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关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划分有争议,以前常常不分,“后什么现代还主义”。区别特征和实质都不同,但是现在逐渐认可。王岳川、张颐武都已“后”学闻名。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社会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是20世纪上半期现代主义的继续和延伸。后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并把它推向极端,体现了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企图。后现代主义不仅反对19世纪以前的传统,而且反对现代主义的传统,这种情况实质是当代西方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的形象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西方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两者的关系。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继续反传统。另一种认为,是决裂和反叛,表现了后现代作家抛弃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和企图,因为在他们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传统不合时宜,连现代主义也变得日益陈旧。现在普遍认为,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又判然有别,表现出新的文化倾向和文学思潮,无中心,平面化,零散化。二、词源学解说(曾15)后现代(postmodern)一词首先出现在1870年,由美国画家查普曼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提出如下:1934年,奥尼斯《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选》首次使用Postmodernism一词。1957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用于《历史研究》50年代,美国黑山诗派理论家奥尔森经常运用。之后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哲学、文化、文学、文论等。(曾16)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范围多有争论,通常认为它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正式出现是二战后50年代末,鼎盛时期是70-80年代,90年代声势大减,余波到20世纪末。却在中国并存。三、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二战及战后的社会环境;科技与信息的迅速发展;当代哲学和心理学;表征危机的再认识1、二战及二战后劫后余生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直接诱导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世界大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爆炸,600万犹太人被屠杀,给人们的思想以极大的震动。人们对一贯尊崇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战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进一步激化,周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更加频繁。欧洲的世界领袖地位失去了,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遍布全世界。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一跃而成为世界霸主,但美国社会内部矛盾重重,如黑人的抗暴斗争,妇女解放运动,反对越战的学生运动,肯尼迪总统被刺……此起彼伏。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陈营的形成,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冷战局势。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由两个超级大国操纵的地区性战争接二连三。这一切使战后的世界仍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在这种社会里,人们已丧失了政治改良世界的热情,变得被动、冷漠,传统的忠诚、社会关系的纽带都已松驰,人们没了信仰,精神崩溃,失去了精神家园,处于一种没有根基、没有依靠的世界中,既没有自主权,又没有信念。随波逐流,玩世不恭成了当代西方人的基本生存态度。当代人的这种心态成了后现代主义作家集中表现的对象。相比现代主义,内心深处的基督也不复存在了。2、科技与信息的迅速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战后迅猛的科学技术也是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战后迅猛起来的计算机工业被称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各种高科技、高智能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中,并取得巨大的成果。人们已越来越相信科学的强大力量,它日渐成为当代社会中人们普遍信仰的对象,并取代了传统价值体系的衡量标准,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上帝”。当代社会中的各种科学化倾向,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使人类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诸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枯竭、交通拥挤、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科学成果不断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严重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精神健康,不断加重现代人的精神危面。现代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四种基本关系上已发生了严重的分裂,造成了人与外在世界的严重离心倾向。生存个体在科学编制的机械程序中成了由机器控制的动物,科学深入到生存的每一个领域,再也没有什么能逃脱这种秩序的控制。作为社会文化思潮的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后工业社会是新保守主义的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2首先提出的概念。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科技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影响,重建社会学理论。贝尔认为:在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是所有权,而后工业社会的分层标准则是知识和教育,它以科技和信息为基础。这样,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就被摧毁了。信息时代,事物的真相与本质并不重要,主要的是事物焕发的刺激和之间的联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Aura,光晕。复制技术的出现,从此不再有原作、个性和风格,原件不复存在,一切都成为类像。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符号,广告。仿真,非神秘化。内爆,平面化。超真实。后现代主义作家由对科学的失望逐渐上升为对一切理性主义的失望,促使他们从极端的形式主义中寻找答案,进行社会革命和科学更新。3、当代哲学心理学后现代主义作家大都置身于哲学家的位置,其创作有鲜明的哲理色彩。