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按照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去研究异常心理现象。从变态心理发展过程看,越来越将异常心理看作心理障碍,看作疾病,所以变态心理学又称病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临床精神病学涉及范围大体相同,他们的不同点:其一,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范围的理论体系,临床精神病学是精神病学理论体系。其二,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分支学科,临床精神病学是医学分支学科。学科简史一、早期学说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学之父Hippocrates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差异和性格差异都与体液密切相关。人体存在4种体液:血液生于心;黏液生于脑;黄胆汁生于肝;黑胆汁生于胃。4种体液正常混合人则健康,抑郁症是黑胆汁过多,焦虑症恐怖症是黄胆汁过多。二、现代学说1.精神分析理论首创19世纪末,盛行20世纪,他不仅是精神病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主流派,也是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的主流派。创始人Freud。在探讨神经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中,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来源于著名的Anna病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由心理结构;人格结构;性本能;梦解析;心理防御五部分组成。2.行为主义理论,理论基础是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是20世纪中期创立的。3.认知理论Beck和Ellis在70年代提出认知理论。Beck认为认知区分两个水平,表层的认知是我们意识到的,深层的认知是潜意识的信念。这种信念影响着表层认知,而表层认知又影响着情感,行为,生理唤醒水平。深层认知潜意识→表层认知意识→情感行为生理唤醒水平4.人本主义理论20世纪50年代由Rogers和Maslow创立的,Rogers认为个体都具有自己选择成长方式发展和提高方式。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和“共情”是走向自我实现的要素。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1.Maslow正常心理十项参考有充分的适应能力;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恰当的评估;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人格完善;有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良好;能控制情绪;个性发挥不违背集体利益;个性要求不违背社会规范。2.DSM-4异常心理七项(不做诊断用)痛苦/功能不良而造成身体/心理衰竭,无法追求正常生活目标;不适当的个人行为方式妨碍了生活目标达到(酗酒、吸毒);个体非理性的语言/行为方式他人不能接受(冲动攻击行为);行为不可预测(突然用拳击碎玻璃);非常态,非统计学的极端性违反社会接受标准(智力缺损)只有统计学的极端性不是异常(智力超常);使周围人感到不适感到威胁(不分场合的高声呼叫高声唱歌);违反道德/理解标准(宗教,不孝顺,有东西方差别)3.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郭念峰三原则(不能做诊断用)4.李心天标准化区分的四项内容(不能做诊断用)异常心理症状(症状学)症状学是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症状学知识越全面,专业水平越突出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常见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产后感染和虚弱状态2.感觉减退: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分离性癔病,催眠状态,脑器质性疾病。3.感觉倒错:与常人相反的感觉常见癔病性神经症4.内感性不适:其特点是不能具体指出不适的部位,这与内脏性幻觉不同。内感性不适是疑病观念的病理心理基础,常见抑郁症和脑外伤后遗症。内感性不适可发展成为疑病观念和疑病妄想。疑病妄想是精神病。二、知觉障碍是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鉴别点之一。1.错觉是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可出现。