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事物阴阳属性的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阴阳的对立制约《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二)阴阳的互根互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三)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素问.天元纪大论》:“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四)阴阳的消长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此长彼消热盛伤阴,寒盛伤阳此消彼长阴虚火旺,阳虚阴盛此长彼长此消彼消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五)阴阳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五)阴阳自和与平衡《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五脏属阴,六腑为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失调阴盛阴阳偏盛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阴虚阴阳偏衰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阴不制阳阳不制阴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阴偏衰(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的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2)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调整阴阳阴盛阴阳偏盛实证实寒证寒者热之(热性方药)伤阳兼阳虚(酌加温阳药)阳盛实热证热者寒之(寒性方药)伤阴兼阴虚(酌加养阴药)阴虚阴阳偏衰虚证虚热证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第二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各自的特性1.木曰曲直、2.火曰炎上、3.土爰稼穑、5.金曰从革、4.水曰润下(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木火土金水相生,子母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木火土金水相克所胜所不胜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木火土生生克木火土金水相乘五行相乘如:“木乘土”或“土虚木乘”五行相乘:相乘为过度的克制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木火土金水相侮五行相侮如:“土反侮木”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五行乘侮规律示意图火木土金水相乘相侮例:正常情况下金能削木,若木质太硬,或金属太软、太薄,非但不能削木,反而倦刃缺口相乘和相侮发生的条件:A.某一行太强;B.某一行太弱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心—火、肺—金、脾—土、肝—木、肾—水(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传变(1)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到子脏。(2)子病及母: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到母脏。2.相克关系传变(1)相乘(2)相侮母子相传母病及子肾病肝病脾病心病子病及母木乘土土侮木母病及子子病及母金乘木木侮金相乘肝(旺)脾(虚)我克肝旺乘脾克我脾虚肝乘相侮肺(虚)肝(旺)克我肝旺侮肺我克肺虚肝侮肺(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四)用于疾病的治疗1.指导脏腑用药药物的颜色、气味2.控制疾病的传变《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3.确定治则和治法(1)治则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相克——抑强扶弱(2)治法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健脾气以补肺气养肺阴以滋肾阴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补脾利水泻肝清肺泻心火滋肾阴相生的治法如:滋水以涵木戴幸平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一、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脏腑:内脏的总称。五脏:化生和储藏精气,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略):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脉、脑、髓、骨、女子胞。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二)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藏象学说内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略)脏腑间的关系(了解)五脏—心位置:生理功能:主血主脉主藏神(1)主生血(心阳化赤)心主血水谷水谷精微水之精微谷之精微津液营气肺血液胃脾(2)主行血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感活动心藏神1、主温煦:温煦全身2、君主之官,神明出焉3、喜静而恶躁,恶热恶火心的生理特性1、体:2、华:4、液:3、窍:5、志:心在志为喜。心——喜心在体合脉。心——脉心其华在面。心——面心开窍于舌。心——舌心在液为汗。心——汗6、通于夏气心的外合外候位置:五脏—肺生理功能:主气主宣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1、主气(1)肺主呼吸之气(2)肺主一身之气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自然清气水谷精气肺脏宗气元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肺气的运动推动并调节着一身之气的运行肺气运动快慢全身气运动快慢生理功能2、主宣降:肺脏主管宣发与肃降。生理功能3、主通调水道(行水)水液摄入量平衡水液排出量汗液尿液呼气水分肺控制4、肺朝百脉:•肺主呼吸之气•肺的宣降•宗气,贯心脉,推动血液的运行生理功能5、主治节:1)治理调节呼吸运行2)调理全身气机3)治理调节津液代谢外合外候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2、肺为娇脏五脏—脾位置: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1、主运化:(1))运输转运水谷精气并化生气血津液水谷胃水谷清气水谷浊气尿液粪便水之清气谷之清气津液血液营气卫气宗气元气气(2)脾脏主管运化水液(湿)脾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生理功能运化?