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关天茶舍精选文集-天涯社区
关天文集2005年卷第1页共515页关天茶舍精选文集2005年卷时评政论淮生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熊培云希特勒与良心替罪羊笑蜀教育政策调整的两个根本方向DingLin2(丁林)让丘吉尔先生说话吧统计局的维权有什么用哈奥威尔(滕彪)立场主义与道德主义王怡“中国教科书诉讼第一案”与受教育权冉云飞无趣是怎样炼成的:以几册语文教材为例邮差100传媒娱乐化与政治文明的现代意义笑蜀令人齿冷的“胜利”嘴脸羽戈贺卫方:一块引发雪崩的石子?李朝晖即将到来的城市内战?陈永苗中国教育的太政治和太不政治宣南雨争取人权是最大的爱国宋珏郑家栋事件与儒学研究的困境牛华麻辣烫驯化暴力以终止暴力循环易大旗“大长今”与端午争夺战熊培云虽自由无法言说之悖论孤云一个人的毁灭与一个国家的崛起之路一只郁郁寡欢的猪一个人的绝望还是一个阶层的绝望?王怡从物权到人权杨支柱反省捐助行为,改革捐助制度湘山居士刘涌、王斌余与陕北民企事件凯华人口大国的自由主义困境——拆迁及征地中的宪政难题3699(摩罗)巴金的精神遗产革命万岁王斌余案:争论与思考十年砍柴追求幸福的穷人互相伤害石勇-“请正视我们的存在!”十年砍柴不幸生在中国与惟有牺牲多壮志关天文集2005年卷第2页共515页学术观察陈永苗自由主义如何关心社会公正陈愚_2004:文化保守主义的抬头mrde(佟德志)民主革命失败的病理分析Cybebird民主政治的本体和方法石勇-在自由中寻求平等hamletreborn饮食文化视野下的中西方法理念羽戈“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似是guren论储安平《观察》时期的新闻思想冉云飞椎心伤神五十年:高考作文之我见Cybebird政治的和去政治的神学东海松伊拉克战争的法哲学原理思考海军-上将历史的抒情——美国的哲人王统计局的中国思想界的左右互搏之术邝海炎甘阳的“刺猬头”与“皇帝的新装”石勇-民工:叙述的“他者”与权利的“局外人”前身汉武帝儒学与未完成的现代性维舟试望故国文字改革的政治学守门老鹤(贺卫方)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人文随笔陈夏红杨兆龙:再回首已百年身景凯旋鲁迅:一个反权力的离群者黑心杀手(王小山)想起过街通道里的流浪歌唱家宁甫少儿文革《攻防战》许晖中国的柏林墙相似的你我(张晓波)赫尔岑:革命的先声卮言不可企及的爱欲整全——我读《会饮》西西弗一位吉尔吉斯世界主义知识分子欲海漱石生文革轶事——观赏死刑及其它十年砍柴苏三和佘祥林们的“贵人”是谁关天文集2005年卷第3页共515页预警者那只特立独行猪的几个结局局外人一主义和道行:1934年夏天的故事风中的卡卡驳两个顾准之说凯华为什么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悠久,就越腐朽?menghen英雄的天空肖雪慧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肖禾“语录体”文本的话语强权——以《论语》为例独狼一笑张中晓的死狄马狮子与秦政制冉云飞苦尽甘何在:1945年8月15日的成都关舰长法律就是国王——潘恩的宪政理念熊培云谁是新青年——我眼里的陈独秀与胡适仲达尴尬时代的精神谈资——读王小波wangxiao1117(王霄)改革成功的关键是统治者让渡权力脸渐红(郑溢涛)“戏国”的悲哀狄马道德筵宴中的孩子梁由之关于陈寅恪吾本山东人论亚历山大的征略端木赐香由斯大林调戏丘吉尔说起风雨读书楼(章立凡)“七君子案”与“西安事变”关系的历史疑云危舟施特劳斯的“歌声”影像阅读王怡民族主义的三重门陈永苗电影《苦恋》之后的宪政爱国主义朗废情感依附与暴政的绵羊曾慧生现代社会的救赎者——读《哈维尔文集》邝海炎从米奇尼克出发——读《通往公民社会》想到的巡夜人弗里德曼谈自由与政府millymolly寻找威廉·华莱士羽戈到底谁是专制的病人?丁巴达吉《黄河青山》,掩卷而思刘晨光《走向共和》:政治家的道德和共和国的根基关天文集2005年卷第4页共515页我是刘支书助理大变革时代领袖素质shidi冯妇作伥——读《李达评传》朱弦三叹眼见他起高墙,眼见他墙塌了崇拜摩罗走出民族主义的文化立场景凯旋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什么错访谈实录江登兴忧伤远行——青春忏悔录之一马甲都被占用了我所见的“读经运动”及我的思考蒂克伟南方周末未能刊发的两篇沙兰镇水灾报道tina2005美国工会,功能以及功过大厦里的农民乡镇之痛——一位党委书记的告白欲海漱石生回忆六、七十年的著作、文件、布告和电影附录冉云飞推荐《关天茶舍精选文集2006卷》关天文集2005年卷编辑组成员名单关天文集2005年卷第5页共515页时评政论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泛滥如潮的失业者与拒绝疏通的政府淮生一,中国失业者如潮水泛滥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中国底层人民是彻底溃败了。