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1目录一、总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2.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1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18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85.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33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36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428.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519.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52二、培养计划管理10.培养计划管理条例………………………………………………………6111.关于制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65三、教学运行管理(一)通则12.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章程………………………………………………71(二)教务管理13.编制教学执行计划的规定………………………………………………7314.学生选课管理办法………………………………………………………7515.本科生辅修第二专业管理办法…………………………………………7916.第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8117.关于排调课的规定………………………………………………………8418.教室使用管理办法………………………………………………………86(三)学籍管理19.学分制实施条例…………………………………………………………8820.本科学生管理规定(修订)……………………………………………9221.本科学生注册工作管理办法……………………………………………10022.本科学生跨校修读课程管理办法………………………………………10223.学生证、校徽管理办法…………………………………………………10324.学士学位授予办法(修订)……………………………………………10425.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106目录2(四)考务管理26.课程考核管理办法………………………………………………………10927.课程补考管理办法………………………………………………………11728.学生缓考管理办法………………………………………………………11829.考场规则…………………………………………………………………11930.学生考试违规认定和处理办法…………………………………………12031.学生申请查卷、更改成绩管理规定……………………………………12232.全国外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管理办法………………………12333.专科升本科招生考试管理规定…………………………………………12534.关于贯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的决定…………………………………………………………………12835.学生军训规范……………………………………………………………136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管理(一)专业建设管理36.专业建设管理条例………………………………………………………14337.申办新专业规定…………………………………………………………14938.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15139.重点专业建设管理条例…………………………………………………15440.示范性专业建设管理条例………………………………………………162(二)课程建设管理41.课程建设管理条例………………………………………………………18042.关于制订教学大纲的原则规定…………………………………………18943.关于教师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暂行规定…………………………………19244.关于推进双语教学的有关规定…………………………………………19645.多媒体教学暂行规定……………………………………………………198(三)教材建设管理46.关于教材建设的规定……………………………………………………20147.关于教材选用与供应的规定……………………………………………20448.教材建设立项及管理办法………………………………………………20749.优秀教材评选及奖励办法………………………………………………20950.自编讲义管理办法………………………………………………………21151.自编实践教学指导书管理办法…………………………………………21352.教材评价制度……………………………………………………………214目录3(四)实践教学管理53.实验教学工作规程………………………………………………………21554.实验室工作条例…………………………………………………………2195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试行)………………………………22556.本科实习教学工作管理条例……………………………………………22757.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管理条例…………………………………………23358.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23659.综合教育(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实施细则(试行)……………239五、教学质量管理(一)通则60.实施两级教学管理办法…………………………………………………24961.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管理实施办法……………………………………254(二)日常教学质量监控62.教学检查实施办法………………………………………………………25563.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25964.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26165.学生评教管理办法………………………………………………………26366.教师评学实施办法………………………………………………………26567.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试行)……………………………………26668.教师教学日历管理办法…………………………………………………27269.领导听课制度……………………………………………………………27370.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效果奖评选办法……………………………………27571.教学名师评选办法………………………………………………………278(三)周期性教学质量评价72.教学单位教学管理水平评价办法………………………………………2817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28574.专业水平评价办法(试行)………………………………………………289六、档案管理75.教学档案管理办法………………………………………………………295七、教师教学工作管理76.教师教学工作规范………………………………………………………30177.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307八、教学管理工作职责目录478.教务处工作职责…………………………………………………………31179.院(系、部)教学、实验院长(主任)工作职责……………………31280.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31381.院(系、部)教学秘书与教务员岗位设置与职责……………………315九、教学研究与改革82.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31983.教学改革立项与教改基金使用管理办法………………………………321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章程7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章程辽宁工大发[2005]11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满足我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教学改革的各项举措,促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我校的发展目标,学校设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在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咨询、指导、审议、评审和监督的机构。各教学单位设教学工作指导分委员会,在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第二章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组织第三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秘书长1人,委员若干人。主任由校长或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主任由主任提名,秘书长由教务处处长担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组成名单由校长办公会通过。第四条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专项工作委员会。第五条各教学单位推荐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1名,由主管教学的院长(主任)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责任心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第六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教学工作指导分委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四年。因特殊情况出现委员缺额时,由相关单位提出增补意见,经校长办公会通过。第七条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在教务处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第八条教学工作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原则上由教学单位主管领导或主管教学领导担任,设副主任1人,委员5—7人。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章程72第三章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第九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如下:(一)讨论、审议学校制定的教学方面的重要政策、规定、方案等法规性文件。(二)审议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三)审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四)评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并推荐上一级奖励的教学研究成果项目。(五)接受校长的委托,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报告,督导全校教学工作。(六)其他教学方面的工作。第四章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原则第十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评审或决定某项事宜时,在各委员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分委会的组织及工作职责参照本章程。第十二条本章程解释权在教务处。编制教学执行计划的规定7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编制教学执行计划的规定教字[2005]29号教学执行计划是教学基本文件之一,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学期的具体执行文件,各教学单位应高度重视学期教学执行计划的制定工作。教学执行计划的制定必须以培养计划为依据,在工作安排中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正确处理教学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同时必须体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制定本办法。第一条经审核批准执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要稳定一个时期(至少一个教学周期),不准做大的变动。但在执行过程中若有需要个别调整的,必须在计划执行的前一学期第二周前提出。填写《培养计划调整申请表》(一式三份),论证调整的必要性,给出调整方案,并注明是改动教学计划还是调整下一学期的执行计划,申请表必须由教学单位院长(主任)签字,经教务处审核后报主管校长审批。调整方案涉及到其他教学单位或教学环节的,应由提出调整的单位负责联系处理,教务处予以必要协调。其他时间教务处原则上不再受理培养计划的调整事宜。第二条每学期的第二周,教务处公布下一学期教学执行计划,各院、系要根据教学计划认真进行核对,于第四周前将核对后的执行计划返回教务处进行复核和审批。教学执行计划复审后一般不允许有任何改动。第三条公共基础课要求调整教学计划时,必须与有关院系协商,意见达成一致后,由有关院系填写教学计划变动申请表,批准后在下学期执行。第四条为其他院系承担课程的教研室或系部要求课程变动时,由任课教师所在教研室向有关院系提出申请,经有关院系同意后,由有关院系填写教学计划变动申请表,批准后在下学期执行。第五条变动后的教学计划,由教务处负责备案并将批件转给有关教学单位编制教学执行计划的规定74及其他相关单位。第六条未经教务处批准,各教学单位不得擅自变动教学执行计划。第七条教学执行计划中所列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学校规定各教学单位及有关部门必须完成的教学基本任务。承担这些任务的各教学单位及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提供条件,保证完成,不得以任何借口影响教学工作。第八条本办法解释权归教务处。学生选课管理办法7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选课管理办法教字[2005]30号第一条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之一,为了保证选课的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学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在“教
本文标题:辽工大学生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72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