录了他的成长,更是承载着许许多多农民工子女的希望,这里是他们开始蜕变、梦想起航的地方。李家街道“霞光”爱心辅导站位于李家街道锦霞社区,成立至今已经七个年头了。2004年,李家街道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分布、家庭居住条件、学习条件、学习状况等的调查发现,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能很好地照顾子女,这部分孩子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的诸如生活、教育、心理、道德行为、安全等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每逢周三下午以及寒暑假,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无处可去,只能跟随家长到打工的地方打下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更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有鉴于此,为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家庭般的关怀和帮助,以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街道充分挖掘资源,先后联系了锦绣小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邀请锦绣小学社区教育辅导员和大学生志愿者每周三下午和周六上午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义务学习辅导。成立初期,克服了办公条件有限等困难,将街道社区办公区内的部分桌椅、图书、音响、投影仪等硬件设施无偿提供给孩子们使用,还定期组织孩子们开展各项课外活动。这一系列举措都为“霞光”爱心辅导站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爱心传递为孩子们插上高飞的翅膀每次辅导前,志愿者们都会让孩子们提前把自己不会的问题收集起来。辅导时,让孩子们尽量先做自己不太会的作业,这样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马上向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请教。课前,志愿者们也会详细了解接受辅导的孩子们的家庭情况、课业情况和性格特点等,充分备课,然后针对孩子功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由于措施得当,经过辅导后,孩子们的成绩普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开朗。来自安徽省阜阳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徐城城经过一年的辅导,语文成绩从13分提高到了65.5分。一次放学后,城城跑来社区,那天辅导站本来没有课,大家看见城城都很奇怪,问城城是不是记错时间了。城城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贺卡给了社区的工作者,“阿姨,麻烦您把这张贺卡转交给魏强哥哥。”打开了那个简易的不能再简易的贺卡,上面歪歪扭扭的写道:魏老师,谢谢您这段时间对我的帮助,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哥哥姐姐们对我的关爱。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请你们吃肯德基,听同学说可好吃了。看着贺卡上朴实的话语,志愿者们的眼睛里都噙满了泪水。小城城愿意把她心中最好的东西跟志愿者们一起分享,那份信任和感激是他们想得到的最好的反馈。老书记的挂念时刻把孩子们系心间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总有这样一位老人站在门口眼巴巴的望着远处的马路,嘴里念叨着:“孩子们怎么还没来啊,该来了,该来了。”当她看见一队队小学生穿过斑马线,伴着银铃般的笑声来到她面前的时候,她便紧忙乎着把孩子们迎进门。看到这,您不禁会问,这是谁,在干什么呢?这位老人就是李家街道锦霞社区的书记石领娣。“霞光”爱心辅导站坐落于李家街道锦霞社区,而这群孩子的生活、学习就成了石书记心里最惦记的事情。每周三下午她都是这么把辖区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迎到社区,安排人员辅导他们功课,组织他们开展活动。问起石书记为什么总是这么牵挂这些孩子,石书记总是说:“孩子们不容易,就想让这群孩子有个固定的地方学习,让他们的家长放心。”得知“霞光”爱心辅导站要坐落于锦霞社区的时候,石书记就在走访中了解到,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每天忙于打工挣钱,孩子的学习疏忽了,特别是每到周三下午学校放假的时候,辖区里的街道到处都是野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实这些外来务工的人也不是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也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可是他们也无能为力。”石书记说:“就拿每周三这半天的休息来说吧,他们的工作不能不做,因为要挣钱养家,而孩子上辅导班要花钱,他们家里又没有这份开支。所以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着把这个爱心辅导站办好,给外来务工人员解决点实际困难。”“党的好女儿”成了孩子们的“老朋友”自“霞光”爱心辅导站成立以来,街道劳模也成立了一支爱心队伍,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服务,这支队伍的负责人就是曾经被毛主席题词为“党的好女儿”的赵桂兰。别看这些老劳模,都是七八十岁的年纪,可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你可以感觉到他们有着同样的朝气。这个服务小队施行了轮流值班制度,每周三下午都有两位劳模来到社区,发挥各自专长给孩子们讲故事、普及军事知识等。赵桂兰给孩子们讲她当年因为保护国家财产而被炸掉双手却仍然坚持生活自理,特别是给孩子们讲她是怎么用残肢来做饭的时候,孩子们都感动的落泪了。现在,赵桂兰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她还是时常要到社区来看看这些孩子,每当看到赵桂兰老人,孩子们都亲热的跑上前奶奶、奶奶的叫着,央求奶奶再给他们讲讲当年的故事。关爱相随让爱心接力“霞光”爱心辅导站顺利运作后,志愿者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要的不仅仅是课业上的辅导,更有生活上的帮助,因为有些孩子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起来都有困难。在街道、社区的沟通联系下,辖区企业也纷纷加入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动中来。盛益集团、锦绣地产、TNT快递公司等企业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送去了生活学习的必需品。在捐助的过程中,看着孩子们脸上的欣喜和满足,这些企业的负责人也感触颇深。盛益集团团委书记王惠艳说:“这次活动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帮助,更是对我们的一次教育,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让我们在忙碌于每天工作的同时,也为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出一份绵力。以后一定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霞光”爱心辅导站联合街道社区针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实际困难,广泛开展了以实施生活资助、医疗救助、求学赞助、突发事件帮助、法律援助和对家长就业扶助为内容的“连心六助”活动,确保了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一人吃不上饭,无一人住不上屋,无一人上不起学。