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经典建筑分析-风之教堂
日本兵库县引神户六甲山教堂(1985-1986)又名“风之教堂”。教堂位于山顶,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出于对地形的考虑,教堂呈“凹”字形,包括正厅、钟塔、“风之长廊”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风之教堂”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个力作。•安藤忠雄是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也是一位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科班教育,完全依靠本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成才的设计大师。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1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案,获得了包括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策奖等在内的一系列世界建筑大奖。安藤亦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混凝土,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丰富的设计效果。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安藤忠雄还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和东京大学教授,其作品和理念已经广泛进入世界各个着名大学建筑系,成为年轻学子追捧的偶像。立面图,剖面图基地平面•从基地平面图来看,两个呈“凹”字的部分首尾相接。一是教堂主体,另一个功能类似于过道,根据游客的描述,风之教堂坐落于海拔800米的临海峭壁之上,穿过狭窄的楼梯、灰暗的走廊以及半日式的园林一面是矮墙,而另一面是浓密的灌木。入口前面的花园没有太多的通常的处理手法,只有草坪和边缘处的树。仍然看不到海。然后便进入“风之长廊”的入口。•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通,然而与主体呈30度的特征,使得沿阶而上的人,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风之长廊”的形体。通过这“第四度空间”对于建筑印象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自然涌现,随着视线的游动,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把物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美的生命体悟。•另一个特征,就是路线的相似。在长长的廊道尽头,风之教堂正厅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180度转向的曲折入口,这一点同样可以在上山的这条路径上找到呼应,如同反复出现的主题,一张一弛,具有轻快的韵律感。风之长廊“墙体剥夺了柱子的意义、神圣的特性和韵律……原生的风景是一种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意识,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渐消失的光线,是一种冰冷的触觉,是在幽暗空间中另人恐惧的柱列。从柱列中发出的笑声,回应着昏暗、摇曳的光线。”——安藤忠雄•连廊为直筒形,尽端意外地径直通向峭壁与海,而是在近尽头右侧门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大气的联通手法、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下降),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海风贯穿而过,沁人心脾——“风之教堂”由此得名。•风之长廊不能简单将之定义为通道,因为它具备柱列的元素。•柱廊的序列特点充分利用结构本身造成的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使得建筑表达具有相当的叙事性,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但是由于磨砂玻璃的半透处理,大大削弱了光影的眩晕感。另外,安藤曾经为了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的干扰而将墙做到与柱子等厚。做这样的取舍,却在另一方面戏剧般的增加了通道的纵深感,使得每前进一步都在积累一份敬畏与思考。•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教堂——人们常在正厅内十字架前获得灵魂的救赎,六甲山礼拜堂则不仅仅局限于主体部分,在这“风之长廊”你依旧能够体验到宗教的狂热。不过前者趋于神秘主义和纪念性,后者则更加符合东方自然审美的趣味。影之十字•通过连廊,步下楼梯,右转90度,打开钢门,便进入了正厅。主体部分包含2个6.5米直径的概念球体,构成了大师心中的“纯粹空间”。再转90度,便能直面圣坛——因为受地形、植被限制导致的一个180度转向的教堂入口。入口运动路线的曲折,与长廊直截了当的简洁表达形成鲜明反差,丰富了空间形式。•内部空间最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光线的表达方法。如果与大阪茨木教堂的“光之十字”比对,也许我们可以将六甲山的落地窗戏称为“影之十字”——前者以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后者则意欲通过分割投影达到同样的效果。结构与材料分析•“风之长廊”:总长达40米,由一系列2.7米见方的混凝土构架组成。顶棚由玻璃天窗和“H”型联系梁构成1/6圆拱状顶。•连接:楼梯(向下)•正厅:钢门,以素混凝土墙面围合。•塔楼:方柱型混凝土构筑。•后院:90度墙体。•主要材料:清水混凝土(特点在于:拆掉模版后的混凝土表面没有一般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窝麻面、夹渣、锈斑和气泡,保有光滑而细致的材质。)形式•凹字形——在设计定点时,保持原有自然形态的考虑。•单纯的几何体体量——不同立方体的组合,错落有致。空间处理都没有止于单纯,而是用一些处理手法在其中产生缝隙,并引入自然因素使之成为视觉中心——“光之十字”利用光线把人引入神的领域,“影之十字”则通过一面大玻璃窗引入室外斜坡的绿茵来塑造空间的个性。•复杂的空间序列——通过处理,从一系列视野阻隔的空间穿过后最终感觉到教堂的豁然开朗,使得一个尺度并不大的教堂也能够产生单纯体量的震撼力。结语•风之教堂格调清新明快,富人文主义精神。沐浴于光与风的福泽,思考随着情绪的微张至饱和,丝毫不显压抑和沉重。•在风之教堂中,十字的表达降到了最低——“影之十字”出充其量只是为光影服务,挂在圣坛前的十字架也不过是功能性指示罢了。宗教被淡化,建筑在此成为通灵的媒介。没有偶像,没有符号——毫无理由却感动得无可名状。谢谢
本文标题:经典建筑分析-风之教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7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