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二讲 印度宗教和文学1
印度宗教佛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但同时,佛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的影响。佛教•佛教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的复杂内容的综合体。•各国佛教流派都声称崇奉三件物事:佛、法、僧。这三者被称为佛教的三宝。佛教的三宝:佛、法、僧•佛指佛教的创始者、祖师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觉者”由梵语音译为浮屠,佛陀等,佛是佛陀的简称。法•何者为法?指释迦牟尼传授的教理,实际上是包括释迦牟尼以及后代学者所阐发的佛教教义,是教化、开悟众生的理论学说。•佛法分四种,即教法(指教典,佛教的全部典籍)、理法(教典中阐明的义理)、行法(修习和践行)、果法(指结果,修行圆满后的菩提、涅槃等圣果)。•佛法虽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其大纲是教、理、行、果四法。所谓“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就囊括了全部佛法。与教理行证相应,是佛教常说的信、解、行、证四法。•全部佛教学说,是论证人们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解脱论。•佛学应该是指戒、定、慧三学而言。佛教的追求•佛教追求人生和宇宙的真实,并认为佛教的智慧(般bo若re)才能真正认识真实。•归根结底,佛教探求人生的真实,是为了说明人为什么能成佛以及如何成佛的问题。佛教哲学派别•印度佛教以小乘有部(婆沙)、说经部、大乘的中观学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四大宗最为重要,哲学思想也最为丰富。大乘和小乘•小乘有部一般认为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里都有实体。•大乘(Mahayana)由于批判小乘(Hinayana)有部的思想而创立。大乘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实体,没有自性,是空的。甚至佛教徒的最高境界涅槃也是空的。这势必陷入理论与时间的矛盾:理论上宣扬涅槃是空的,实践上却一心追求解脱。有宗•大乘有宗反对空宗观点,肯定涅槃境界的存在,肯定一切现象都有最后的实体——识。此派正因主张识有,而名有宗,也称瑜伽行派。•空有二宗均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空宗:真空实有说。•有宗:内有外无说。认为众生有识或心,是内在的实存,至于外境,即客观世界是无,是空。传译•大乘空宗经典由鸠摩罗什等人传译。•有宗典籍经玄奘和弟子窥基传译,并创建了法相唯识宗。印度佛教的发展•兴起到衰落大致1500年。期间有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后来发展了小乘佛教乃至产生大乘佛教。•原始佛教:前六世纪至前四世纪中叶。•前四世纪中叶至1世纪,分裂为上座和大众二部,所为部派佛教阶段。•1世纪左右至七世纪为大乘佛教阶段。•七世纪后,大乘佛教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混合而成密教。•至13世纪初,佛教趋于衰落。佛教的人生哲学•四圣谛:苦、集、灭、道•苦:人生的苦痛•集:就是要探究苦的原因、根源•灭:追求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即Nirvana之寂灭•道:引向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正道,佛经和三藏•佛陀入灭后,第一个夏季,在阿阇世王的绝对保护下,五百阿罗汉会聚于王舍城七叶岩,以大迦叶为首,举行第一次结集。这时的法,即是经,由阿难诵出,律由优波离诵出。阿含经的渊源,即导源于此时。律与经为同一渊源,故其取材诸多相同。•三藏(BuddhismTripitaka)指佛经的经、律、论三部分(DoctrinalRecords,WritingsonDiscipline,andWritingsonmetaphysics)印度求法高僧•晋代法显•玄奘的中国风味《大唐西域记》玄奘的老师•义净与《南海寄归内法传》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佛教和印度教关系续•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丰富了印度的哲学思想。佛教的出现为印度教的过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为印度教的未来指出了宽阔的走向。续•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4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印度教的其他情况•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8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印度教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近代的印度教•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印度教的主神•印度教三大主神为毗湿奴(Vishnu)、湿婆(Shiva)和梵天(Brahma)•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S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印度教经典•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往世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印度史诗介绍•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薄伽梵歌续•印度教的前身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以四《吠陀》文献为主要的经典,由此延伸出《往世书》、《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宗教经典。经过公元后数百年,商羯罗等人的全新阐释,而形成了后来的印度教。印度教教义举例•轮回·转世·解脱·业·达摩·吠檀多·虚幻·素食主义印度教习俗:崇拜牛和恒河•牛被印度人看作是神的化身,受到人们的保护不被宰杀。牛被称作“如意牛”,也代表幸福吉祥;印度人使用牛粪来治疗皮肤病和一般的外伤,疗效非常好。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她孕育了印度的文明,人们称天河,每年的许多节日和祭典都在恒河河畔举行,小孩子的成人礼也需要恒河水来淋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在恒河中洗浴身体,人们希望通过圣水消除疲劳、驱除疾病、洗净身体的罪恶。又:耆那教概况•耆那教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耆那教创教者•耆那教(Jainism),始创人为笩駄摩那(Vardhamana,前599年—前527年),他早于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耆那教尊奉尊者大雄(Mahavira)笩駄摩那为第24代祖师(Tirthankar),也是最后一位祖师。根据耆那哲学所述,所有的祖师都是人类。但是,他们已经通过禅定训练和自我实现达到了完美或觉悟的状态——他们就是耆那的神。续•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Vardhamana)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jain)是由“jin”演变而来,其意为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耆那教的戒律•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耆那教认为,只有严格实行戒律,经过苦行修炼,才能清除旧业的束缚,就可达到“寂静”,灭其情欲,获得“解脱”。婆罗门教简介•婆罗门教(Brahmanism)是印度古代宗教,现在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因崇拜梵天及有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婆罗门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罗门(Brahman),刹帝利(Kshatriya),吠舍(Vaisya),首陀罗(Sudra)。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刹帝利:贵族和战士。吠舍:农夫和客商。首陀罗:(最低的)农奴和奴隶。婆罗门教的历史发展•起源于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和婆罗门教的关系•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本文标题:第二讲 印度宗教和文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6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