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叔本华、柏格森、尼采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和学说,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根源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拉康)以及两者的交汇和合流。把存在主义理论化、系统化的是德国的海德格尔。主要著述:前期《存在与时间》(1927),《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后期《论真理的本质》(1943)、《荷尔德林诗的解释》(1944)、《林中路》(1950)、《通向语言之途》(1959)、《技术和转向》(1962)、《路标》(1967)、《面向思的事情》(1969)等。1、此在。打破主客二分。传统形而上学追问全体存在者而忘记了存在,是“无根的本体论”,要回到“基本本体论”。2、向死而生,烦劳和烦神,诗意的栖居(体验自身、领悟自身、筹划自身)。3、反对技术的统治。4、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物-器具-艺术,真理的重新定义)。5、诗思语。“语言是存在的言说,而思(哲学)与诗(艺术)则是这种言说的两种基本的方式。一切诗都是思,一切思都是诗。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思的人们和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6、前理解。不再把理解视为一种认识方法,而把它看成人的存在方式本身。而理解又受制于先在的理解,即前理解,因而理解不可能是客观的,不具有普遍有效性。海德格尔的观点,后经萨特宣扬、阐释,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极大的哲学流派。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了人的渺小、世界的荒诞以及存在的无意义。虽然萨特也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自我,但他的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悲观主义。萨特的哲学广泛地影响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作家群,成为他们认识世界、体验自我和进行文艺创作的理论依据。农鞋: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忍和滞缓。鞋上沾着湿润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悔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这鞋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孙周兴译)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Heidegger,1889—1976)主要著述:前期《存在与时间》(1927),《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后期《论真理的本质》(1943)、《荷尔德林诗的解释》(1944)、《林中路》(1950)、《通向语言之途》(1959)、《技术和转向》(1962)、《路标》(1967)、《面向思的事情》(1969)等。海德格尔与传统哲学的转向所谓传统哲学,指由柏拉图开其端,笛卡儿正式确立,黑格尔发展到极端的西方哲学传统。它的基本特征是:把追问普遍最高的本质作为目的,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要求主体认识和把握客体的本质,因而其思想方法是主客二分或主体性原则。这一普遍最高的本质在柏拉图那里是“理念”,理念是人要认识的抽象本质,人则被抽象成思维者,他又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下分离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而开创了以理性方式认识人的传统。海德格尔看出了先前哲学的这一局限,认为传统哲学所追问的这个普遍最高的本质只不过是作为全体存在者的存在,或说“存在性”,而恰恰遗忘了“存在”本身,即使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那种东西,存在是使一切存在者得以可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只有先弄清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才能懂得存在者的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须重新寻找理论的突破点,这也就是“此在”,即要揭示存在的意义须通过揭示人自己的存在来达到。因为,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成为存在问题的提出者和追问者,只有人才能揭示存在的意义。这样,“此在”就成了海德格尔突破传统哲学、建立其存在体系的逻辑起点,这被海德格尔称为基础存在论。海德格尔与传统美学的转向美学长期隶属哲学,而近代美学主要是一种认识论美学。它一方面处在二元分裂的格局中,充当着类似知识论或3认识论的角色,从主体与客体的镜像关系上来说明美与美感,或者以感性与理性分离为前提,把审美看作在感性与理性不同环节之间的反复循环;另方面,它又以形而上学的方式对待诸如“美的本质”、“审美”关系之类问题,撇开了美的现象去探索美的“本质”,去寻问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的根据,并把美的规定性当作实体看待,因而传统美学不可避免地把美抽象为理念或观念,又要让它在感性中显现,结果往往顾此失彼,最终就不能不通过一系列对立概念的组合对美进行说明,却恰恰又失落了美的真谛。海德格尔美学有两个目的,一是要确定美学的本体论地位,想找到它的本源;二是想找到它的归宿,为美学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认识论关注美学只是在认识和反映的角度,认识论美学的人的二重性把人的现象与本体、感性与理性划分为截然对立的两极,美和真理无关。而海氏的美学,是把人放在一个具有超越其他一切存在物和自身作为存在物进入存在状态的优先地位来考虑的。人作为特殊的具有超越性的存在物,海氏也称之为此在,是一切科学的根据。美学以及“各种科学都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在这些存在方式中此在也对那些本身无须乎是此在的存在者有所作为。此在本质上就是:存在在世界之中”。那么,美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如何具有此在的存在方式,或者说作为此在存在方式的美学的特性是什么?海氏认为,这是因为它和真理有关。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美和真理无关,那种认识论的二重性把美和真理分隔在相互不可及的此岸和彼岸。相反,在海氏看来,真理不独归科学享有,他说:“真理是‘存在’的真理,……美的东西属于真理的显现,真理的定位。”“真理本质上就具有此在在世的存在方式,由于这种存在方式,一切真理都同此在的存在相联。唯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唯当此在存在,存在者才是被展开的。唯当此在存在,牛顿定律、矛盾律才在,无论什么真理才在。此在根本不存在之后,任何真理都将不在。”这样,海氏就在存在论上奠定了美学的本体论。海德格尔思想撷英(一)此在(dasein)1.“此在在世界中”,即此在与世界浑然一体。此在在世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它总是处于世界中。此在和其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此在并不是首先孤立存在,然后才与世界接触,而是与世界同时出现,同时在此。“在世”是此在的最根本的存在状态,是此在的先验规定性。这样,海德格尔就拒斥了主客之分传统。在海德格尔看来,主客之分图式的实质错误恰恰是首先人为地设定一个孤立的主体,然后去论证、认识与之相对立的作为客体的所谓客观世界,在海氏看来,这完全是对实际存在状态的虚构,在哲学史上也是自柏拉图才开始的,在前苏格拉底阶段并无此区分,海德格尔就是要承续前苏格拉底哲学之宗。2.“此在是烦”。此在在世烦的原因是由于此在是时间性的存在,时间无非由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构成,而这三个维度上,此在的本质就是烦。就过去言,人是沉沦,即丧失其本质性,陷入“焦虑”状态,人不得不依赖于
本文标题:后现代主义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9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