幻想性错觉,常见意识障碍,癔病性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把实际存在的物体通过主观想象,错误的感知为完全不同的物体,如,把残墙断壁看成坟场。2.幻觉是虚幻的知觉,临床上按照不同感觉器官分类:(1)幻听:一定要问什么时间出现幻听?什么地方出现幻听?是谁在说?说什么内容?常见的语言性幻听可分出男女声音;可分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无法抗拒,会出现危害社会行为。机械性幻听和思维鸣响:精神分裂症病人常见。(2)幻视:分稳定性幻视和舞台性幻视(3)幻嗅:除精神病人之外,颞叶肿瘤病人首发症状。(4)幻味:很少单独出现(5)幻触:常见分裂症和毒品依赖者。(6)内脏性幻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出现。要注意内脏性幻觉与内感性不适的区别,也是精神病和神经症的区别。(7)运动性幻觉(语言运动性幻觉)3.感知综合障碍(1)视物变形症(2)空间知觉障碍(3)自身躯体结构的感知障碍三、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量增多和快速转变,新的概念不断涌现,随境转移,2.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语量减少。3.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虚,词汇贫乏,病人说脑子是空的。4.病理性赘述:思维停留在枝节上转换不出来,说话罗嗦,讲不到主题上。5.思维松弛6.破裂性思维7.思维不连贯8.思维中断9.思维插入10.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11.象征性思维12.语词新作:是指病人创造出文字,符号,图代表特殊意义。13.逻辑倒错性思维14.诡辩症思维内容障碍1.妄想: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妄想内容与个人经历,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随着科学发展,宗教鬼神妄想少了。窃听器、红外线、微波、卫星跟踪多了。(1)关系妄想(敏感性关系妄想)(2)特殊意义妄想(3)被害妄想:往往从怀疑开始,发展到敏感性关系妄想,再发展成为被害妄想。(4)物理影响妄想(5)夸大妄想:多发生于情绪高涨背景。内容因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个人经历而不同。(6)罪恶妄想(7)疑病妄想:Munchhansen综合症,是疑病妄想的表现形式(8)嫉妒妄想(9)钟情妄想:被钟情妄想:前者正常人可见,后者是精神病(10)被窃妄想(11)内心被揭露感(读心症)2.超价观念3.强迫观念四、注意、记忆和智力障碍注意力障碍在大脑器质性损伤时,注意力障碍是本质的损伤,精神病和心理疾病广泛存在着注意力障碍。1.注意力增强:有两种,一种是指对外界事物过分注意,另一种是指过分注意自身的生理变化。2.注意力减弱: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所以信息内容显著缩小,最典型的是儿童多动症。3.注意力缓慢4.注意力涣散5.注意狭窄6.注意固定7.注意转移记忆障碍临床表现在记忆量方面和记忆质方面两部分。1.病理性记忆增强2.记忆减退3.遗忘症:只记忆空白(1)顺行性遗忘:脑挫伤、脑震荡常见。(2)逆行性遗忘:颅脑损伤,老年痴呆,一氧化碳中毒。(3)进行性遗忘(4)心因性遗忘4.错构症:这是一种记忆错误,常见精神发育迟滞,酒精中毒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疾病和外伤性痴呆。5.虚构症:也是一种记忆错误(1)想象性虚构症(2)睡眠性虚构症记忆减退+错构+虚构+定向障碍=柯萨可夫综合症6.潜隐记忆:是一种歪曲记忆,病人对不同信息来源的记忆混在一起,相互颠倒。7.熟悉症智力障碍1.先天性智力低下:也称精神发育迟滞,WHO资料全球有9500万人智力低下。是指胎儿期,围产期感染中毒内分泌异常,泛用药物,缺氧,家族遗传等原因使智力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1)呆小症:全球有两亿人患甲状腺肿,他们的孩子出生后,可能患呆小症。(2)侏儒症:是垂体前叶功能不足引发的智力偏低,但不严重。(3)舌样痴呆(Mongolismidiocy)(4)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是性染色体畸形所致。2.后天获得性痴呆(1)血管性痴呆:病变侵犯大脑血管周围组织,脑实质缺血,苍白,使智力受损。(2)请神创伤所致心理性痴呆(假性痴呆)Ganser综合症和童样痴呆两种表现都是自我意识缺损。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分级愚鲁(轻度):智商70-50痴鲁(中度):智商49-20病人需在监护下活动。白痴(重度):智商19-0需在监护下生存五、自知力:自知力是否完整?能否主动求医?能否配合医生诊治?是心理病和精神病的区分标准之一,也是判断精神病严重程度的标准之一。六、定向力:指对时间,人物,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七、情感障碍1.