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遥遥感感技技术术与与应应用用》》实实习习报报告告姓名:侯会茹学号:04207113系别:07信息工程系班级:一班专业:地理信息系统2010年6月17日3S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1了解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过程;1.2学会获取遥感图像的方法,遥感图像的纠正,裁剪,合成,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1.3掌握土地利用现状(1990年)及更新(2000年),变更后的影像内容处理;1.4学会使用ERDAS进行图像的处理;1.5能够运用ERDAS、ARCGIS、ARCVIEW进行综合成图,完成调查实习期间的用地类型的数量,质量,面积及分布状况。二.实习任务:2.1对太原市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统计面积;2.2生成太原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并完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三.实习时间:2010年5月—6月四.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图书馆1111实验室五.实习内容5.1数据的收集打开FlashFXP文件,进行影像下载。5.2数据的处理(1990年太原影像)5.2.1影像格式转换点击Import,在对话框中进行设置,转化为.img格式5.2.2图像融合(将六个波段的图像融合到一起)在Interpreter中选择Utilities选项下的LayerStack,进行六个波段的合成5.2.3提取合适的波段进行合成(1)对图像进行相关分析点击Modeler下的ModelMaker,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进行如图所示添加在上图中的图形上双击,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如下格式,图一图二图三设置好后运行,查看相关分析结果。在Tools工具下的EditTextFile,添加相关分析结果。(3)选择出相关系数较小的三个波段,根据上图数据,选出3,4,5三个波段(4)对选择出的波段进行合成在Interpreter中选择Utilities选项下的LayerStack1990年三波段合成5.2.4用行政区划图裁剪图像(1)核对边界图的投影类型(必须与图像一致):然后进行核对(2)图像的叠加:在File中同时打开TM图像和矢量图(3)裁剪:点击Interpreter中的Utilities菜单下的VectortoRaster,在对话框中进行添加,在Interper中选择Utilities下的Mask,对图像进行裁剪1990年裁剪后图像5.2.5对图像进行投影变换(把UTM投影变换成等积投影,以保证准确的面积计算)(1)打开图像,在视窗中点击,出现ImageInfo的对话框,点击edit下面的Add/ChangeProjection,出现ProjectionChooser对话框,按下图设置:设置完毕点击save保存,出现对话框,设置如下(2)点击DataPrep下的ReprojectImages,出现对话框,如下图设置:图一图二1990年投影后图像5.2.6监督分类(1)训练区样本的选择:点击Clsssifier下的SignatureEditor,出现SignatureEditor对话框。在View1中点击AOI下的Tools按钮,出现AOI框,点击,在窗口的图像上画出一个样本,在SignatureEditor对话框中点击按钮,将样本添加到对话框中。每个类型的利用类型画5个样本,如下图:(之后保存)(2)监督分类:点击Classifier下的SupervisedClassification,出现对话框并进设置,生成1990年监督分类后图像:5.2.7分类后评价(1)点击Classifier下的AccuracyAssessment,open打开监督分类后图像,出现对话框;原始图像和分类后图像的链接:点击在AccuracyAssessment对话框中的按钮,然后在原始图像上点击一下,就把两个图像连接在一起。(2)设置随机点的色彩:在在AccuracyAssessment对话框中,点击View下的ChangeColors,出现对话框并且设置(3)产生随机点:在AccuracyAssessment对话框中,点击Edit下的Create/addRandomPoints,出现对话框,设置(4)显示随机点:在AccuracyAssessment对话框中,点击View下的ShowAll,原始图像上出现随机点,如图:(5)显示随机点的类别:在AccuracyAssessment对话框中,点击Edit下的ShowClassValues,上面的对话框改变为下图:(增加了CLASS的值)(6)输入随机点的实际类型:在AccuracyAssessment对话框中的Reference一栏写入随机点的真实类型,如下:(7)输出评价报告:在AccuracyAssessment对话框中,在Report下的Options中的所有项打钩,之后选择AccuracyReport导出分类报告:(8)分析评价报告,确认监督分类是否在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1990年为0.800、2000年的为0.850)5.2.8分类后碎斑处理(1)聚类统计:在Interpreter的GISAnalysis中,选择Clump选项,进行设置:(2)在Interpreter的GISAnalysis中,选择Eliminate选项,进行设置:(3)导出影像:运用Vector下的RastertoVactor工具:5.3实习结果图的生成与分析5.3.1在ARCGIS中打开碎斑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地图处理得到土地利用结果图5.3.2对两年的土地利用图进行叠加,生成土地利用变化图(1)修改2000年土地利用图属性表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列名称:在Arcmap中打开2000年的土地利用图属性表,新建属性列,其名为CODE,之后将原土地利用类型添加到此列中。(2)在Arcmap中进行图像的叠加:选择Analysis中的Overlay工具下的Intersect,之后按图进行设置(3)在ArcView中添加叠加后的图像(4)生成土地利用变化属性表:在ArcView中点击,在出现的属性表中添加新的一列,其名为“bianhuan”:在Table中点击StarEditing,之后在Edit中选择AddField,设置。选中新添加的一列,点击,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分别是土地利用的数值相等,之后点击newset。点击,给新的属性值起名为0808,点击OK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组合进行如上操作后停止编辑。(5)生成土地利用变化图显示图像,在图像标签处双击,出现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在VIEW中点击Layer生成土地利用变化图并进行必要的地图设置,之后在File中的Export下出图:5.4转移矩阵的生成在ArcView中打开叠加后的图像,点击打开属性表,之后点击,分别令Grid-Code为8、9、10、12、13(以Grid-Code=8为例)点击NewSet,选出Grid-Code=8的行,点击求和符号,进行如下设置:再点击,进行计算,先保存路径,field选择area,summarizeby选择sum,然后点击add,即ok,然后把计算的结果用excel打开,进行转置的操作用Excel打开生成的表,设计成最终的表格6实习感想在这段实习时间里,学到了很多在课本学习不到的东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琦。此次实习学会了如何应用Erdas软件将平面地图转化成软件所需要的文件格式类型,基本掌握了对一个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步骤,熟悉了相关软件的使用,复习了ARCMAP软件的操作,由此掌握了专业软件的结合使用——ARCMAP,ARCVIW,ERDAS.了解各个软件功能的结合使用。
本文标题:遥感导论实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9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