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送别诗
送别诗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内容、情感、手法一、概念解读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二、基本特征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常用意象:柳、水、酒、月、泪、云、南浦、灞桥、长亭古道。常见感情:或依依难舍、缠绵伤怀、或相期祝福、感奋励志;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常见风格:语深情切、或缠绵哀感、或洒脱旷放。三、思想情感①表达的是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②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激励和关心。③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志。④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劝慰警示之意。四、常用意象一、习俗类意象1.折柳惜别2.饮酒饯别3.唱歌送别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折柳送别《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离别多。《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罟(gǔ)师:船夫。临圻(qí):地名。折柳送别美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饮酒饯别《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唱歌送别《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二、时空类意象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傍晚”等时间意象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月夜”等时间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春”、“秋”等时间意象“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劳劳亭歌》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谢亭》李白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灞陵行送别》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莽苍、辽阔、苍凉、朦胧、荒凉、凄清、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深远、幽远、幽静、宁谧、繁丽、热烈、高昂、空灵、幽美、繁华、常用意境五、鉴赏时应注意的问题鉴赏送别诗应注意三个方面:抓意象、品词句、析手法。①抓意象是指在赏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送别诗中常见的诗词意象。古人由于风俗习惯和文人墨客的喜好常常借助一些意象来表情达意。比如“柳”这个意象,因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同时,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抓好意象对于赏析送别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②品词句是指要品味关键词句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古人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品味关键词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主旨。五、鉴赏时应注意的问题③析手法是指要分析诗人为表达情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由于诗歌篇幅短小,古人为凸显主旨往往采用一些艺术技巧来表达。送别诗中常见的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想象、虚实相生等。五、鉴赏时应注意的问题六、名家作品鉴赏【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设题: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杨柳春”、“杨花”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参考答案【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设题:有人说首句的“连”“入”用的好,好在哪里?六、名家作品鉴赏答案:“连”,是“连接”的意思;“入”是指“进入”。“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参考答案七、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问题。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境界?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3分)(3)“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参考答案(1)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景1分),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境2分)。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情2分)。(2)尾联是说友人归去当及新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去。(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此联一方面表现了诗人的自伤怅惘之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念友之情(或因友人归去逢新年的欣慰之情)(情感,2分)。(3)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情感,2分)。想象(1分)。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问题。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请用几个词语概括这首诗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犹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更好?为什么?(5分)七、专项练习(1)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2)“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参考答案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4分)(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4分)七、专项练习(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参考答案4.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送魏二》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写之景有何不同?(2)试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作者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否相同。七、专项练习(1)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2)《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清新乐观的色彩。参考答案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七、专项练习(1)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2)答: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参考答案再见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送别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9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