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布朗、佤、德昂等百濮(南亚)族系民族及其民俗文化
云南民族民俗文化一、云南民族民俗文化概念二、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特点三、云南民族的五大族系一、云南民族民俗文化概念云南民族民俗文化就是云南的各少数民族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生产中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云南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有物质生产方面的习俗,包括农耕、狩猎和渔业民俗;有日常生活民俗,包括衣、食、住、行民俗;有节日民俗;有人生礼仪民俗;还有信仰民俗等。二、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特点•多样性•全民性(民族性)•自然性•古朴性•神秘性二、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1多样性。不仅指云南民族习俗内容的丰富多彩,更指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文化。一方面,这些文化由于交流共处的关系,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一方面,不同的民族还表现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习俗。从大处来说,山地民族的习俗不同于坝区民族的民俗。二、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2全民性(民族性)。指一般是全民族共享的。这一特点是与云南民族社会的分化程度较低相一致的。在云南的民族中,虽也有贫富之别,但总体看差距并不很大,其社会传承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或相应的习俗也就没有产生大的分化。同时,云南各民族的民俗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云南不同时期,各个民族在思想观念,心理状态方面的某些特征。二、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3自然性。表现在云南民族习俗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是云南各民族长期与自然共处,认识自然,亲善自然,利用依赖自然的智慧结晶。无论是崇山峻岭中的哈尼梯田,还是奔腾的独龙江上的藤桥溜索,或是民族兄弟餐饮习俗中那些山茅野菜,其纯朴自然的特点昭然若揭。二、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4古朴性。云南的民俗尽管产生的时间有长短,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尽管有些民俗民风已经不在具有最初的狭隘形态,但总会保留着某些古老的遗风,有的还可以回溯到人类的初期。布依族“戴假壳”实际上是古老的“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的产物。傣族、彝族、瑶族、景颇族抢婚是人类从群体婚向个体婚过渡时的遗风。二、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5神秘性。在云南民俗的行为中,不少事项带有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感觉,使人的心理受到一定的威慑,不得不信,不得不敬。这大多表现在对图腾的崇拜上,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上和进行消灾避难的巫术活动中。三、云南民族的五大族系1.布朗、佤、德昂等百濮(南亚)族系民族及其民俗文化特征2.彝、白、纳西、哈尼、藏、景颇等13个氐羌族系民族及其民俗文化特征3.壮、傣、布依、水等百越族系民族及其民俗文化特征4.苗、瑶等苗瑶族系民族及其民俗文化特征5.回、蒙古、克木人等属其他民族及其民俗文化特征三、布朗、佤、德昂等百濮(南亚)族系民族及其民俗文化●布朗族布朗族在云南有11.3万人,主要居住在勐海县的布朗山以及西定和巴达等山区。布朗族是古代“闽濮”的后裔,各地自称略有区别,双江、云县、墨江称“阿瓦”、“阿娃”;西双版纳称“布朗”。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傣文和汉文。饮食:布朗族喜爱吃酸笋、酸菜、酸肉之类的食物。男女都吸草烟,妇女爱嚼槟榔。服饰:男子穿对襟短衣,下穿黑蓝色肥腿长裤,有纹身习俗。西双版纳布朗族妇女上穿紧身衣,下穿筒裙,喜戴耳环、项圈、手镯等,用白布包头。婚姻:布朗族在临沧地区实行比较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在西双版纳和澜沧县糯福等地一般实行氏族外婚,在西双版纳山区的布朗人盛行随妻居的习俗。宗教信仰:布朗人都信奉原始宗教,认为人间的生产生活、祸、福、安、危都是鬼神主宰,一切自然都有鬼和神灵。现在,各地布朗族都已先后接受了傣族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每年都有祭“龙树”的活动。禁忌:妇女不能进佛寺,不能站在佛爷的面前说话。不准从火塘上跨过,不准用脚蹬火塘三脚架、在三脚架上放置鞋袜、衣裤,靠近火塘里侧的一根中柱不许触动。节日:关门节●佤族佤族在云南有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为“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佤族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饮食: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服饰: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婚姻:佤族的婚恋比较自由,有“串姑娘”(即谈恋爱)的习俗,小伙子到了十七、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串姑娘”了。但佤族的“串姑娘”多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且此“串姑娘”的活动,多以男子主动。•宗教信仰:佤族人以原始宗教为主,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过去佤族信仰多神,对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广泛,尤其是西盟佤族。这主要因为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佤族生产力极其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又无法摆脱自然和疾病带来的灾难,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禁忌:佤族赶街时不得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踩别人的脚后跟,不能跨过火塘,不能坐在门槛上,不能把未干的树带进家里。•节日:狂欢节、望、斋(新米节)、比牙、木鼓节等。●德昂族德昂族在云南有1.9万人,主要聚居在芒市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少数散居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德昂”旧称“崩龙”。其先民与现今佤、布朗等族同属汉晋时“闽濮”一支。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德昂”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内部又分为三种方言。本民族没有文字。因长期与汉、傣、景颇等民族相处,多通傣语、汉语或景颇语,使用汉文、傣文。•饮食:德昂族以大米为主食,均以蒸焖而食,擅长使用煮、炖、拌、舂等技法制作各种粮食制品,酸、甜、苦、辣、麻各味都喜欢吃。•服饰:德昂族的不同支系或信仰佛教的不同教派有所区别。佛教“别列”教派和“梁”派妇女不留发,均剃光头,裹青、黑布包头,穿黑对襟上衣。男子有纹身习俗,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裤子短而宽大,德昂族分为“若买”、“布雷”、“凉”三个支系,据妇女筒裙花色不同,分别被称为“黑德昂”、“红德昂”、“话德昂”。•婚姻: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比较盛行。•宗教信仰:德昂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老幼皆然,绝大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佛爷和小和尚。僧侣的生活,出宗教节日群众的布施之外,平时都是由全寨人轮流供应•禁忌:忌从三脚架上跨过,忌用脚蹬火塘,禁止在竹楼内大声喧哗、唱歌,忌讳排摸德昂族男性肩头。•节日:主要节日与傣、布朗、佤族相同,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
本文标题:布朗、佤、德昂等百濮(南亚)族系民族及其民俗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2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