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0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入院一般常规工作。2.急诊入院患者及手术患者在无医嘱前,禁饮食。3.经常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出液,敷料有无脱落、移动或腹带过紧、过松等现象,有无循环障碍,有无感染表现。4.置有胃肠减压患者,应经常检查其引流状况,注意管腔是否通畅;如有阻塞,应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5.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并接于适当装置上,经常观察,保证其通畅,不受压,不脱落,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及性质。6.注意手术或固定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神经及骨突出处受压。7.病情危重或特殊情况时,应立即通知主管或值班医师,遇有突发的紧急变化,如过敏反应、大出血等,应一面作紧急处理,同时尽快通知有关医师。8.一般手术后,除有可能发生休克、内出血,以及高热或伴有心脏病、腹膜炎、颅脑损伤和病情危重或极度衰弱者外,应尽量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护理上应做到:⑴.麻醉清醒后即开始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患者咳嗽、排痰、翻身及活动四肢,防止肺部并发症。⑵.除禁忌者外,可于手术当日或次日,在护士帮助下开始坐在床沿上进行活动,须注意保暖,谨防受凉。手术后2—3日下床,先由护士扶住站立床旁数分钟,行深呼吸,继而绕床行走数步,1然后坐在床旁椅上休息10分钟,最后上床休息。按上法活动2-3次/日,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范围,至能自由活动为止。2甲状腺手术护理【术前准备】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1)颈部透视或摄片。(2)喉镜检查。(3)测定基础代谢率。2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术前准备。(1)药物准备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其标准是: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每分钟90次以下,脉压恢复正常,基础代谢率+20%以下,便可进行手术。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第一日从3滴开始,依次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为止,然后维持此剂量至手术。(2)心理支持。(3)眼睛保护对于突眼者,白天用墨镜,睡眠时头部垫高,以减轻眼部肿胀。(3)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4)术前禁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5)体位训练术前教会病人头低肩高位。(6)术日晨准备麻醉床时,常规在床另备气管切开包、小沙袋、无菌手套、氧气、吸引器。【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2.颈丛麻醉或全麻清醒后半卧位。33.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4.颈部两侧置沙袋。5.手术当日禁食水,术后第一日进流食,第一次饮白开水,防止呛咳,吸入肺部。6.甲亢术后继续服复方碘溶液7日,每日3次,每次16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7.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后要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征兆。8.观察有无手足抽搐,面部、口唇周围和手心足底肌肉强直性抽搐和麻木,应给予补充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轻者口服钙剂,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食品。【健康指导】1.练习颈部活动,防止极痕挛缩。2.遵医嘱口服甲状腺素片,注意定期复查血象。3.如有声音嘶哑,音调变低者出院后应继续行理疗、针灸,以促进恢复。4.指导患者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门诊随访。5.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饮食。4胃手术护理【术前准备】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指导患者合理膳食。3.幽门完全梗阻者术前禁食,需行胃肠减压,术前3天,每晚用温生理盐水300—500ml洗胃一次,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幽门不完全梗阻者,给予流质,以减少胃内容物滞留。4.胃癌波及横结肠时应作肠道准备,选择肠道不易吸收的抗生素。5.术前晚行温盐水或肥皂水灌肠。6.手术日晨置胃管、导尿管。【术后护理】1.按各种麻醉后常规护理。2.按外科术后一般护理。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及蠕动情况。4.留置胃管的护理:⑴保持胃管负压引流通畅,胃管与引流管衔接处玻璃管口径要大,防止胃内容物及血块堵塞管道。固定妥善,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落。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每小时超过200ml者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⑶置胃管者,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若管腔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胃5手术者冲洗压力宜低,每次20ml。⑷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健康教育】1.保持心情舒畅,适量活动,避免劳累及受凉。2.饮食定量、适量、宜清淡饮食,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不食胀气及油脂食物,食后卧床0.5—1小时可预防倾倒综合征。3.少量多餐出院后每日5—6餐,每餐50g左右,逐渐增加,至6—8个月恢复每日3餐,每餐100g左右,1年后接近正常饮食。4.遵医嘱服助消化剂及抗贫血药物。5.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有无黑便、血便,发现异常及时门诊或急诊就医。6.忌过甜食物摄入,餐后休息30分钟后再活动。7.如有腹痛、反酸、嗳气甚至恶心、呕吐者及时检查,及早治疗。附:肠瘘护理1.引流置腹腔双套于最低位,保持引流通畅。2.营养禁食给予深静脉高营养,护理按有关章节。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医嘱及时纠正补充,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宏观调整输液的质与量。4.如有肠造瘘管者给予要素饮食,控制输入的浓度、温度及速度,防止腹泻。5.保持瘘口的清洁干燥,周围皮肤用氧化锌软膏保护,防止皮炎发6生。6.保持床单位的干净,必要时使用气垫床,防止褥疮。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止腹膜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8.肠疾及全身情况好转后可给予进食,刚开始时少吃多漏、多吃多漏,到最后多吃少漏,应鼓励进食。7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乳腺炎【治疗原则】消除感染,排空乳汁。非手术治疗:1.局部处理。2.控制感染早期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药物。手术治疗:脓肿引流切开术。【护理措施】1.密切病情观察。2.缓解疼痛。⑴防止乳汁淤积。⑵托起乳房以减轻疼痛和肿胀。⑶局部热敷、理疗或药物外敷有利于早期炎症消散。3.控制感染。4.对症处理。5.促进切口愈合。【健康教育】1纠正乳头内陷。2.保持乳头和乳晕清洁。3.及时处理乳头破损。84.