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交落拓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身世: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意为“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母为阿济格之女,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初恋: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传说纳兰容若结婚之前,曾有一段无疾而终的初恋,而这位初恋情人就是一位谢娘的女子。女作家苏雪林考证出这位谢娘是纳兰的姨表姐妹,并引了清代无名氏《赁庑笔记》对这段情史作为证明。《赁庑笔记》云:“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娑,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森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纳兰容若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卢氏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五,小容若两岁多,出生在满清福地沈阳。她的父亲卢兴祖是汉军镶白旗人,因文才武略而重用,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出身这样的名门,自小受的是“传唯礼义”,“训有诗书”的文化熏陶,加上满汉文化的交融浸淫,使得卢氏“贞气天情,恭容礼典”,自是一派大家闺秀的风范。十八岁那年,这位“生而婉娈,性本端庄”的美佳人,嫁到明珠府,做了容若的妻子。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杂忆》三首卸头才罢晚风回,茉莉吹香过曲阶。忆得水晶帘畔立,泥人花底拾金钗。春葱背痒不禁爬,十指掺掺剥嫩芽。忆得染将红爪甲,夜深偷捣凤仙花。花灯小盏聚流萤,光走琉璃贮不成。忆得纱幮和影睡,暂回身处妒分明。相看好处却无言当时只道是寻常康熙十六年五月,在一个“寒更雨歇,葬花天气”,卢氏因难产而香消玉殒,撒手人寰。对于刚刚二十三岁的容若而言,和自己最最亲爱的人儿经历一场突然而止的生死之别,实是一种莫大的震撼和刺激。富贵又如何?挽不住生命,美丽又如何?等不得未来,年轻又如何?止不住病魔。一切的一切,都在命运之神的随意“拔弄”间,全部化作云烟。“瞬息浮生,薄命如斯”的惨淡现实,是年轻的容若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他倒是愿意相信那只是一场噩梦罢了。便是在双林寺给亡妻守灵时,他仍难以接受卢氏已去的事实: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伥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奈钟情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忆:他的世界缩为一座桥,而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在桥上来来回回,不断犹豫,一声声的叹息。回忆是一座城,现实是另外一座城。他犹豫再三,在连接现实与回忆的叹息桥上进退维谷,处境艰难。夜阑犹剪灯花弄临江仙纳兰容若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而容若与梁汾的惊世友情却是源于另一个人——吴兆骞双壁:绝塞生还吴季子清顺治十五年(1658),其好友吴兆骞因科场舞弊案被株连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顾贞观好友吴兆骞被遣送到黑龙江戍边时,顾贞观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怨痛,立下“必归季子”的誓言。但这个案件是顺治皇帝所亲定,康熙皇帝并无昭雪之意,当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一信时,才知吴在戍边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时顾贞观在北京,作《金缕曲》词两首赠之,哀怨情深,被称为“千古绝调”。《金缕曲》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金缕曲•赠梁汾康熙十五年丙辰,四十岁的顾贞观遇见了二十二岁的纳兰性德。顾贞观《弹指词》中有《金缕曲·酬容若见赠次原韵》一首,词后自注云:“岁丙辰,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此词即作于是年。这一年,正是纳兰容若词名大噪的一年,得名便是以这首《金缕曲》开始:纳兰容若深知这首词的人,莫过于顾贞观了,顾贞观读着这首《金缕曲•赠梁汾》,想等待这样的一位知音。心中本来就有许多言语,正好借着唱和,讲给那位“钟子期”听。顾贞观步容若的原韵,和了一首《金缕曲》:金缕曲酬容若见赠次原韵顾贞观且住为佳耳。任相猜、驰笺紫阁,曳裙朱第。