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遵义灌区渠道工程测量专业工作大纲
1遵义灌区渠道工程测量专业工作大纲1.1测量任务及目的遵义灌区渠道工程是线状引水工程,它包括渠首、渠道、渡槽、倒虹吸、涵洞、节制分水闸、桥等一系列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要把这些建筑物的中心线位置、特征高程和局部地形按一定的标准实测出来,为渠道设计提供充分的测量基础资料。渠道测量的目的,是在地面上沿选定中心线(或已成渠道中心线)及其两侧测出纵、横断面,并绘制成图,以便在图上绘出设计线;然后,计算工程量,编制概算或预算,作为方案比较或施工的依据。1.1.1外部接口资料(1)从有关部门收集的测绘资料;(2)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1.1.2内部接口资料各专业对测绘产品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1.3采用的技术依据(1)SL-197-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2)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3)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4)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5)GB/T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6)GB/T16818-1997《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7)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8)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此外执行院发布的有关产品勘测设计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1.2.方案设计1.2.1高程控制测量⑴高程系统的确定及作业方法经过资料收集知道,遵义灌区渠道工程是由分布于各个乡镇的水库、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构成,每一个水库及其配套渠道独立构成为一小型灌区。因此本次测量高程基准采用各水库已有高程系统。高程控制点测量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及GPS测量等作业方式,严格按照国家规程规范要求进行,从水库取水口沿渠道引测至渠尾。水准点点位要便于日后用来测定渠道高程,又要能够长期保存。要求每2-3km左右设置一水准点,高差大、重要建筑物、居民聚居区及其渠道分支的地方多增加一些水准点。⑵水准点的选、埋及线路的布设水准点标石应选埋在土质坚硬、稳定、安全、利于长期保存、便于观测的地方。水准点应尽量选用天然稳固的岩石,也可埋设混凝土标石。刻石或埋设按SL-197-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的规定进行刻、埋。水准线路应尽量布设成网状、环线或符合水准。遵循分级布设的原则。其编号沿线路按**BM**进行编号。⑶外业观测及数据处理观测前应检查所使用仪器的运行状况,应保证仪器状况良好,水准测量用水准尺刻划达到精度要求。i角测定应严格按照SL-197-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的3.2.4的规定执行,并作好检测记录。外业观测、记录、计算按规范要求严格执行。记录可采用电子记录或手工记录,外业观测完成后,经各项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处理时根据规范要求首先作好各项改正,最后进行整网的平差处理。达到要求的精度后输出最终成果。1.2.2平面控制测量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各水库独立坐标系统。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GPSRTK测量技术,严格按照《GPSRTK测量技术规程》及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沿渠道中线有建筑物的地方进行布设,要求所有的GPS点都必须选点合理、埋(刻)设稳固,远离信号干扰源,视野开阔,便于发展,地基稳定,交通便利,便于永久保存的位置,并至少要保证两点以上通视良好,其编号根据建筑物名称进行编号。不仅能为现阶段勘测设计提供可靠的坐标成果,而且能满足今后的需要。1.2.3地形测量地形测图范围于根据设计需要在现场指定,图幅均按50cm×50cm进行分幅。本工程局部地形测量按全野外数据采集方式进行外业作业,采用数字化测图系统进行内业编辑,标识地物、地貌、数据属性的代码设计应与国家标准统一,具有科学性,可扩性、通用性、唯一性、统一性。细部点坐标测量采用极坐标法。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定向点与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即20cm。(1)使用绘制草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详细地绘制测站草图,注明单位名称和山名、地名;(2)采集数据时,测距边最大长度地物点应小于150m,地形点应小于300m。(3)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及时补测错漏数据,超限的数据应重测。数据采集所生成的数据文件应便于检索、修改、增删、通讯与输出。内业利用清华山维EPSW全息测绘系统或其它数字化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基本等高距1/500为1.0m,1/200为0.5m,数据文件的格式可自行规定,但应具有通用性,便于转换。数据文件应及时存盘,并做备份。最后将编辑好的地形图转换为CAD格式提供给设计使用。具体技术要求按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严格执行。1.3.渠道纵横断面测量1.3.1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GPSRTK测量技术或间视法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和曲线控制桩的地面高程,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的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或筑堤的起点,不论直线或曲线,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木桩的间距一般为20m,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1.3.1.1应设置加桩的情况一般有:(1)中心线上地形有显著起伏的地点;(2)转弯圆曲线的起点、终点和必要的曲线桩;(3)拟建或已建建筑物的位置;(4)与其它河道、沟渠、闸、坝、桥、涵的交点;(5)穿过铁路、公路、和乡村干道的交点;(6)中心线上及其两侧的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物处;(7)由平地进入山地或峡谷处;设计断面变化的过渡段两端。为了注记地表性质和中心线经过的主要建筑物,必要时要绘制路线草图。1.3.1.2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连带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1)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2)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闸孔宽度和孔数;(3)已建桥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4)已建桥(或渡槽)应测出其顶、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5)已建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6)已建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7)渠道拐角、拐点及其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坐标;(8)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9)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10)渠道沿线所留的BM点的高程和位置坐标;(11)渠道末端坐标,及其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12)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为便于测量工作,可以平行移开,选择辅助中心线。1.3.2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对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1.3.2.1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1)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向各测一条断面。(2)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1~2点,另一侧适当延长。(3)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根据现场地形确定,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1.4.渠道沿线察看渠道测量的同时应注意观察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并以桩号为准做好记录。新建渠道应察看是否穿越农田或林带、居民点等;老渠道应查看已建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并应做好记录。注意查看渠道沿线是否有可供渠道施工用的道路、水源和料场。较重要的交*建筑物还要测大比例尺地形图。1.5.应提交的测量成果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内业工作后,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纵、横断面图、渠道配套建筑物局部地形及其软挡文件,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1)对渠道纵断面图的要求:渠道纵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标明拐点桩号;标明已建或拟建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主要特征高程、其中心点的桩号;其它关键数据也都要标出。(2)对渠道横断面图的要求:渠道横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横断面图上应标出渠道中心线桩的桩号、高程和测点在横断面上的位置。(3)对软档文件的要求:资料要全,包括渠道纵、横断面图;要有适当的使用说明,便于设计人员直接在软档文件上进行渠道和其配套建筑物的设计工作。
本文标题:遵义灌区渠道工程测量专业工作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9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