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资金流量核算第一节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第三节非金融投资核算第四节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及其应用分析章前阅读世行对国家(地区)的分类标准低收入组:人均国民总收入765美元以下;中低收入组:766--3035美元;中高收入组:3036--9385美元;高收入组:9386美元以上。问题1.世行对国家(地区)的分类标准为何考虑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而非GDP?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2.掌握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的基本流量以及二者的区别3.掌握原始收入与国民总收入、可支配收入与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核算过程及其内涵4.掌握收入指标与消费指标的对应关系5.掌握非金融投资的概念、类型、交易及其与非金融资产的对应关系第一节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资金流量核算的对象及不同核算范围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框架和规则资金流量核算(实物交易)的基本问题资金流量核算的对象资金流量核算1,是以收入分配和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的核算。2,是对经济循环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以及资金在各个部门间的流动情况的系统描述和分析。3,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的基础资料。资金流量核算的对象资金流量核算的对象a,收入分配b,使用交易与金融交易资金流量核算中的资金:具体是指收入分配,消费,投资及金融活动中的资金。资金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期的这些资金的增减变化量。资金运动过程生产净产出:增加值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可支配收入资金运动过程(续)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储蓄投资金融交易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变化资产负债存量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只核算金融交易:交易项目主要由金融交易组成,其核算的起点是净金融投资除金融交易外,还包括总储蓄和资本形成总额:交易项目由非金融交易项目和金融交易项目组成,核算的起点是总储蓄。既核算金融交易,又核算实物交易:交易项目由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部分组成,核算的起点是增加值。资金流量核算核算范围狭义的资金流量主要指金融交易流量;广义的资金流量将范围从金融流量扩大到所有价值收支流量,是指整个社会资金的循环过程,体现了与实物循环对应的价值循环。我国资金流量核算区分为:实物交易核算金融交易核算资金流量核算的内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流量的核算国民收入再分配流量的核算可支配收入和使用的核算投资和资金筹集的核算金融交易核算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则交易活动分类原则国民收入核算的衔接性原则平衡原则计价原则交易活动分类原则交易活动分三类:经常性收支,投资性收支,金融交易经常性收支:各部门日常的收入和支出。收入和支出之差是各部门的储蓄。投资性收支:各部门为扩大再生产或增加储备而发生的收支。金融交易:各部门围绕金融资产和负债而发生的交易活动,包括国内金融交易和国外金融交易两大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的衔接性原则资金流量核算作为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子体系,与其他核算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核算时须注意各有关项目在计算范围和核算时点上与其他核算尤其是国民收入核算的衔接问题资金流量核算与国民收入核算相交叉的主要项目应统一采用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计算口径平衡原则平衡原则表现为内部平衡原则和外部平衡原则。内平衡原则:在任一部门内,其资金来源等于资金运用。外部平衡原则:某一部门的收入必为另一部门的支出,某一部门的资金来源必然伴随另一部门的资金运用。外部平衡原则是资金流量核算的重要理论依据。计价原则实物交易部分的计价原则采用市场原则,与生产账户一致。金融交易部分的计价要区分货币市场交易和资本市场交易,货币市场交易按交易工具的面值计算,资本市场的交易主要包括债券的股票,有发行价和市场交易价两种价格,资金流量核算使用的是发行价而非市场交易价。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框架和规则资金流量核算的主要原则:复式记账方法权责发生制原则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依据表中两类平衡关系:部门内部来源合计=部门内部使用合计部门间来源合计=部门间使用合计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新价值的创造(增加值)增加值的分配(可支配收入)储蓄的使用(投资)收入的使用(消费+储蓄)实物交易核算内容的逻辑顺序实物交易的基本问题(续)实物交易所包括内容与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应具有一致性,尤其要与GDP核算中关于生产核算的范围保持一致。不仅包括货币性交易,而且应该包括不具有货币交易形式的交易活动。第二节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范围收入分配的基本流程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收入再分配核算收入使用——消费与储蓄的核算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范围在本质上,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范围是由生产核算的范围确定的。只有生产核算所定义的生产活动,其产出的价值才能成为收入分配核算的对象,其产出才能成为收入使用的购买对象;只要是生产核算定义的生产,其产生的价值必然要参与收入分配过程,其产出就会作为收入使用(消费或投资)的购买对象。收入分配的基本流程国民经济范围内的收入分配是一个由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构成的过程,整个分配过程分为1,初次分配2,再分配在初次分配环节发生的收入分配流量主要包括劳动者所获得的报酬,资本要素所有者获得的财产收入,以及政府获得的生产税净额,属于交换性分配交易。而在收入再分配阶段所发生的收支活动都是单方面的转移活动,没有伴随对应的价值回报。收入初次分配核算一,收入形成核算——立足于生产者进行分配的收入形成过程,核算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雇员报酬(compensationofemployees)生产税净额(taxeslesssubsidiesonproductionandimports)营业盈余/混合收入(operatingsurplus/mixedincome)二,收入初始分配核算初始分配核算的目标是立足于收入接受者核算各机构部门在核算期内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核算的起点是营业盈余/混合收入。收入初始分配核算财产收入(propertyincome)是由于资产的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其他单位使用而从对方获得的回报。