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容易得、一人知己。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曾不直,一杯水。歌残击筑心逾醉。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吴忌。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已已。但结记、来生休悔。俄顷重投胶在洋漆,似旧曾、相识屠沽里。名预籍,石函记。这首词。完全是对容若那首《金缕曲》的回答。感人处,尤其是那句“不是世人皆余杀,争显怜才真意”。正是在这样“世人皆欲杀”的大势里,才显得容若友情的珍贵。“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这是何等的誓言,何等的情义。廿载一诺,到如今初心未变。只是。塞外苦寒之地,吴兆骞一介江南书生,到底还撑得过十年吗?五年,五年之期,可以吗?容若没有回答,这毕竟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一个负责认的承诺总要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二天,千佛寺里,冰雪还没有消尽,忐忑的顾贞观等到的是一首词,又一首《金缕曲》:渌水亭是纳兰容若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无形中为康熙一朝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遂名其别业为“渌水亭”。野色湖光两不分,碧云万顷变黄云。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亭挂西曛。经过一段漫长的赋闲期后,早已功成名就的容若终于接受任命,从此步入仕途了。杜臻在《哀辞》回忆这段经过,说“丙辰廷对高第,方且清华、领著作矣。”此时的容若文明已著,又是进士及第,顺理成章地应该进入文官系统,但没有想到的是委任的竟是属于武职的三等侍卫。御前侍卫实则就是皇帝的秘书、警卫兼仆役,需要的是鞍前马后和小心翼翼,忌讳的是高傲的脖颈和纯真的心态。所以,在这个职位上,容若获得过嘉奖和升迁,却始终没有获得过快乐。康熙十七年,是容若最忙的一年。几乎全年的时间,康熙帝都在京畿附近巡视,在霸州南苑,从碧云寺到石景山,又在滦河检阅三屯营兵。吴三桂七月称帝,八月身死,清军全线反攻,整个朝廷都在为之奔忙不已。容若新的词集叫《饮水词》,取自“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之意。容若二十四岁了,经历过生离死别了,经历过漫长而无法排解的忧郁了,才知道有些话写在词里,其实只有自己能懂。也难怪顾贞观要叹一声:“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了饮水词序吴绮一编《侧帽》,旗亭竞拜双鬟;千里交襟,乐部唯推只手。吟哦送日,已教刻遍琅玕;把玩忘年,行且装之玳瑁矣。迩因梁汾顾子,高怀远询《停云》;再得容若成君,新制仍名《饮水》。披函书读,吐异气于龙宾;和墨晨书,缀玲葩于虎仆。香兰非茞,经三日而难名;色似葡萄,杂五纹而奚辨。汉宫金粉,不增飞燕之颜;洛水烟波,难写惊鸿之丽。盖进而益密,冷暖祗在自知;而闻者咸欤,哀乐浑忘所主。谁能为是,辄唤奈何。则已成子资本神仙,虽无妨与富贵;而身游廊庙,恒自托于江湖。故语必超超,言皆奕奕。水非可尽得字成澜;花本无言,闻声若笑。时时夜月,镜照眼而益以照心;处处斜阳,帘隔行而不能隔影。才由古俊,疑前身或是青莲;思自胎生,想竟体俱成红豆也。嗟乎!非慧男子不能善愁,唯古诗人乃可云怨。公言性吾独言情,多读书必先读曲。江南断肠之句,解唱着唯贺方回;堂东弹泪之诗,能言者必李商隐耳薗次吴绮序于林蕙堂。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鷁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适纳兰性德,著有《选梦词》,《众香词》录其五首词。由顾贞观引荐给纳兰容若,作为乌程才女,沈宛曾有出色的词作《选梦词》刊行于世,为纳兰性德欣赏重看。也许是对寻觅知己的渴望与怜惜。两人有情有意,遂结金兰之好纳兰纳兰性德接沈宛于京城,在德胜门内置房安顿。由于沈的身份和血统,她不能名正言顺地进入明府。他们就保持着没有名份的关系,过着情人式的生活。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语霖铃终不断。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人生何如不相识北京。这是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卢氏的忌日。纳兰容若已经在家里躺了七天七夜了。在这七天七夜里,他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写下一行字,也没有任何人把当时的情形记录下来。我们无从知道在这个最残酷的日子里,容若在惦记着什么,回忆着什么,梦着什么,忘着什么。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徐志摩
本文标题:纳兰容若ppt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5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