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药鉴定及实例20140224
1中药鉴定及实例崇州市中医医院叶浩宇主管中药师2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3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1、中药鉴定学的定义: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科学。简单的说:就是对中药进行“整理提高、保质寻新”的学科。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历代本草著作中记载药物3000余种,现代常用中药800余种。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物种繁多,各地用药习惯也不同,以及本草记载不详,故同名异药、同药异名现象现象较多,长期以来同一药材多基源情况比较普遍。如“贯众”:各地用药品种统计北方3种、华东8种、西北5种、西南6种、中南9种,共31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载“贯众”正品为“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4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当前中药真伪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常用中药都出现了伪品、混淆品,如半夏、茯苓、车前子等。原因为:以相对廉价他种药材伪充此种药材:如人参伪充西洋参,莪术充三七,平贝母、东贝母小鳞茎充松贝;名称相似或基源相近的品种产生混乱:如海金沙与蒲黄;以次充好、掺假牟利,如用其他品种幼蛇伪充金钱白花蛇,海金沙、蒲黄内掺入黄土,天麻和虫草内加入铁丝、铁粉,以马铃薯片伪充白附片、、、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如将大黄误种为河套大黄、藏边大黄,四川等地还发生过将剧毒的小檗科桃儿七误为龙胆导致中毒死亡事件。5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3)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制定标准应该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要求中药来源正确,采收、加工、炮制、生产工艺固定,临床疗效确定,要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迄今已颁行了9版,现行为2010版。(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我国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我国现有中药资源达12807种,植物药11146种(87%),动物药1581种(12%),矿物药80种(1%),包含民族药、民间药。我国通过3次全国性药源普查,发现了不少新的中药资源:如云南的马钱子、广西的安息香、新疆的紫草、西藏的胡黄连;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如灯盏细辛、肿节风等;从古本草内寻找新药源,如甘草同属植物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根据地理位置寻找新药源,如海南、两广所产的沉香同属植物白木香亦可作沉香入药;新技术、新方法扩大药源,如杜仲、黄柏、厚朴的立木剥皮技术、活麝取香、体外培育牛黄,人参、三七的组织培养,杜仲叶、银杏叶、人参叶、三七叶的综合利用等。6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7古代中药鉴定知识历代重要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2、《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载药730种,后世药物自然分类的导源,具体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3、《新修本草》唐代苏敬等22人集体编纂,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药典,载药850种,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4、《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蜀地名医,今崇州市)全称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图文并茂,31卷,载药1746种,新增药物500余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质量远超以前各书,是研究古代本草发展最完备、最重要典籍之一。5、《本草蒙筌》作者:陈嘉谟;特点:注意地道药材,对各药的制法记叙颇祥。6、《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52卷,200万字,载药1892种。按药物自然属性,自立分类系统,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名称统一,结构严谨,为自然分类的先驱,为世界性的药学巨著。8中药鉴定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的性状鉴别为主80年代: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80-90年代:光谱、色谱及电子显微技术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计算机技术用于中药鉴定学,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中药指纹图谱9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1、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2、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3、中药材GAP标准研究4、中药材资源开发研究10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储藏一、中药的采收二、中药的加工三、中药的贮藏11第一节中药的采收1、确定适宜采收期:注意药用部份中有效成分积累动态和生长发育阶段,既要考虑有效成分含量,又要注意产量。有效成分有一显著高峰期,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大,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与药用部分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有效成分的总含量达最大值时采收。有毒成分中药,以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较低为宜。槐米:槐树的花蕾,芦丁含量可达28%,如开花结果,则含量急剧下降。甘草在开花前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含量为10%,末期为3.5%,故甘草应该开花前期采收。122、采收的一般原则(植物)(1)根及根茎类:秋、冬,此时营养物质最为丰富,有效成分含量高,如怀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部份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2)茎木:秋、冬或全年,如木通、大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苏木、降香、沉香全年采收。(3)皮类:春末夏初,如黄柏、厚朴、秦皮等。(4)叶类:光合作用的旺盛期,开花前和果实未成熟前,如艾叶等。桑叶初霜后采收,即冬桑叶。(5)花类:在花完全盛开前,含苞待放时采收,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部份在花期盛开时采收,如菊花、番红花等。(6)果实种子类:多在自然成熟时采后,如瓜蒌、栀子、山楂等。