生理功能2、主统血3、主升清•将水谷精气上输至头面以滋养清窍•将水谷精气上输至心肺以化生气血•升提腹腔内脏,维持恒定位置生理功能生理特性1、仓廪之官,五味出焉。2、喜燥恶湿,为生痰之源。外合外候位置:五脏—肝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12生理功能1、主疏泄:•疏通体内气机的运行通道•调节精神情志疏泄生理功能体内运行通道水道脉道谷道息道肝气的升降出入调畅全身气机(1)涵养肝气(2)调节外周血量分配3456藏血肝藏血外周血静态到动态释放动态到静态回收(3)形成月经(4)化生肾精2、主藏血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位置:五脏—肾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来源先天之精后天之精1、主藏精生理功能①化生成天癸,促进生长发育并维持生殖机能②化生成髓,维持脑、脊髓、骨骼的生理功能③化生成诸气,维持正气的抗邪功能和康复功能④转化化生血液,补充血液的损耗。肾精决定机体的生、长、壮、老、已先天之精肾气平均肾精衰竭肾气盛天癸至天癸绝肾气衰出生幼年青春中年老年前老年死亡壮2、主水“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ㆍ逆调论》主水生理功能水液水液的代谢正常水液的平衡肾阳气化肾阳肺脏阳气心脏阳气脾脏阳气气化津液呼气汗液尿液(阳气之本)肾阳肾阴促进加速水液气化抑制减缓水液气化水液代谢加快水液代谢减慢水液平衡(1)肾阳的气化作用:肾阴肾阳多余水分三焦肾膀胱肾的气化功能(2)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清者重新吸收浊者化为尿液排出体外3、主纳气清气鼻窍肺脏肾脏吸气纳气吸气总深度胸式吸气腹式吸气吸气全过程主纳气生理功能喜藏恶泄,喜温恶寒生理特性1、体:2、华:4、液:3、窍:6、志:7、通于冬气肾在体合骨。肾——骨肾其华在发。肾——发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耳肾在液为唾。肾——唾肾在志为恐。肾——恐心血脾心主血—主持血液运行肝藏血—储藏调节血量心—肝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血液生成血液运行主血生血生血统血血液神志五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肾五脏之间的关系肺与脾脾为生气之源—上输谷气肺为主气之枢—吸入清气肺—脾脾主运化水湿—转输水精肺主通调水道—敷布水精肺与肝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肺—肝肝藏血——调节全身血液肺主气——调节全身之气在肺相合,化生宗气气相互协作,调节水液水全身气机升降的道路气机升降气血运行调节气血运行五脏之间的关系肝与脾肝—疏泄胆汁,促进消化脾—运化水谷,散精于肝肝—肝藏血—贮存血液,调节血量脾统血—统摄血液,血循脉内肝与肾肝—属木,为子肾—属水,为母肝藏血—阴(血)赖肾精滋养肝—肾肾藏精—肾精赖肝血补充同具相火—相火寄于肝肾肝主疏泄—开—制约肾之闭藏肾主闭藏—合—制约肝之疏泄疏泄与运化消化藏血与统血血液肝—脾母子关系水能涵木相互滋生精血互生相互制约藏泄互用五脏之间的关系脾与肾肾—先天生后天先天后天相互滋生脾—后天养先天脾—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健运土能制水肾—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开合有度脾—肾水液代谢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六腑—胆位置:1)主贮藏并排泄胆汁:胆汁的产生:肝精肝血胆胆汁泄于贮藏胆汁的排泄:胆汁小肠胆气运动泄于肝的疏泻胃的降浊2)主决断生理功能(1)中正之官,决断出焉;(2)喜条达而恶抑郁。胆生理特性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储胆汁肝—胆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消化功能疏泄胆汁,帮助消化精神情志肝胆相济,勇敢乃成位置:胃六腑—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降浊胃主游溢精气水谷水谷浊气水谷食糜小肠大肠胃受纳腐熟胃主降浊水谷清气体外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仓廪之官,以降为和。喜湿恶燥脾与胃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础脾—胃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输心肺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脾性恶湿—脾喜燥则阳健而能运胃性恶燥—胃喜润则阴足而能纳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位置:生理功能:1)主受盛化物2)主泌别清浊生理特性: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六腑—小肠位置:大肠六腑—大肠生理功能:1)主津2)主排糟粕生理特性: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位置:生理特性: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六腑—膀胱生理功能:津液膀胱前阴尿液肺脾肾肝三焦小肠气化肾主气化肾主封藏闭开形态结构:1)一腔之大腑,孤腑2)有名而无形3)分段分部4)特定脏腑三焦六腑—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心肺、头面脾胃肝肾中医基础理论之气血精津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产生脏腑功能活动精、气、血、津液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一)概念: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广义:一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狭义:生殖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一、精先天之精—禀受于先天后天之精—源于饮食物和肺吸入的清气由脏腑功能活动化生。(二)功能:肾中精气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决定机体的生、长、壮、老、已。生理: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是脏腑生理功能的激发和推动力。病理:精亏生长发育迟缓,脏腑柔弱,功能活动减退。二、气(一)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1.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病理—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络功能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2.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病理—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津液运行迟缓。(二)功能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6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