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民主与陀螺---俞可平作者介绍内容简介主要观点个人感想目录作者介绍俞可平,男,1959年出生,政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哲学和政治学双科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政治学者。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全球化、治理与善治、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等。并出版有《政治与政治学》、《民主是个好东西》、《让民主造福中国》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与好评。在国内国际的相关领域研究中树立了自己的旗帜与地位。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收集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在政治学方面的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择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诸如国家主权、公民社会、治理、善治、全球治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远程民主与协商民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政治评价——进行了重点阐述。本书围绕民主治理这一主题,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后,分政治与政治学、西方政治哲学、治理与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公民社会、传统与现代化和中国政治等8个专题进行具体阐述:从政治学原理到现实政治发展,从中国政治改革到世界政府创新,从全球化到现代化,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又不乏现实的生动性。治理与善治俞可平教授是国内善治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他较早地在国内引入和发展了西方学者提出的治理与善治理论。作者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利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主要观点治理与善治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政治强制力,它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为了克服治理的局限性,就有必要实施“良好的治理”或“善治”。善治,概括地说,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也是政府创新的一个直接目标。政府创新政府创新,就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政府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对政府公共部门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政府创新除了具有创造性、学习性、自觉性、系统性等一般特征之外,它还具有公共性、全局性和政治性。政府创新,从表面上说来源于政府官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但从根本上说,政府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因为任何国家要顺应人类政治进步的历史潮流,就必然要根据时代的政治要求对其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政府创新要有效地推进政府创新,实行善政,就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处理好四重关系,即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与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与改善政府服务质量的关系。保持政府政策连续性与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因为一个良好的现代政府不仅应当是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而且应当是民主、文明和创新的政府。政府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变执政方式,要从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人治走向法治;从集权走向分权;从统治走向治理。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一个国家要实现善治,首先要必须实现善政。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必须努力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做到科学、学术、研究无禁区;充分发扬民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有效的奖励政策,鼓励创新行为;制定适当的创新计划,引导和规范创新活动。政府是社会进步的火车头,政府应成为创新的表率。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民主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可以称之为“增量民主”。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将与经济发展一样,遵循增量发展或增量民主的道路,不可能发生整体的突破性改革,但是某些领域将不时会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增量民主就是在对现有的制度不做大幅度改动下,建立一些新的民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阻力较小,且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行党代表大会的任期制等,都反映出中央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作者同时认为,增量民主具有以下特征:1必须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2在已有的政治和法律框架上,政治改革应该创造新的增量,扩大资源储备。3政治改革应该是逐步的、稳定的。4增量民主是在不危害公民现有的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5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应该成为政治改革过程中的焦点。6增量民主需要有秩序的民主。7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的动态政治稳定机制。8民主建设还要依靠法制建设,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增量民主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一种策略,重在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稳定地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并且这些政治的进步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加以评测。根据民主和善治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的一套评估标准。包括法治、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透明度、民间组织状况等方面(P321-32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先稳定后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才有意义。民主的运转除了需要相应的程序和机制外,它也像陀螺一样还需要推动力和技巧。陀螺不抽不转,民主政治若没有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员去推动,也不会自动运行。”这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主运行的基本条件:人民和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抛去这二者,民主只能是“伪民主”。个人感想此外,他还着重阐述了另一个关键词:治理善治、政府创新、全球化以及公民社会,都是在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作者认为,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但是由于它无法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也存在失效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善治,它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最佳状态。个人感想谢谢大家管淦
本文标题:民主与陀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1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