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2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第四制作小组以史为镜在咱们迎接建党91周年的日子里,回顾结束近代历史时期优秀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分子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研究其内在逻辑,相比当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毫无疑问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一、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背景1、国际背景2、国内背景3、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二、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1、十月革命的影响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3、典型人物分析三、选择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的暴露出来。(2)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3)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一、国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竞争,发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德国战败;英、法虽为战胜国,但到削弱)和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当欧洲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美国尤其日本的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大战结束,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其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对中国的主要威胁。20以后世纪初,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此以前,中国人民虽然不知道科学社会主义,但中国人民对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优秀文化传统的潜在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深深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平等自由的价值观,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某种便利,对中国人民很快接受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是从19世界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李鸿章、曾国藩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制度层面:(1)戊戌维新运动一部分资产阶级,试图通过清政府统治发起维新运动和平救国。维新运动从根本上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又脱离人民群众,所以也只是昙花一现。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改良运动不能成功。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但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在中国行不通。这就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探求更好的方式挽救中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西方各派主义和学说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被介绍到中国,令国人免於传统式的思想偏狭与固陋新文化运动英国存疑主义的传入,主张只有証据充分的知识才可接受,凡没有充分証据的,只可存疑。顾頡刚、钱玄同受到感染,开史学的疑古学风自1919年《新青年》刊出马克思专号,后介绍马克思思想的作品渐多,使马克思思想在中国开始受人注意美国杜威的实验主义经胡适及蒋梦麟介绍到中国,讲求科学试验或歷史証据,重事实而轻通则,真正的哲学是解决「人的问题」,使知识学理格外切於实用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给中国提示了许多可能导中国富强与进步的新路除了批评不合理的旧思想,也可帮助国人建立较為合理的新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它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学说(政治学)。其中,经济学是基础,阶级斗争是根本出发点,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的观点就是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而所谓的唯物辩证主义,也就是其所宣称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正好和中国倡导中庸的儒家的传统观念相一致,所以为国人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们同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为了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有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在各式各样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反复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1)十月革命的影响(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3)典型人物分析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示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他们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他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制的了。正因为如此,在那时,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推动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新文化运动打开了人们的思想闸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2、五四运动的推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的打破了人们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而在这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一些人经过比较,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请看一段视频思考: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呢?五四运动简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结合。经过五四运动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仅从理论上知道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历史地位。而且亲眼看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他们开始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这就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并同工人阶级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内)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式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探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李大钊:(1889.10.29─1927.4.28)字守常,生于河北乐亭县。1913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曾参加反袁世凯运动。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18年,与陈独秀一起创办《新青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著名论文,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全面工作。1924年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临刑是的大义凛然2、陈独秀——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打出“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冲击,这种极有号召力的新观点很快就得到了当时具备新思想文人的认同。而在1919年新文化运动达到高潮以后,《新青年》阵营发生了明显分化。1920年9月,他发表《谈政治》一文,指出由少数资本家所把持的共和政治为社会主义所代替“乃不可逃的命运”,公开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表明,他站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来了。毛泽东(1893-1976)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董必武: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主要是由以上三种人组成。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旗人,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一下几个特点: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注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三、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座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建立一个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知道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背提上了日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1920年1月,有人在报刊上发表《劳动团体与政党》一文,呼吁劳动团体应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1920年4月,俄共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介绍苏俄和俄
本文标题:22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3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