部份经霜采收为佳,如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后采收。(7)全草:茎叶茂盛时,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部份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部份全株药用,如细辛、蒲公英等。(8)藻、菌、地衣:视品种而定,如茯苓立秋后采收,马勃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冬虫夏草应该在夏初子坐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收,海藻夏秋季采收,松萝全年采收。132、采收的一般原则动物一般规律:全年采收其它:依品种而定,两栖类如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蟾酥等夏秋季捕捉;生理、病理产物,如鹿茸需在清明后45—60天锯取,过时则骨化。鹿角多在春季拾取。矿物全年可采,如石膏、滑石、雄黄等。部份需人工冶炼活升华制得,如密陀僧、轻粉、红粉等。14第二节中药的加工15第二节中药的加工1、加工的意义(1)保证质量(2)便于临床用药调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3)利于运输、储藏、保管(4)消除或降低毒性、刺激性或其它副作用(5)利于药材商品标准化162、常见的加工方法(1)拣选(2)漂洗(3)切片(4)去壳(5)蒸、煮、烫(6)熏硫(7)干燥:晒干、烘干、阴干、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如紫河车等)(8)发汗17第三节中药的贮藏影响中药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181、变质现象(1)虫蛀,据调查,目前我国收集统计出仓虫17700多种,中药材仓虫211种。一般含脂肪油、蛋白质较多的药材容易被虫蛀,如桃仁、杏仁、乌梢蛇等。(2)霉变:含糖类(3)变色(4)走油:如杏仁、桃仁、柏子仁(含脂肪油),当归、肉桂(含挥发油),天门冬、枸杞、麦冬(含粘性糖质)。(5)风化:如明矾、芒硝、胆矾等。(6)自燃:如苏子、海金沙、菊花、红花等。(7)挥发性成分挥散:冰片、樟脑,荆芥、薄荷等。192、中药的储藏和害虫防治1、库房管理:干燥、清洁、通风,温度、湿度监测和调节,麻醉、剧毒、贵重药品专人、专库、专柜、专账、专锁管理。2、害虫防治:(1)经验储藏:丹皮—泽泻;花椒、细辛、樟脑等与动物药同放(防虫);白酒喷洒枸杞、龙眼。(2)低温法:害虫8-15℃停止活动,-4℃以下可致死。(3)高温法:害虫在48-52℃时可致死,则可用暴晒、烘烤杀虫。(4)化学法:氯化苦喷雾、蒸发密闭熏蒸2-3天;磷化铝、二氧化硫(硫磺)等。(5)新技术:气调技术(充氮、二氧化碳降氧),钴60辐射灭菌,红外线、微波等。20第四章中药鉴定一、中药鉴定的依据二、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三、中药鉴定方法四、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21第一节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材部颁标准》《进口药材部颁标准》其它地方标准等22第二节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分四步1、检品登记2、取样3、鉴定:真实性、安全性、优劣4、鉴定记录、出具结果、归档保存23第三节中药鉴定方法四大鉴别方法一、来源(基源)二、性状三、显微四、理化24一、来源鉴定应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知识,确定中药的正确学名。分三步:采集实物,观察形态核对文献,对照鉴定核对标本,确定学名25二、性状鉴定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的方法,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也叫经验鉴定。此方法最为常用。十要素: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26二、性状鉴定1.形状:通过肉眼观察药材形状。如根类、根茎类药品多为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皮类药材常为板片状、卷筒状;种子类常为类球形、扁圆形。野生人参为“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海马为“马头蛇尾瓦楞身”。2.大小:长短、粗细、厚度。药材的大小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3.颜色:阳光下观察药材的颜色和光泽度,是衡量药材质量的重要标准。部份药材以颜色命名,如大黄、红花、白芍等。在描述时一般采用复合色,以后色为主色(呈棕褐色或暗褐色)。27二、性状鉴定4.表面:是药材形状特征的主要部分,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鳞片、毛绒、附着物等。皮类药材要看为外表面和内表面,叶类要看上表面和下表面。比如:防风的蚯蚓头等。28二、性状鉴定5.质地描述药材质地的几种方式颗粒性;致密;疏松;角质性;质轻;质硬;纤维性;质重;质软;树脂性;粉性;29防风的凤眼二、性状鉴定6、断面:包括折断面和横切面,折断面:药材折断时的现象,是否易断、是否有声响、是否有粉尘,断面是否平坦、显纤维性、颗粒性、胶丝、裂隙、断面的特征。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能“起霜”;杜仲折断时有绞丝;厚朴折断面可见小亮星;防风横切面的凤眼。30二、性状鉴定7.气:闻到的气味,香气,清香,辛浊等,部份药材以气味命名,如败酱草、木香、丁香等。如阿魏具强烈的蒜臭气,檀香、麝香具特异芳香,白鲜皮具羊膻气,天麻具马尿臭。8.味:口尝,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味感。如:乌梅、木瓜、山楂以味酸为好,黄连、黄柏以味苦为好,甘草、党参以味甜为好。31二、性状鉴定9、水试:用水浸泡药材,观察水的特征和药材本身的特征以及变化,如沉浮、溶解、颜色、透明度、粘性、酸碱度对颜色的影响、膨胀度、旋转与否、荧光等。如红花—水金黄色,药材不变色;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蓝色荧光;苏木投热水,水显桃红色;熊胆粉入水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不扩散;蛤蟆油温水泡,体积可膨胀10-15倍,西红花水泡后柱头呈喇叭状,水染成橙黄色。10、火试:有些药材火烧之后,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如海金沙易燃并发生爆鸣声和闪光,而松花粉和蒲黄无此现象。麝香少许火烧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似珠,浓香四溢,灰烬白色。血竭粉末放白色滤纸,下面用火烤即熔化,色泽鲜红如血,全部熔化后无残渣。32二、性状鉴定相关用语1.油点:药材断面或柑类果皮上呈现的油润点状,为含挥发油的分泌腔。2.亮银星:指有些药材的表面常析出结晶,在阳光下可见点状闪光。如牡丹皮。3.疣点:药材表面较细小的不规则类圆形或半圆形突起。4.瘤状突起:药材表面的较粗大的不规则类圆形或半圆形突起335.种脐:种子脱离果实留下的疤痕。6.粉尘:药材折断或破碎后飞扬出来的粉状物质。7.粉性:药材含丰富的淀粉,呈细微的颗粒状。8.铁骨:指药材体重而坚实不易折断。如三七9.铜皮:指药材的外皮呈灰黄色,似金属铜的颜色,如三七3410.黏性:药材含有黏液质或糖类,具有黏手感。11.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的放射状纹理,有时指放射状的维管束,如丹参;有时指放射状裂隙,如防风。12.隔瓤:指木瓜剖面中心部分所见凹陷的棕黄色子房室,常与果肉相连,把种子隔开成数室。女贞子有时具有双仁,也称隔瓤。351.定义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鉴定药材品种和质量包括两种:组织鉴定粉末鉴定三、显微鉴别36三、显微鉴别2.组织
本文标题:中药鉴定及实例201402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9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