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请记住:周四、周五上实验课时带最后一次课的自选实验方案,要求对实验材料(含动物、药品等)、实验步骤(涉及到的器械、仪器等)有详细说明。神经系统的运动机能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发育2反射3高级中枢对脊髓反射的影响4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5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发育(1)神经系统中枢脊髓:前角与前根(运动);后角与后根(感觉)。脑(P322,表13-3):延脑、脑桥、小脑、中脑、间脑和大脑外周传入(感觉)+传出(运动)内脏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发育(2)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P321,图13-21)外胚层内陷形成神经管和神经嵴。神经管三个脑泡(前、中、菱)五个脑泡(端、间、中、小、延)脑重出生(25%),6个月(50%),10岁(95%)。(自陈守良“动物生理学”)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发育(3)脑的发育胎儿期:CNS神经细胞总数确定;时间顺序为脊髓和中脑,延髓、脑桥和下丘脑,大脑半球。(自Ottoson,“PhysiologyoftheNervousSystem”)出生后:树突和轴突生长并形成突触联系,胶质细胞增殖。8岁前运动系统发育较快,大部分运动和感觉系统要到青春期才发育完全。膝跳反射(单突触反射)(自Martinietal,“FundamentalsofAnatomy&Physiology”)2反射(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双重)交互神经支配(P328,图13-29)颉颃肌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自Martinietal,“FundamentalsofAnatomy&Physiology”)(双重)交互神经支配(自Martinietal,“FundamentalsofAnatomy&Physiology”)屈肌伸肌同侧屈反射对侧伸反射2反射(2)肌紧张是一种牵张反射。肌肉中有感受牵拉的本体感受器—肌梭。肌梭拉长传入中枢的冲动a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外肌纤维收缩牵张反射(肌肉对牵拉的收缩反应)刺激运动神经元梭内肌纤维收缩肌梭感受器敏感性。肌梭和腱梭(自陈守良“动物生理学”)2反射(3)折刀反射(保护)牵张的张力超过限度时,整个肌肉突然舒张。腱梭(感受器;与肌纤维串连)传人冲动,兴奋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P330,图13-31)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同时受到兴奋性和抑制性传入冲动的影响,过度牵张时抑制性输入成为主要因素—折刀反射。2反射(4)肌肉收缩时肌梭放电减少或停止,腱梭放电增加。(自姚泰“人体生理学”)一、脑干横断实验(自陈守良“动物生理学”)3高级中枢对脊髓反射的影响ⅦⅢⅡⅠ3高级中枢对脊髓反射的影响(2)二、CNS对脊髓反射的影响体温调节(Tb:体温;Ta:环境温度)脊髓颈段切断:Tb随Ta升降而升降中脑动物:Tb无法维持正常;下丘脑动物:在冷热环境中长期生存。翻正反射动物正常姿势受到干扰时,能迅速翻身起立,恢复正常,有赖于中脑的协调。过程:①头部翻正;②躯干肌肉翻正。3高级中枢对脊髓反射的影响(3)二、CNS对脊髓反射的影响去大脑僵直(结合P332,图13-32)大脑、中脑及脑干网状结构有对脊髓躯体神经元(支配四肢伸肌的牵张反射)的抑制区和易化区。去大脑使易化失去平衡。脊髓休克许多脊髓反射受高级中枢的(易化)调节。症状:①骨骼肌紧张性;②血压,外周血管舒张,内脏及躯体反射(一段时间内)消失。人的大脑半球(1)(自陈守良“动物生理学”)顶叶额叶颞叶枕叶人的大脑半球(2)(自陈守良“动物生理学”)4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第一运动区)机能特征①刺激往往引起对侧躯体运动;②运动区位置与躯体部位倒置;③手指、口腔等执行精细、复杂运动的皮层代表区大。④刺激引起少数肌肉收缩,也有交互神经支配。补充运动区(6区内侧面):阈值高、双侧第二运动区:正立…皮层运动区和体觉区(自陈守良“动物生理学”)①交叉性投射;②面积∝精度;③倒置;④可塑性。4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p335,图13-35)(皮层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之间)锥体系(进化的产物):皮层发出的纤维经延髓锥体下达脊髓(对侧)。10-20%的纤维直接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运动精细的肌肉)。锥体外系:皮层下行纤维经基底神经节和网状结构换元再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双侧)。神经系统中枢脊髓:前角与前根(运动);后角与后根(感觉)。脑(p322表13-3):延脑、脑桥、小脑、中脑、间脑和端(大)脑外周(脑、脊神经)传入(感觉)+传出(运动)内脏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5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1)内脏反射的基本中枢在脊髓和低位脑干,高级中枢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边缘叶。特点(与躯体运动调节相比)①双重神经支配(传人冲动在中枢交互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元;拮抗作用);②自主调节(多有紧张性发放,P163缩血管神经);③中枢神经纤维外周神经节节内神经元纤维效应器;节前纤维(有髓鞘,B类)和节后纤维(无髓鞘,C类)。(P96图5-6;P337图13-38)交感神系统经(自Martinietal,“FundamentalsofAnatomy&Physiology”)交感神经递质受体副交感神经(自Martinietal,“FundamentalsofAnatomy&Physiology”)5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2)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①节前及副交感节后纤维均为乙酰胆碱纤维,交感节后纤维多为肾上腺素纤维。②交感兴奋有利于机体进行紧张性活动;安静时副交感活动占优势,利于机体的能量贮备;二者效应相反,相辅相成。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膀胱反射弧体神经运动纤维能够再生长入并替代内脏神经节前纤维,再生的神经纤维具备基本正常的周围神经超微结构;(2002)再生的传出神经有物质转运功能,体神经-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纤维多为胆碱能;(2005)体神经能够再生并替代内脏神经长入盆神经节,并最终形成新的突触结构;(2007)…5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3)CNS对自主神经机能的调控1.脊髓和低位脑干脊髓:脊髓休克后,血压可恢复,排尿、排便反射也可恢复。脑干:维持呼吸、血管活动等生命基本活动的中枢。2.下丘脑上至丘脑及大脑皮层,下至脑干和脊髓。整合各种躯体反应和内脏活动;调节体温、水盐平衡、腺垂体分泌等。下丘脑性肥胖(自Ottoson,“PhysiologyoftheNervousSystem”)2.下丘脑(续)摄食行为:腹内侧核有饱中枢,受损后食量(导致下丘脑性肥胖);腹外侧核有摄食中枢,受损后食量。血糖水平的变化为自然刺激。5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4)CNS对自主神经机能的调控3.大脑皮层(主要是边缘系统)通过促进或抑制初级中枢的活动调节复杂的生理机能。情绪反应:杏仁核抑制下丘脑腹内侧核多级神经元。摄食行为:破坏杏仁核摄食过多;刺激杏仁核基底外侧核抑制摄食。
本文标题:2010运动机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0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