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登高》•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高考补写句子【学习目标】1、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特点。2、探索补写句子题的解题技巧。3、能够根据要求补写句子。补写句子的题型特点:1、对应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压缩、仿写、句式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2、考查形式:以主观题为主,单独设题,有字数限制、分值为5/6分3、补写句子特点: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衔接句)补写句子的命题规律:(1)补写句子要“根据材料内容”,要联系上下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研究真题析特征【真题热身】(2014广东卷)2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如何准确补写句子?(1)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段内容,确定中心,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2)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下文拟写总起句,根据前后文拟写衔接句,根据上文拟写小结句。(3)推导句子时,内容上扣得紧,形式上接得上。(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示例幻灯片9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幻灯片10?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幻灯片11,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幻灯片12;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试题解读】文段包括补写的语句一共有七句话,主要讲了三层内容:一是珍贵树种大栌榄树已灭绝;二是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说;三是对“外来物种的入侵”这一假说的评论。•第一处空白应填的是总起句,考查学生对后面文段的概括压缩能力。•而又因为空白处后面紧跟问号,所以考生需要围绕后文科学家的假说,在此提出一个问题。科学家是针对大栌榄树的消失而提出种种假说的,由此推断该处应补写:“大栌榄树为什么会消失”(或其他对大栌榄树如今难觅踪影的原因提出疑问的句子)。幻灯片8•第二处空白填是过渡句,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连贯能力。•因为空白处后面出现表示转折关系关联词语“而”,这里应补写与之相对应的句子,后面还有补充提示“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由此推知“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或其他能准确指出大栌榄树和渡渡鸟依存关系的句子)。幻灯片8•第三处空白应填的是评价,属于总结句,考查学生的概括及仿写能力。•因为空白处后面出现分号,可推知前后是并列关系,后面的句子是一个假设复句,由此推知补写假设的另外一面,句式也应是一个假设复句,即可得到答案:如果被证实,则会被接受。幻灯片8示例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大栌榄树为什么会消失?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如果被证实,则会被接受;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如何准确补写句子?(1)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段内容,确定中心。(2)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推导句子时,内容上扣得紧,形式上接得上。注意副词、代词、关联词、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抓好细节齐升格2013年课标卷I卷16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①,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②。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③。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才能被植物吸收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或水是一切植物的生命之源水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的作用2013年课标卷I卷16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①,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②。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③。水能促进植物吸收养料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才能被植物吸收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水是植物的重要成分水对植物有极重要的作用1分2分1分•答得太宽泛,句式与上下文有失呼应;•颠倒了主宾关系,未准确把握材料中心,忽视逻辑关系注意事项•话题对象的一致,•内容的贯通,•结构的呼应,•句式的相仿等。(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确定中心。(2)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推导句子时,内容上扣得紧,形式上接得上。注意副词、代词、关联词、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检查补写话题对象的一致,内容的贯通,结构的呼应,句式的相仿等。(2014新课标卷II)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大家都知道,①,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②,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壤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③的过程。(2014新课标卷II)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大家都知道,①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②从大气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壤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③吸入氧气并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旧题重审(15课标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1,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2,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答:①阅读也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14课标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5分)•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___________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__________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________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试题答案】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试题解析】主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本语段本段主要谈“二氧化碳”的利与弊。第一个空是对前面“全球变暖”“干旱或旱涝不均”“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等情况的总结,这是二氧化碳带来的灾难,因此可写“给社会及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个空是对“给植物‘施肥’”现象的总结,也是对前面“灾难”的转折,因此可填写“二氧化碳也会带来好处”;第三处根据前后语境可填写“植物出现问题甚至死亡”。巩固训练(2013年Ⅱ)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③,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固定植株的位置之所以称其为假根假根的作用
本文标题:补写句子公开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4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