需要注意产生财产收入的资产:只是让渡了使用权,而没有转移所有权;只是某些特定类型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如存贷款和证券)有形非生产资产(如土地和矿藏)并不包括生产资产财产收入的类型利息(interest)红利(dividend)外国直接投资再投资受益(reinvestedearningsonFDI)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收入(Propertyincomeattributedtoinsurancepolicyholders)地租(rents)初始收入与国民总收入初始收入是各部门经过收入初次分配之后获得的生产性收入的总额。原始收入(企业)=(增加值-支付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净额(住户)=(增加值-支付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得到的劳动者报酬+财产收入净额(政府)=(增加值-支付劳动者报酬-支付生产税收入净额+得到的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净额等式中,财产收入净额=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原始收入与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是指一国经济总体当期从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总量。GNI=GDP+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分配流量净额=GDP+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净额+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原始收入与国民总收入(续)GNI=GDP+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分配流量净额=GDP+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净额+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发达国家:GNIGDP发展中国家:GNIGDP因此,划分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取人均GNI而非GDP收入再分配核算之所以在初次分配之后还要进行收入再分配,原因在于社会成员对收入的占有并非都是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和交换,为了社会的公平和均衡发展,有必要借助于各种非交换性手段对收入实施再分配。转移1,经常性转移2,资本转移区分二者的根据是转移的对象是不是资产或是否与资产形成有关,如果是资产则为资产转移,否则为经常转移。一,所得税等经常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本收益税彩票收入税等二,社保缴款和社会福利社保缴款是住户部门为保证将来能获取和社会保险福利向政府缴纳的保费。社会保险福利是社会保险计划向投保人支付的保险金,如失业金,退休金和医疗费。社会救济福利是通过社会福利计划向符合条件的住户做出的支付。如困难补助,救济金,助学金等三,其他经常性转移1,政府部门内部的转移2,各国政府间的转移3,政府向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4,各种罚款,住户间转移,非寿险保费与索赔,抽彩赌博以及赔偿等可支配收入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一。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income)a.是体现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最终结果的总量,b.是机构部门当期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的最大数额。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二。国民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国所有常住机构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总和可支配收入与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初始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经常性转移净额发达国家: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发展中国家: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实物社会转移与调整后可支配收入实物社会转移(socialtransferinkind)是指政府向个别住户以实物转移形式提供的个人货物或服务。调整后可支配收入(adjusteddisposableincome)在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考虑实物社会转移从一国经济总体来看,国民可支配收入与国民调整后可支配收入相等。收入使用——消费与储蓄的核算消费——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1.立法,司法,行政,国防和治安。2.实物社会转移。居民个人消费支出:1.自已消费支出。2.得到实物社会转移。显然,各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并不等于实际最终消费,二者的差别在于实物社会转移。收入使用—消费与储蓄的核算储蓄(saving)1.代表收入用于消费之后的节余。2.是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之后的余额,3.是调整后可支配收入用于实际最终消费之后的余额,4.是非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收入使用—消费与储蓄的核算补充说明一个机构单位在一个核算期的消费完全有可能大于同期收入,即储蓄可以为负值。储蓄有总储蓄和净储蓄之分,差别在于是否包括固定资本消耗。第三节非金融投资核算非金融资产与非金融投资非金融投资核算非金融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余缺的核算非金融资产一个实体成为资产的两个必要条件:资产的所有权明确;资产具有未来收益性。非金融资产是在非金融交易过程中积累起的资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途径分为:非金融资产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固定资产贵重物品存货天然存在的有形资产(土地,矿产资源)无形资产非金融投资的核算非金融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非金融资产交易。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交易,交易的结果一定是资产的所有权由交易一方转移到交易的另一方。非金融投资的核算分为两个部分:生产资产交易的核算——即资本形成核算非生产资产交易的核算生产资产交易核算从一国经济整体看,一时期生产资产交易在实物上对应着当期产品积累。生产资产交易核算=支出法GDP核算中的资本形成核算。资本形成核算资本形成是指各机构单位通过经济交易获得或处置生产资产的活动。包括:固定资产净获得。即核算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价值。存货变动即核算期内入库的存货价值减去出库的存货价值。贵重物品净获得即核算期内获得的贵重物品价值减去处置的贵重物品价值非生产资产投资核算非生产资产包括的内容有形非生产资产土地地下资产无形非生产资产专利权、租约等可转让的契约购买的商誉其他无形非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投资核算(续1)非生产资产投资要按照当期发生的净购买(净获得)核算。如果是非生产资产的首次出现或耗减、消失,则不属于非生产资产交易核算,而是作为资产数量其他变动核算。所有有形非生产资产的交易全部都记录为国内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无形非生产资产的交易绝大多数发生在国
本文标题:国民经济核算课件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