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国人口老龄化人口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院(系)金融学院专业保险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2010年4月1日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复评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复评教师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语及成绩成绩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年月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五级记分制)学院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内容摘要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在全球范围日益发严峻,这无疑对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形成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政府养的老负担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和管理方式改变等。在这一复杂的背景下,本文重新审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以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对策。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Abstractcurrently,theglobalpopulationagingproblemisincreasinglyserious,andthereisnodoubtthatitisconfrontedwithgreatpressuresandchallengetoendowmentinsurancesystemwhichisasthemainbodyofthesocialsecuritysystem.InChina,theageingofthepopulationwillleadtomanysocialproblems.Forexample,Providingfortheagedbythegovernmenwillputincreasedpressureonthefinancialsystem,changethecollectionpatternsandmanagementmodelsofsocialendowmentinsurancefund,andsoon.Inthefaceofthiscomplexproblem,thisarticleattemptstoreviewtheformattingofthepresentsituationofpopulationagingandtheinfluenceonsocialendowmentinsurancesystemreforminChina.Basedontheaboveanalysis,wefurther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ofreformingandconsummatingtheinsurancesystemfortheretired.Keywords:Anagingpopulation、Endowmentinsurancesystem、reform目录一、引言……………………………………………………………………1二、文献综述………………………………………………………………2三、社会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的概述…………………………………3(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含义和特点…………………………………3(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和构成……………………………………6(三)养老保险制度的地位和作用……………………………………6(四)社会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影响……………………………7四、我国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9(一)我国养老保险运行的主要成就…………………………………9(二)我国养老保险运行的存在问题…………………………………10五、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13(一)健全城乡一体基础养老保险,实现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均等…14(二)适时适度提高退休年龄,控制提前退休………………………15(三)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提高基金收益率………………15(四)推广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16参考文献……………………………………………………………………17致谢…………………………………………………………………………18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第1页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一、引言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及大部分发达国家均存在临人口日趋老化的现象,即人口老龄化。应该说,21世纪的人口问题已不单纯是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问题,而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人口年龄结构上的日益显著的重要特征。在我国,虽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也存在负面影响,但是,首当其冲的当属我国的社会养老领域。特别是对我国长期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始创于上世纪50年代。自1951年2月26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国性社会保障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经过数十年的摸索前行,改革创新,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逐步完善,在我国老龄人口的退休养老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就。但与日益快增长的经济需求及社会现实需求相比而言,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实际需求。老龄化问题成为能否实现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点之一。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并以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到达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作为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图1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第2页因此我们必须着眼我国人口实际,不断探索,争取尽早取得关键性的突破,为我国平稳过渡到老龄社会,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是刻不容缓的,而相关理论的创新必须要领先的,学术理论界十分重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研究。众多专家学者在各自领域各级所能,不断探索,争取尽早取得关键性的突破,为我国平稳过渡到老龄社会,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出应有的贡献。社会老龄化的大范围快速增长,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缺陷突出的情况下,我国专家学者竭力研究相关理论,这是论文的研究背景。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已经初现矛盾,在此背景下,在问题在萌芽之初解决,通过加强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影响的了解,试图运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和分析工具,对已经掌握的资料进行有效分析,以判断如何改革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的社会养老问题。本文的研究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二、文献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1951年颁布的,规定企业职工作为第一参保对象加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此条例规定了企业职工退休养老制度。1955年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要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实行退休养老制度,将公务员加入过参保对象范围内,至此参保对象有所扩大。1958年2月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是我国从此建立了统一的退休制度。1964年公布的《关于轻工业、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规定了机体所有制职工的退休条件和待遇标准。我国养老制度初具形态。1986年到1993年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具体文件,建议简历全国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提出要逐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1993年实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翻开的我国养老保险的新一页。从养老保险金来源看,表1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第3页我国建立关于受劳动合同法保护的工人纳入进来,同时提出养老保险费应当共同参与,不仅个人,企业,政府都要参与,同时明确三者的权利和义务,在扩展养老保险制度的层次和内容上,除了明确规定要确立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外,还增加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层次,提出应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至此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体系。我国著名学者邓大松在《社会保险(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提出了关于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养老保险又称老年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另外,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模式与资金来源、养老保险的给付方式和条件、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养老保险的制度管理等几个方面。潘锦棠在《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六十年》中对新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起建立,至今已近60年,其间经历了国家养老保险模式时期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时期。前一个时期分为统筹保险阶段和单位保险阶段,后一个时期分为统账模式酝酿与准备阶段和统账模式建立与完善阶段。1997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布,中国养老保险模式完成了从国家保险型到类似社会保险型的转变,非商品化程度在模式转变后逐级降低。马彦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之内的发展中国家均面临人口日趋老化的现象,可以说,21世纪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显著特征就是人口老龄化。这一特征会对社会各方面造成影响,而在养老保障领域,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各国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挑战。因此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研究养老保险的实施状况、制度受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三、社会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的概述(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含义与特点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它体现了一种人口年龄结构高龄化的社会现象。联合国国家人口协会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所占比例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到达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其人口即“老龄人口”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面临的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第4页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十分明显。但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不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极富“中国特色”,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规模相对大20世纪初我国人口就已经突破13亿人口数量,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最新人口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年龄的人数已经接近1.7亿,而十年后的2024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会翻一番,几乎超过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根据联合国调查分析,本世纪前50年,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到本世纪后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略低于印度,但依然是世界第二大老年人口大国。图2我国65以上老年人口与世界老年人总数比重年份我国65岁以上人口总数占世界老人总数比例19504160.7万0.13419909935万0.21203032845万0.2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社会人口老龄化迅速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势头过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经出现三次生育高峰,随着这些人口陆续进入老年,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老年人口讲呈现惯性快速增长的局面。据统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将达800万。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1/10,2008年约占1/8,预计2018年将达1/6左
本文标题: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1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