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XXXX年自考《劳动法》劳动法律关系重点
LOGO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内容】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的重要范畴,是劳动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通过本章学习,对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特征能够扎实地掌握。劳动法律关系在劳动法中的地位、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劳动法律事实。【重点与难点】重点:劳动法律关系在劳动法中的地位;劳动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难点:劳动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劳动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配置特点。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专题一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专题二劳动者基本权利专题三劳动者基本义务LOGO专题一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专题一劳动法律关系概述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概述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第三节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第四节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五节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Companyname引言:法律关系体系•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的客观的情况和现状。法律事实•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法律权利,法律允许主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法律义务,~~要求和许可权利义务•违反法定的权利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责任Companyname引言:法律关系体系一、法律关系概念和性质(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指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法律关系的性质1.法律关系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是人们按照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建立的前提;(2)只有经过实际的法律调整后法律关系才能形成;(3)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人们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形成的特定关系,具有合法性。2.法律关系具有意志性(1)法律关系体现着国家的意志;(2)很多法律关系也体现着法律关系参加人的意志。3.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特定的主体和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就不存在法律关系。Companyname引言:法律关系体系法律关系之构成自然人:自然状态下出生的人。享有一切人身、财产权利主体法人:与自然人相对的法律拟制人。享有财产权利其他组织:个人合伙、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三字企业物权法律关系:物债权法律关系:行为客体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智慧成果人身权法律关系:人身利益内容权利义务责任Companyname、2012年1月11日,张二娃欠李四1万元,于是写下欠条“本人张二娃,欠李四1万元,待找到工作拿到工资之时10日内,首先如数归还李四1万元,愿以自家苹果iphone5一台、苹果ipad4,苹果电脑一台为抵押。”2、2012年4月,受某A公司聘用,从事走私苹果系列产品到大陆活动,当月得到工资5千。后由于海关查获走私犯罪严格,而决定从公司辞职,侥幸其走私互动未被公安机关查获。3、2012年11月1日,张二娃参加招聘会,竞聘某外企M公司销售经理,获聘,月薪5千。于2012年11月11日与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Companyname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1.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联系:(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2)劳动法律关系在形成后给劳动关系以积极的影响,使劳动关系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与不断完善。(3)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在指引、调整劳动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统一。Companyname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区别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意志属性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是思想意志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形成前提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之中。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之内。主要内容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双方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法定的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调整范围范围大。只有经过劳动刚发了规范所承认的劳动关系才能够构成劳动法律关系法律效果不具有具有。劳动法律关系的成立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和条件为构成要件。关系范畴内容范畴形式范畴Companyname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回顾)1、根据用人单位的性质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2、根据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否具有涉外因素国内劳动法律关系、涉外劳动法律关系3、根据劳动法律关系表现形式典型性劳动法律关系、非典型性劳动法律关系Companyname回顾:劳动关系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关系可进行多种分类。特别应注意:(1)以工作时间划分的全日制劳动关系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2)以劳动组织过程划分的典型劳动关系与非典型劳动关系;(3)以传统与非传统劳动关系划分的正规劳动关系与非正规劳动关系(借调、试用、中止、劳动派遣)之区分意义。教材上的分类标准:P69Companyname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三、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回顾)(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的特定性。(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交错共存特点。★(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四)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关系的一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五)劳动法律关系是围绕劳动者的保护展开的。Companyname回顾:劳动关系的特点(一)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二)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中。(三)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属性。(四)劳动关系具有平等关系与隶属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Companyname对比:法律关系图(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例)民事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关系的区别,体现在两者的性质和产生的法律依据和前提条件以及内容均不相同。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既不是另一方当事人的职工,也不能享受该单位职工的权利和承担义务。1、民事法律是平等的民事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体现的是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多样性,主要体现为财物和行为;而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则是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Companyname真题链接Companyname简答题【06.4.36】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08.7.35】简述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论述题【04.4.38】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特征:1)它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2)它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3)具有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特征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要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Companyname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的联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客观依据。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在劳动关系之上,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变现形式。没有劳动关系,就不会有劳动法律关系的出现,劳动法律关系正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的直接后果。劳动法律关系对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劳动法律关系并不是仅仅消极地反映来的关系,国家可以通过劳动法律规范这一媒介对现实的劳动关系施加积极的影响(如引导、矫正、协调现实的劳动关系),从而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Companyname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的区别前提条件不同。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为前提,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以调整这一关系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每一个具体的劳动关系之所以成为劳动法律关系,必定有规定和调整这一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否则,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客观事实,不可能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内容不同。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运用为内容,劳动法律关系则以当事人之间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也就是说当事人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力,并且拿到用人单位所付报酬,就形成了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介于这之上,当事人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规定,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不一定产生了劳动关系就一定产生了劳动法律关系。性质不同。劳动关系是社会产生关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物质社会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一种意志社会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Companyname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实际:一个公民被某一个用人单位考核录用,此人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力。用人单位给予此人薪资报酬,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劳动关系。双方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依据该劳动合同,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享有领取劳动报酬、获得劳动保护、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等权利,负有忠实于雇主、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遵守劳动规章制度等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则享有分配生产和工作任务、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等权利,负有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保护条件、为劳动者办理及缴纳社会保险等义务。这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建立起来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一种劳动法律关系。Companyname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一、劳动者(一)劳动者的法律含义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劳动者是依照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在我国法上的通常称谓,其他称谓如“职工”、“职员”、“工人”等。Companyname一、劳动者(二)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指公民(自然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基本资格。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者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劳动者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前提条件。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劳动个法律关系,实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它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基础条件。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满足条件:1、达到法定年龄;2、具有劳动能力。Companyname一、劳动者(三)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同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不同,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施。3、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要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
本文标题:XXXX年自考《劳动法》劳动法律关系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