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9胆石症病人护理常规胆石症和胆道感染是我国的常见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再次手术率高,急性重症型的病人死亡率高。护理工作的重点是重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观察,做好术后T形管引流护理,以及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人的抢救工作。【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主动关心病人,讲解手术意义、安全程序、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配合治疗。2.饮食:胆道外科病人对脂肪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常伴有肝功能不全。宜给低脂、高糖饮食。并补充维生素B、C、K3,不能正常进食者需注意给补液,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胆道外科病人对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导致血中凝血酶原减少而影响凝血,因此,手术前应自静脉或肌肉注射维生素K。4.术前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下胃管、清洁灌肠、备皮。【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病人回病房后,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尿量及切口有无渗血等情况,血压平稳后去半卧位,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清淡流质饮食,以后逐步恢复至低脂正常饮食。对带有T管和腹腔引流管者,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10量,引流管出口处皮肤每日更换敷料,腹腔引流管术后2—3日如引流液不多,可拔管。2.T形管护理:⑴妥善固定,以防脱出;⑵保持引流通畅,以防扭曲受压及结实或蛔虫堵塞;⑶保持无菌,每日按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袋;⑷观察记录胆汁量及性状,胆汁量每日约800—1200ml,量过少可能因T形管堵塞或肝功能不佳,量过多可能因胆总管下段有梗阻,胆汁色泽正常为深绿色或棕色,较稠厚、清亮、无沉渣。⑸观察别人全身情况:如病人体温下降,食欲增加,大便颜色加深,黄疸消退,说明胆道炎症消退,部分胆汁进入肠道。⑹拔管:T形管一般放置两周,胆汁减少至200—300ml/天可夹管观察,在夹管期间无发热、黄疸、腹疼、腹胀等症状可考虑拔管。3.保护肝功能:胆道疾病可直接影响肝脏功能,因此,胆道手术后应充分准备,观察病人有无黄疸加深,肝昏迷先兆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4.观察并发症:⑴内出血:胆道手术后可能发生1)胆道出血,表现为右上腹绞痛,黑便或呕吐,黄疸,T管中亦有血液流出,可先用止血药物止血,尚出血不止者须手术止血;2)腹腔内出血,经PTC检查的病人出血,应严密观察,并立即作好术前准备。⑵胆汁渗漏:PTC检查后病人突然腹疼,并出现腹膜刺激征,或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内的胆汁有增无减、腹疼加剧、发热,应想到胆汁11性腹膜炎。⑶潜在并发症:PTC、ERCP检查后可能并发胆管炎并扩散,故常有抗生素预防感染。【健康教育】1.低脂高蛋白饮食。2.适当体育锻炼,定期复查。3.对带T管回家的病人教会每日换引流袋无菌操作方法,注意T管固定以防脱落。12腹外疝护理常规腹腔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的部位,通过先天存在或后天形成的缺损或薄弱处,突出所形成的包块称为腹疝。护理腹外疝病人应注意消除或减轻腹内压增高的因素,运用护理措施,预防疝手术后复发。【非手术治疗】腹外疝均应及早采用手术治疗,但是1岁以内的患儿和老年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佩带特制的疝带,阻止疝内容物脱出。【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疝囊高位结扎术;2)疝修补术;3)疝成形术。【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腹外疝的原因和诱发因素,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2)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术前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疾病引起的腹内压增高的患者,除非紧急手术,术前均应作相应的处理,待症状好转后方可施行手术。3)备皮:术前嘱患者沐浴,按规定的范围严格备皮,特别对13会阴、阴囊的皮肤准备更要仔细。4)灌肠和排尿:术前晚灌肠通便,以免术后便秘。送病人手术室前,排尽尿液,预防术中误伤膀胱。5)急诊手术前准备:嵌顿疝或绞窄性腹外疝,特别是合并记忆肠梗阻的病人,往往有脱水、酸中毒和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应紧急手术治疗。术前除一般护理外,应做好输液、抗感染、胃肠减压等护理。【术后护理】1)卧位:术后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松弛腹壁缝合的张力,有利于愈合,并能减轻切口疼痛。术后3-5日才可坐起,不宜过早下床活动。2)饮食:术后6—12小时可进食,逐步改为半流食、普食。3)预防阴囊血肿: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术后使用阴囊托或T字托起阴囊,腹股沟区可用沙袋压迫,以防发生阴囊血肿。4)预防感染: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手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防止腹内压力增高:术后应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引起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有便秘应及时处理。【健康教育】出院后仍应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预防和及时治疗使腹内压增高的各种疾病。14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腹膜炎是腹腔脏腹膜和壁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或物理损伤等引起。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术前准备】1.按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加强病情观察,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痛、腹胀及腹部体征的变化。4.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重要措施。5.控制感染由于腹膜炎多为混合感染,故需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6.保持体液平衡,通过补充液体使病人尿量维持在1000—1500ml/日。【术后护理】1.按外科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2.禁食水,胃肠减压,直至肠功能恢复。3.半卧位。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5.加强营养支持,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156.预防并发症。【健康指导】1.饮食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2.逐步增加活动量,防止肠粘连。16肠梗阻病人的护理非手术治疗的护理1.体位,取低半卧位,休克病人取平卧位。2.饮食,禁食禁饮。3.胃肠减压,保持通畅,持续负压吸引。4.解痉、止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5.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衡。6.防治感染和中毒。7.用药观察。8.呕吐的护理呕吐
本文标题:普外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6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