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法律文书写作主讲人:•课程的意义•课程简介:32课时,考试课•教学模式:概念、案例教学•参考资料:•马宏俊主编:《法律文书写作与训练》,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卓朝君邓晓静编写:《法律文书学》,2004年版。•宁致远编写:《法律文书学》,法大2003年版。•陈卫东、刘计划编著:《法律文书写作》(第二版)2009年人民大学版。•网站:中国法院网•北大法律信息网•火焰山法律网•其他网站•课程的体系:•一、法律文书总论•二、法律文书分论•(一)侦查文书•(二)检察文书•(三)法院文书•(四)律师文书•(五)公证文书•(六)其他文书•一般公民常用的•仲裁文书•国家赔偿•听证•单位•其他机关用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类别主要内容:一、法律文书概念、种类二、法律文书的制作主体、适用范围三、法律文书的特点四、作用五、指导思想一、法律文书的概念•概念: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或称非诉讼法律事务)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简单的说:就是法律事务的参与者处理法律事务形成的文书。二、法律文书的种类(一)制作主体分类1、司法机关:公安、检察院、法院、监狱、未成年人管教所等。另外国家各机关及授权组织2、法律服务、处理专门组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消费者协会等专门组织。3、当事人:与诉讼案件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4、诉讼参与人:依法参加到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中的证人、鉴定人、代理人、翻译人员等。•(二)适用范围分类•诉讼类文书、非诉讼类文书•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如: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和仲裁、公证、调解及工商、税务等各类登记事项等诉讼活动以外的法律事务。三、法律文书的特点•(一)制作的合法性•指制作法律文书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特别是诉讼法的规定,按照不同的文种、要求和时限进行制作。•制作依据:实体法、程序法、法规和规章、相关机关或部门发布的有关文件或文书样本格式,如最高人民法院制发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二)形式的程式性•程式即一定的格式。既体现公文的庄严凝重的风格,也给制作者提供了制作文书的规范。•1、结构固定化首部:制作机关、文件名称、编号当事人等基本情况主体:案由、审理经过等案情事实;处理(请求)理由处理(请求)意;交代有关事项尾部:签署、日期、用印附注说明2、用语成文化指自己的时候用“我”•(三)内容的法定性•内容的法定性,这是由法律文书自身的专业特点所要求的,也是有别于其他文章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事人部分•事实部分,要根据叙述事实的一般规律把应写明的事实要素叙述清楚。重要的法律文书还要求写明足以证明事实的证据。•理由部分,要按照说理的一般规律,通过阐明道理而把理由的要素写清楚。•意见部分,要严格按法律提供意见或裁决。•“法官后语”:“金钱无法代替感情,摒弃前嫌、真诚以待、重修亲情是本案当事人及原告子女今后应深思的问题,也是需共同努力的目标。”•正方:法官在“后语”中凝聚良苦用心。“法官后语”这种做法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长期普遍存在,香港特区也有采用。•反方:判决书不应加入法官的个人感情色彩•个人认为:•(四)语言的精确性表述准确无误,语言解释单一性。•当事人情况,准确•事实部分,真实、确凿•理由部分,有法可依•处理或请求意见部分,明确具体、切实恰当•还欠款1万元。•(五)使用的实效性•这是法律文书生命力之所在。•19世纪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对“马伯利诉麦迪逊案”的著名判决,历史性地确立了违宪审查制度,宣告法院对法律乃至宪法拥有毋庸置疑的司法审查权,这一判决堪称美国乃至人类宪政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经典判例。四、法律文书的作用•(一)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二)进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三)有关法律活动的忠实记录•(四)综合考核干部的重要尺度五、制作法律文书的指导思想•1、尊重客观事实。•2、严守国家法律。•3、制作态度认真。•4、文书程式规范。•5、制作迅速及时。第二节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一、遵循格式,写全事项•1、遵循一定格式:法律文书属于格式化的文书,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分为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2、事项完备齐全:法律文书中多数都有要求具体写明的有关事项,都必须把案情事实的基本要素记写清楚、完备。第二节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二、主旨鲜明,阐述精当•整个文书的写作都以明确的写作目的为核心,而且还要在文书中突出该文的中心意思。做到:言简意赅、表达确切。•1、主旨应明确:制作法律文书必须有明确的主旨“。旨”是文书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是一篇文书的灵魂。•2、取材要精确:取材,对案件的材料加以选择和组织。“材料”是用以说明文书主旨的支柱、根基,须做到主旨和材料完全统一,即观点和材料统一。第二节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三、叙事清楚,材料真实•制作法律文书必须写清楚案情事实,因为案情事实是制作文书的基础。•1.事实要素,全面清楚。•2.关键情节,详细具体。•3.时间数量,准确无误。•4.因果关系,论述清楚。•5.选择材料,把握主旨。•6.叙述事实,平实有序。第二节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四、依法说理,折服有力•理由是法律文书的灵魂,要运用证据,揭示案情,依法论理,切中要害。•依靠合法收集的证据,认定事实。即认定事实的理由阐述充分。•论证适用法律的理由,它是作出裁判、处理或提出请求法律保护的根本依据。第二节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说理应当充分:第一,要注意事理分析。第二,要针对案情说理。第三,说理要前后保持一致,逻辑严密,结论正确。•1、列举事实,证据确凿•2、分析事理,依法为据•3、提案引法,依法论理•4、前后照应,统领全文第二节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五、语言精确,朴实庄重•1、表意精确,解释单一。•2、法言法语,言简意赅。(流质条款)将描述犯罪嫌疑人常用的“狗急跳墙”、“丧心病狂”、“窜入”等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法言法语”禁用•3、文风朴实,格调庄重。•4、语言规范,语句规整。•5、褒贬恰切,爱憎分明。•6、语言诸忌,竭力避免。•古代判词:•1、•有一年少寡妇,欲想再嫁人,就去求助一位秀才。秀才问明缘由后便替她写了一状纸,让她呈于县官。状纸上写道:“十五嫁、十六寡,公鳏、叔大,花少叶、叶缺花,嫁乎?不嫁?”县官看罢状词,无话多说,即提朱笔在状纸上圈判一了个大字“嫁!”•翁壮叔大,瓜田李下,该嫁不该嫁?”县官立批:“嫁!嫁!嫁!”•2、•明代宗室宸濠,世袭封为宁王。宁王府里养有一只鹤,为皇帝所赐。