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宜川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序言“十一五”时期,是宜川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跨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宜川县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提高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宜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重大项目,作为组织和动员全县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根据“十二五”国家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发展陕甘宁革命老区,陕甘宁蒙“能源金山角”战略规划,加大解决资源约束力度,沿海地区产业和生产要素加速转移的发展趋势,陕西省统筹城乡经济,延安率先发展及我县经济环境变化的新特点,《规划》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力求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预测性和指导性。《规划》主要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确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目标找到新的工-2-作着力点和发展突破口。《规划》始终围绕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强县与富民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目标和任务,注重年度发展的衔接,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连续性,提高规划对我县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为构建和谐宜川描绘了美好蓝图。-3-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超额完成,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宜川“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GDP)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3%,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4.1%,预计全县财政总收入8497万元,同比增长39.34%,地方财政收入6180万元,同比增长53.4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29万元,增长24.95%,非税收收入完成3551万元,增长84.56%,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主线,形成了以苹果为主导,林果、草畜、棚栽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油煤工业稳步推进,石油产量9.2万吨,探明煤炭储量9.7亿吨;旅游产业势头良好,旅游业的带-4-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全县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为40.8:7:52.2,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7.8%、4%、78.2%。第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水、路、气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理念,以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位为目标,不断拉大县城骨架,县城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17.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25.8%。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513.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85.4公里,等级公路1117.9公里。城乡用电、邮电通讯业务平稳发展,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4686户,国际互联网用户(含广电网络)达到3726户,增长41.7%。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建成了石沟坪广场、凤翅山二期、文化广场、夜月中桥等项目,突出对城市道路、空地、山川和城区主要出入口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65%以上,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第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优化。“十一五”期间,将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抓不懈,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年退耕还林量超过1万亩,使宜川整体森林覆盖率达到48.6%,局部区域达到80%。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坝系工程的修建以及农田的高标准化都使得我县的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立了生态评估制度与补偿机制,实行了-5-绿色政绩核算,并从县域、石油井场和水源地等多方面入手,抓住水资源保护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学设计生态建设方案,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第五,社会事业稳步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改善,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80元,是2005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7%。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为10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为90%,基本实现城区低保家庭保障对象应保尽保。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两基”成果巩固提高,高中教育跨越式发展,幼儿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显露生机,民办教育得到加强,宜川中学高考六项指标连续五年排名全市各县区第一,职业中学单招考试四项指标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8%、98%,高中毛入学率达到75%以上,高中教师合格率提高到100%。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及综合楼建设,新建英旺、集义、牛家佃、阁楼、交里、壶口6个文化站,完成了秋林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恢复。科技、计划生育、广电、金融、审计、环保、文化、军民共建等各项工作均有新发展,综治、司法、信访等工作成绩明显,安定团结、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6-快发展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宜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农业主导产业开发规模小、效益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不高,城乡居民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工业企业大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质量效益增幅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发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资源短缺和浪费现象严重;就业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构建和谐社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未来五年,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形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实现城乡统筹率先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挥资源优势,按照“立足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宜川”的要求,正确处理和下大力气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攻坚,努力使“十二五”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第二章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扩大内需,-7-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突出关注民生成为主要任务,我们必须审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第一,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宜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第二,国家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在包括延安市在内的三个省十一个市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能源化工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革命老区合作发展示范区,有利于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为能源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第三,国家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国家加快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为宜川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有利于做-8-大做强能源产业。全球性的能源紧缺,为我县的资源开发,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我县可以紧紧抓住市场机遇,在煤炭开采采矿权上大做文章,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经济效益显著、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明显、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和渗透力强的能源产业。第四,国家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将推出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为宜川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宜川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产品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有利于宜川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步伐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五,省上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延安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城市,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改变宜川县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延安“十二五”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有助于宜川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做强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提升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三、“十二五”面临的挑战-9-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的全球化使跨越国界的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和人力流等急剧加速,国际上的金融危机、股市危机、石油价格骤升骤降等,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宜川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另外宜川位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关中高科技产业基地两个增长极交接地带,既具有区位优势,又有被边缘化的可能。第二,加快发展的压力增大。延安各县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奋力争先的势头越来越强,而我县经济总量小、总体实力弱、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严重制约着宜川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潜在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财政增收缓慢,收支矛盾十分尖锐,保工资、保运转、保项目建设压力较大。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势必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调整和重组。宜川国民经济总量小,起步低,劳动力层次低,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性矛盾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就业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社会保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这些因素将导致宜川在产业承接过程中处于比较劣势,不利于实现快速发展。第四,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出台-10-比“十一五”期间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监管政策。宜川的快速发展必须以能源工业为主,而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加工将对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破坏,宜川经济快速发展将面临环境保护问题。第五,区位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县区位条件差,地形山大沟深,境内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高,城镇规模效应和聚集效益难以发挥,影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宜川未来五年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着力调整结构,完善体制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第三章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积极引导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产业结构科学、空间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发展模式,完善体制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开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11-四、“十二五”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项目带动、科教支撑、旅游兴业、果畜富民、能源强县”的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总量翻番”的总体要求,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抓手,以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进农业率先发展、工业突破发展、旅游加速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社会稳定,努力打造绿色、开放、和谐、幸福、奋进的新宜川
本文标题:宜川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