击溃他们的,是那些把持着底层人民命运的政策制订者,是这些锦衣玉食的人们在尽情享受富贵的同时淡忘了一点:底层人民也是要吃饭的;过分践踏底层人民的生存条件是危险的。中国的先人说民以食为天,谋生对人而言永远是第一位的事情。如果把中国的城市作为观察的窗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底层民众是如何乞食求生的,可以看到中国的失业者如汪洋如潮水的态势,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在中国城市生活的人们,总能在地铁旁、天桥上、过道里、马路边、街巷中、旅游点,看到这样一些人被称为“游商”的队伍:他们在兜售烤白薯、熟玉米、毛鸡蛋、羊肉串、袜子、窃听器、水果、花束、发票、盗版光盘、盗版书,总之在卖一切路人可能需要的东西;也有人在拾饮料瓶、废铁;有的迈进了不法行当,在偷井盖、盗电缆充当废品卖;还有人摆象棋残局、拿假金砖、假古董蒙骗钱财。这是些生活无着、想挣点小钱的人们以千奇百怪的手段筹钱,供家人食物、供孩子学费、供老人赡养。这个庞杂队伍的从业者年龄在七岁至七十岁;他们中有各种部位伤残的残疾人;他们在各种时节、各种气候环境下兜售——无论是多么酷热的盛夏、多么冰封的寒冬,无论中秋还是春节,都能看到他们不知疲倦、劳碌不歇的身影。所有的这些透视了一点:中国是一个失业人数异常庞大、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国家。由于中国是等级森严的国家,它的就业资源从来是按权势、按身份进行配置的。越是低等级的阶层——典型的如中国农民——越是得不到就业机会。但是不给他们就业机会,不等于他们自己就坐以待毙。农民中无地、或靠种地入不敷出、已经破产的那部分逾亿的人在得不到任何生存保障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流浪城市,充当着谋生游击队的主体。他们的数量逾亿。二,中国畸形的劳动分配态势在今天这样一个被国际法规范的世界,本来在劳动用工的领域容不得半点歧视。可是中国向来是孤立于世界通行的文明的准则之外的。中国一向把工农地位抬得很高,它境内发行的一种版本的一元纸币上有这样的图案:有开拖拉机的农民、和戴着头盔的炼钢工人在一起;关天文集2005年卷第6页共515页中共党旗的标符也把镰刀斧头架成一个图案,表达工农亲密的联盟关系。可实际上,该党执政中国后执行的政策,让拿镰刀、开拖拉机的农民在身份上永远没有获得拿斧头、炼钢铁的就职权利的,不承认在农民拥有择业自由。联想到三年前微软公司七名黑人员工状告微软公司涉嫌在就业上搞歧视索赔50亿美元的事情,联想到而不久前沃尔玛女员工以她们的薪酬平均比男性员工少5%为由告沃尔玛公司、沃尔玛立即支付她们上亿美元和解金的事例,都说明了:搞就业歧视是在文明社会里属于丑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可是在中国,比上面例子严重百倍的事在中国天天、时时、处处在发生。像以前“本市允许和限制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36个行业、103个工种”这样的充满隔离意味的法令连续许多年在北京发布、实施就是恶劣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会知道,那些抱怨遭到歧视的外国人实际上是多么幸福。今天,一个从农村来北京寻找工作机会的女孩,在太多的就业壁垒没有拆除的现实面前,她们通常只能到饭店作服务员、做家庭保姆一类劳动强度大、报酬低、城里人不愿干不屑干的工作,月人均收入300-400人民币;我曾首钢地区住过几年,知道一些情况。一个首钢的退休工人的退休金普遍达到1200元(未算医疗补助)。而我们知道,首钢是亏损严重的,工人在职的时候都没有创造什么财富,退休的时候钱从哪里来?只能是从别处转移过来,从包括被中国社会蔑称为“打工妹”、“打工崽”在内的低层人民劳动创造的财富里划拨而来。同样干的是不需要多少技巧的劳动,就因为身份低微,拿镰刀、锄头的人不能离开田野,去城市的钢厂当钳工、焊工,导致工人和农民的生存境状悬殊到“九天九地”(梁漱溟语)的地步。