我成了这群孩子的“卫生委员”谈起李家街道的“霞光”爱心辅导站,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在锦霞社区从事了七年青少年教育保护工作的常薛,当年她大学毕业就来到社区从事基层工作。说起辅导站里的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她似乎有更多的感情。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每每看到那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身上的味道,都让她这个地道的城市大学生受不了。“和这些孩子接触时间长了,我却慢慢渐喜欢上他们了,他们身上难闻的味道我也闻不到了,我喜欢他们天真的眼神,就连他们淌着的小鼻涕我都觉得可爱。当时我想,可能很多城市人就因为这些孩子邋遢的外表而嫌弃他们,我就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些孩子在人们眼中的形象。”常薛说:“我给他们讲要每天睡前洗脸洗脚,每周定期洗澡,我会告诉他们每周三下午来的时候要检查他们的个人卫生。我还曾经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洗澡。每周三下午的学习时间里,我总在他们休息的时候,给他们灌输要讲个人卫生,每天要着装干净整齐的上学,孩子们都笑称我是他们的‘卫生委员’。”多彩活动让孩子们快乐成长“霞光”爱心辅导站成立初期,是想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放假时间有个学习的地方,有老师给他们辅导课程,但运行了这么长时间以来,辅导站里的志愿者们觉得光进行课程的辅导是不够的,怎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到辅导站,并让他们长期地在辅导站安心学习,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呢?在安排课程辅导的基础上,辅导站里的志愿者们还安排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专题讲座,指导他们学习并掌握主动有效的人际交往(师生、同学、亲子之间)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能够充满自信的与他人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开展“普及国防常识活动”,邀请老战士报告团王学志老人为孩子讲述国防知识,组织假期军训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做五彩汤圆”活动,“环保贺卡自己做,低碳生活我先行”活动,“青春自护课堂——地震自救”活动,“庆六一文艺汇演”,同时开设书法、京剧、二胡等特长班学习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内容,更是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更加自信地融入这个城市,更加热爱生活。七年来,李家街道“霞光“爱心辅导站获得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喜爱、学校的欢迎、家长的称赞、社会的好评,共有154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中受益,63名青年志愿者先后提供过义务服务,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关爱“蒲公英”——记南通地税局“蒲公英”是对农民工子女的喻称。这些来自天南海北,从小随着农民工父母走南闯北的孩子们,就像飘飞的蒲公英,随风而飞,虽然普普通通,但却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促进广大进城务工群体更安心地工作,融入城市生活,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发展和民生问题。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于2004年发起“蒲公英计划”,通过参与者亲身走进农民工子女学校,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融入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该活动开展以来,有许多农民工子女受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受“蒲公英计划”的启发,江苏省南通地税局今年4月以来,精心组织开展了关爱“蒲公英”志愿服务行动。活动旨在通过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群体的关爱,让农民工子女真正地融入城市,不仅让他们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更从精神层面帮助“蒲公英”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让他们享受如花般的童年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进步。江苏省南通地税局素有关注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的传统。“地税春风行动”是江苏省南通地税局自2003年起在全系统组织开展的以扶贫济困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活动,先后与市区180名特困职工、240名贫困学生、79名重点优抚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并先后组织走访慰问特困人员累计900余人次,全系统累计捐款达164余万元。“地税春风行动”先后被市文明委表彰为“南通市人民满意服务品牌”。这次关爱“蒲公英”志愿服务行动是“地税春风行动”在新时期的拓展和延伸。二、实施对象及背景:南通市三里墩小学是南通地税“蒲公英”志愿服务基地。三里墩小学是一所成立于1908年的百年老校,学校位于市区东郊,曾经为农民子弟提供了优质教育,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逐渐成为一所主要服务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单轨制学校,全校共六个教学班和一个学前班,20位教职员工,353名学生,其中98%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学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思考和研究,在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大力推进读书工程的建设,希望自主阅读能成为三里墩小学每个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学校推行精读和泛读并举的阅读活动。小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但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住所搬迁频繁,家庭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课外书;学校虽然有图书室,但是由于经费不足等历史原因,图书室规模小,藏书量少,无法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三、主要实施内容:1、志愿者关爱活动:今年6月,南通地税局专门设立南通地税关爱“蒲公英”基金,采取单位捐助与地税志愿者个人捐助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专款专用,使关爱“蒲公英”志愿服务活动能获得长期的资金保障。目前“蒲公英”基金的首批资金已经到位,其中南通地税一位干部把自己今年“五一”获得“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的奖金一万元捐赠出来,投入到“蒲公英”专项基金中。在项目活动中,将把“蒲公英”基金重点用于图书
本文标题:青年志愿者典型集体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7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