一日,府里仆役带鹤上街逛游,不慎被民家一狗咬伤。仆役仗势欺人,到知府衙门告状,状词上写着:鹤带金牌,系出御赐。知府接状,挥笔判曰: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判词精妙在理,仆役败兴而回。第二节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六、选择恰当的记叙方法•1、自然顺序法。•2、突出主罪法。•3、突出主犯法。•4、综合归纳法。•5、纵横交错法。第二章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主要内容:一、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概念、样本、特点、类型、基本要求二、立案方面的文书三、律师参与文书四、强制措施文书五、调查取证文书六、案件终结文书第一节概述•一、公安机关刑事文书的概念•(一)概念: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的侦查文书,即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依法制作或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是在立案、侦查、执行阶段,由公安机关依法制作的文书。•二、格式样本•1987年3月制订实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所适用法律文书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作了原则规定。•1989年又制发了《预审文书格式(样本)》共7类46种。•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公安部于1997年1月又颁布了新的《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格式(样本)》。•2002年公安部印发的《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格式(2002版)》•三、特点•1.法律的约束性:文书制作受法律、法规制约;文书对侦查和羁押看管起制约作用。•2.制作的规范性:要求法律观点准确、规格有矩、文字精当。•3.适用的特定性:只对所审理案件涉及的单位、个人和被羁押、监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产生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四、侦查文书的分类•按照侦查办案诉讼程序方法,可分为7类•1、立案、破案类•报警登记表、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立案报告书、立案决定书、破案报告书、销案报告书,等等•2、管辖、回避类•指定管辖决定书、回避决定书、驳回申请回避决定书,等等•3、律师介入类•涉密案件聘请律师申请表、涉密案件聘请律师决定书、会见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表、准予会见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决定书、通知书、安排律师会见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书,等等•4、强制措施类•呈请拘传报告书、拘传证、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取保候审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取保候审保证书、收取保证金通知书、责令具结悔过决定书、对保证人罚款决定书、呈请监视居住报告书、监视居住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呈请拘留报告书、拘留证、呈请延长拘留期限报告书、延长拘留期限通知书、提请批准逮捕书、逮捕证、逮捕通知书、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通知书、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等等•5.调查取证类•传唤通知书、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提讯证、在押人员体表检查表、讯问笔录、询问通知书、询问笔录、未成年证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场勘查笔录、解剖尸体通知书、检查笔录、复验复查笔录、侦查实验笔录、搜查证、搜查笔录、调取证据通知、调取证据清单、扣押物品、文件清单、处理物品、文件清单、发还物品、文件清单、扣押通知书、解除扣押通知书、查询存款/汇款通知书、冻结解除冻结存款/汇款通知、鉴定骋请书、鉴定结论通知书、辨认笔录、通缉令、关于撤销、办案协作函,等等•6.侦查终结类•案件终结报告书、起诉意见书、补充侦查报告书、不起诉《要求复议意见节》、不起诉《提请复核意见书》7、看守、执行文书•健康检查笔录、换押证、羁押期限届满通知书、释放通知书、释放证明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罪犯保外就医征求意见书、保外就医保证书、暂矛监外执行决定书、暂予监外执行监督考察通知书、提请减刑审批表、提请减刑建议书、提请假释审批表、死亡通知书。五、侦查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一)内容要真实•1.侦查文书涉及的有关人员基本情况要真实。•2.侦查文书所列举的事实必须真实。•3.侦查文书所列举的证据必须真实。•(二)时间要及时•(三)格式要规范第二节刑事案件立案方面文书•一、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一)法律依据•《公安机关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作为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原始材料,并妥善保管、存档备查。•(二)发生的阶段•报警处理后,作出的,立案之前•《接受刑事案件回执单》(附后)交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查询立案情况的,应当随时告知。•对依法不予立案的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依法应当移送其他机关管辖的,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交通不便的地区,送达通知书的期限可延长至15日。•(三)格式、内容•见附件•二、立案报告书•(一)概念: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在对接到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后,决定对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立案时制作的报请领导审批决定是否立案侦查的文书。•(二)立案报告书制作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实践中,对于案情复杂的重大、特大刑事案件要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如重大、恶性的刑事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和涉外刑事案件,应由发案地公安机关制作立案报告书,报送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其他一般刑事案件,填写《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本文标题:法律文书写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2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