中国全局情况是:朝着黄土忙一年的农民,年终净收入是难以达到一千二的。同样是从事的简单工作,一个暮年的城市工人一月坐家所得,是一个在职保姆(农村人)辛劳一月收入的三、四倍,在工人没有过世的岁月这笔收入将一直领下去,这的确让人快乐。于是,城市退休工人的主要使命就是:活下去。靠锻炼与药物的方法争取尽可能长地活下去。他们追求长寿是应该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却是动辄想自杀、想了结人生的农村老人。这个值得城市人依恋的世道,农民却毫不依恋。不知道这样的差异是世界诸国间属不属孤例。只是这样城乡隔离的国情实在让人悲伤。三,中国劳工出境谋生之路被堵死中国失业者已呈潮水奔涌的态势,面对潮水需要做什么?需要疏导、需要开凿更多的沟渠。而为自己的国民出境谋生打开通道,是多个重要的分水渠之一。可是,这个渠道到今天依然是堵得死死的。想出境谋生的人民,他们面对的是难以逾越的出境门槛。是这样的现实导致了想出境的人只能以非正常的方式行事,这又导致偷渡者惨死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我一直怀疑,以蓄奴的方式把农民蓄在国门之内是不是政府的策略:因为一旦打开国关天文集2005年卷第7页共515页门,农民到国外谋生太容易的话,中国的境内劳工取之不尽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国内劳工价格将大幅飙升,城市阶层像现在这样以国际价格的110就能购买农民保姆的劳动、购买农民劳动的产品(如蔬菜)的局面将会终结,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特别是城市里中低收入阶层以现在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会乱起来。政府觉得这种人的乱比农民的怨言更可怕。奴工的大量流失会导致中国社会循环链条的断裂。避免这样的一幕出现符合中国肉食阶层的人群的利益。我总想起日本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子,当时日本面临着和今天中国的类似情况:农业人口占占国民的八九成,狭小的土地承载不了太多的农民,在人民就业困难失业严重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没有去把出国的门堵死,没有通过收取高额的出国手续费的方式不失时机地敲诈自己的国民一笔,而是恰恰相反,对出境的农民(国民)实施补贴政策,为想出国的国民大开方便之门。有资料说,曾在秘鲁当过总统的、日本人后裔藤森,当年他的农民父母坐船离开日本时,本来每个出境者需要支付越洋的交通费(坐船)400日元,可他们每人只支付总额的13,即134日圆;余下的23,由日本政府拨款补齐。这事虽小,但我很是为日本政府这样的举动所感动。中国的执政党编了很多歌曲说“党呀,亲爱的妈妈”、“祖国,母亲”什么的。我看到的是:两个互为相邻的两个“家庭”,在“孩子”要出远门时候的不同表现:儿行千里,面临不可测的凶险,日本政府扮演的是慈母,给即将远行的孩子“临行密密缝”,往儿女的行囊里塞点路费,默默期待孩子平安、顺利、幸福。可是中国政府的做法是完全相反,靠高收费获取暴利。比如官办的黑龙江国际工程公司,他们办理一个去韩国的合法的劳务输出的手续收费以前是2万多人民币,并一直在涨,2001年涨到6万多(是该年度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的20倍),不知道现在出国的买路钱涨到多少了。只是觉得中国这母亲心太狠了。总不忘刁难自己的孩子,非要逼到孩子上充满凶险的贼船(偷渡船),一船又一船地死。四,中国城市政府也是廉价劳工最主要的获益者在对待外省籍劳工的姿态上,我一直为许多中国城市地方政府的张狂和贪婪感到震惊、感到遗憾。中国搞“改革”二十多年来,农村来的劳工在流血流汗的情况下取得微薄报酬,居然常常要闹到以命相逼的地步才能得到。这是世所罕见的“冷酷的心”(外长李肇星语)。我做了简单计算:以建筑工为例,以现在平均不足千元的薪酬标准,一个城市政府对一个建筑工劳务的购买,相当于劳工每年向流入地政府缴纳了1万—5万人民币的税收。这么说有道理吗?有的——比如,同样的一项盖楼、修路工程,若不是雇佣中国农村来到劳工,而是雇佣韩国人、雇佣经
本文标题:关天茶舍精选文集-天涯社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6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