情感高涨:情感活动显著增强。2.情感欣快:脑动脉硬化的老年性精神病和麻癖性痴呆,由于智力战改的原因,病人呆傻,高兴,称诙谐性欣快。3.情感低落4.情感焦虑5.情感暴发6.易激惹7.情感淡漠8.情感倒错9.恐怖:恐怖情绪和恐怖症是两种不同概念,人类几乎都经历过恐怖情绪,但是达到恐怖症诊断标准只有2%10.病理性激情:这是一类突然发作非常强烈又短暂的情感障碍,病人不能预料到冲动行为的后果。常见癫痫,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遗症。11.矛盾情感12.病理性心境恶劣八、意志行为障碍意志活动是指人类为了达到目标,在社会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努力。推动意志活动的力量是动机,有动机又目的的行动叫行为。意向活动,是指人类的本能活动,食欲,性欲,防御。意志障碍1.意志增强2.意志减退3.意志缺乏4.意向倒错5.矛盾意志行为障碍1.精神运动性兴奋:包括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意向增强三个症状特征。2.木僵状态:根据发病机理不同,分为紧张性木僵;心因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器质性木僵。3.违拗症4.被动服从5.刻板动作6.模仿动作7.离奇行为8.强迫性动作九、意识障碍1.周围意识障碍嗜睡状态:昏睡状态:意识混浊:意识朦胧:瞻望状态:昏迷:2.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人格转换: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思维,情感和行为上表现不一致,不完整,以分离破裂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成人患病率千分之十,男女比例=1:2.17。本病转归有4个四分之一,25%治愈,社会功能良好;25%残留症状,社会功能存在;25%大部分残留症状,社会功能受损;25%衰退,无社会功能,无治疗前途。分裂症病人13%自杀,75%终生服药。一、病因学1.遗传因素:分裂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亲属中患病率比常人高得多,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一级遗传家族最高。本病是第五对染色体基因缺陷所致。2.病前个性特征:孤僻,内向,怕羞,敏感,缺少逻辑思维,好幻想,被称为分裂样人格。3.生物学因素过量的DA导致阳性症状出现,持续过量的DA导致DA神经元退化使DA活动水平降低,产生因性症状。病毒感染:冬天出生比夏天出生患病风险要大,因为冬天病毒感染机会多。妊陈分娩并发症会引起大脑损伤,如,早产,产程过长,缺氧,产钳助产等。吸食大麻增加分裂症的发生率,大麻会提高神经细胞中的DA水平。4.社会心理因素:经济基础差的人是分裂症的高危人群,患病率是经济好的三倍。家庭理论认为儿童在家庭中感受批评过多,消极因素和敌意过多,亲子关系矛盾,家庭破裂,高危家庭环境都会诱发本病。二、临床表现1.儿童精神分裂症:国内指14岁以下,青春期前发病。起病缓慢,原来聪明活泼,逐渐失去天真,变得孤独、沉默、退缩。原来与父母很亲近,现变得没有感情很少说话。原来性格温和,现变得爱哭爱发脾气,固执,打人骂人。原来自觉学习成绩好,现变得不及格也不在乎,可能是分裂症的迹象。2.老年精神分裂症:进入老年不会发生精神分裂症,原有疾病也会自行缓解。3.成人分裂症:归纳为4组症状第一组:阳性症状,以思维障碍为主第二组:阴因性症状,以心理功能缺失,意志减退,社会退缩为主第三组:认知症状,是思维推理损害所致,注意力记忆力明显下降第四组:情感症状,淡漠,呆板,迟滞,抑郁50%分裂症病人超体重,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因此分裂症病人寿命短三、分裂症诊断标准:有下列症状两项,病程三个月者方可诊断1.联想障碍2.妄想3.情感障碍4.幻听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被控制体验7.内心被揭露感/思维被广播8.思维插入/思维中断/思维剥夺四、分裂症的分型诊断标准五、有关治疗治疗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防复发。近年来采用多元化治疗,因为分裂症是多元素致病,所以相应多元化治疗。单一的药物强化治疗,造成病人被动化和迟钝,健康水平下降,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治疗相结合,可以减轻治疗中的困难。1.精神分析治疗:分裂症病人的移情是特别强烈和绝对的,精神分析重点不是病人过去的经历,不可纠缠病人童年性问题,而早晨病人焦虑紧张恐惧。精神分性重点是目前现阶段问题。2.认知行为疗法:压力管理法和信念矫正法,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治疗分裂症。心境障碍(情感
本文标题:变态心理学知识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8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