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1972年“我”来到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在一次根据临床病例诊断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的考试中,“我”提出的方案,加了抗生素。执教的老先生批评“我”,并扣了分,“我”认为老先生批评得不够完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位老先生是新疆首屈一指的医学权威,但是,当他知道“我”增加抗生素的原因以后,肯定了“我”的做法,修改了“我”的分数,并且表扬“我”敢于指出上级医生的错误。这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并且深深地影响了“我”。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1969年“我”从北京到西藏当兵;1972年“我”来到乌鲁木齐新疆军区军医学校上学;老先生说明了考试扣分的理由之后,“我”觉得冤枉是因为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气候恶劣,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时不用抗生素,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等到临床上出现明确地感染征象时才开始用抗生素的话,就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了。老先生只给“我”的分数改过来是因为“我”在高原情况下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是正确的,还因为“我”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不是因为教授自己知识的老师是权威就放弃自己的观点。1969年“我”从北京到西藏当兵;1972年“我”来到乌鲁木齐新疆军区军医学校上学;老先生说明了考试扣分的理由之后,“我”觉得冤枉是因为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气候恶劣,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时不用抗生素,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等到临床上出现明确地感染征象时才开始用抗生素的话,就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了。老先生只给“我”的分数改过来是因为“我”在高原情况下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是正确的,还因为“我”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不是因为教授自己知识的老师是权威就放弃自己的观点。预习任务布置1、画出描写老先生神态、动作的句子,抄写在预习本上。2、课文中老先生和我的情感变化分别是怎样的?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是思路很清晰。先讲“我”从西藏来到乌鲁木齐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然后讲“我”因为在提出的治疗方案中添加了抗生素,被批评并扣分。接着讲“我”觉得老先生的讲评不够全面,找到教务老师说明情况。再讲老先生了解了“我”加抗生素的原因之后,肯定“我”的做法,把扣掉的分补回来。最后讲这件事对“我”产生了深刻的教育和影响。理清文章的顺序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知很重要的。品读文章(18分钟):1、这篇文章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者主要提到了哪两个主要人物?2、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透过这两个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也就是人物的心情,从而挖掘人物的内在品质。3、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人物语言的?4、请同学们默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这几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人物当时的心情,体会一下,老先生和“我”都具有哪些品质,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一环节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议一议、品一品”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5、汇报交流。本课第5自然段和第12、14、17、18自然段都是具体描写老先生语言的段落、、再次默读课文,感受两个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并加以批注。课文中两个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都是很大的。“我”接到通知以后,并没有向别人那样(喜出望外),似乎缺少对生活的向往和激情;在学校考试中因为在常规的治疗方案中加了抗生素而被批评和扣分,“我”感到(冤枉);当老先生让“我”站起来很注意地看“我”的时候,“我”很(害怕);当老先生向“我”道谢,表扬“我”的时候,“我”深受(感动),敬仰老先生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磊落的品格。文中的老先生是一位可敬学者。最初,我们认识的是一位正在(发火)的老先生,他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为什么要给使用抗生素的同学扣分,看得出来他很(生气);接着,我们看到的是令人敬仰的老先生。他一改多年的习惯站着讲课,表情庄重严肃。听了他在了解“我”为什么在治疗方案中添加抗生素的原因以后那一番话,我们看到了这位老先生的磊落的胸怀。一位首屈一指的医学权威听到年轻学员的不同意见能认真反思,当他认识到这样的做法是对的,积极肯定,而且把扣掉的分改过来。他维护的是学术的权威,而不是自己声望的权威。第18自然段是讲老先生为什么只给“我”一个人改分。与其说是老先生在讲述该分的理由,不如老先生在为我们每个人上了一堂课,告诉我们“忠诚于病情和病人,要比忠实于导师更重要”。这时候的老先生从“我”身上看到了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医生都应该具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份认真求实的严谨让老先生感到欣慰。所以,他的表情和话语是严肃的,但是他的内心是高兴的。5、汇报交流。A:体会老先生的优秀品质:(1)找出描写老先生语言的相对应的自然段,读一读。(2)选出你体会最深的一个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的读一读。(3)重点理解课文的第17、18自然段。a“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b“对年轻的医生来说,忠诚于病情和病人,比重视与导师要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你宁可得罪你的上司,也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你是怎样理解的?B:体会“我”的品质(1)找出“我”语言描写的自然段,在我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屈一指的。他是权威,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C: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4——21自然段)回归文本,总结全文(5分钟)1、那么,“我”,毕淑敏在上过这样的一课之后,有哪些收获和新的领悟?2、老师想借这篇文章送给同学们四个字“实事求是”,多朴素啊,朴素得宛如空气。但是孩子们,今后,无论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做到实事求是。
本文标题:自信第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6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