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投资者应慎重追买连续涨停的股票
投资者应慎重追买连续涨停的股票我国证券投资者存在“追涨杀跌”的心理,对连续涨停的股票采取积极买入的策略,此种行为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投资者不能掉以轻心。1.股票连续涨停的原因复杂,投资者参与炒作是不理性的行为股票连续涨停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因国家政策、真实业绩、资产重组等消息的刺激,但也很可能是其他原因促成的,投资者要理性对待。首先,投资者的“跟风”行为是促成连续涨停的原因之一。不少投资者的行为特点是“少数跟随多数”、“盲从”、“博傻”,一旦发现有涨停或即将涨停的股票,便心存侥幸心理一拥而上,投资者一旦买入,风险很大。其次,股票连续涨停与投资者的“惜售”(舍不得卖)等心理因素有关。股票一旦涨停,本来想卖股票的投资者期望在更高的位置卖出,想买入的投资者会更看好该股票,不惜高价买进,进而导致连续涨停。再次,股票连续涨停可能有人为操纵的因素。有些股票连续涨停属“资金推动型”,不一定有“利好”消息,甚至可能是人为操纵。投资者若介入此类股票,亏损的概率相对较大。可见,各种复杂的原因促成股票的连续涨停,股票价位容易超出合理范围,从而积聚大量的风险,普通投资者如果参与连续涨停股票的炒作,大多属冲动下的不理性行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股票连续涨停之后风险较大实践中,投资者追买连续涨停的股票,发生亏损的情况很常见。例如“*ST偏转”,2011年3月28日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草案,称拟注入陕西炼石矿业的钼等矿业资产,随即连续8个交易涨停,股价由3月28日的15.82元上涨至4月8日的23.37元,涨幅达47.72%。4月19日公司发布股价异常波动核查报告并复牌后,公司股价即开始连续下跌,至5月30日,跌至13.75元,跌幅达41%。随后股价持续在低位徘徊,至12月29日最低下跌至9.97元,截至2012年2月16日该股收报13.01元,仍远低于该股炒作前的价格。其中,连续涨停期间买入的投资者亏损比例达72.53%,最大亏损401.66万元。再如,“吉峰农机”是创业板首批上市28只股票之一,该股上市后在农机连锁概念炒作下,股价持续走高,2009年11月2日至12月3日,短短20个交易日内股价上涨了154.55%,最高价达96.5元。此后,“吉峰农机”股价逐步回落,2009年12月4日至2010年1月28日,股价在38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46.24%,最低股价跌至47.02元,较最高价下跌51.27%,截至2010年9月8日,该股复权价格为62.56元,较最高价仍下跌35.17%,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可见,追买连续涨停的股票风险很大,投资者应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系列风险。首先,投资者往往以“高价挂单”的方式买入接近涨停股票,买入成本高。连续涨停之后的股票,其股价已较高,若偶尔打开涨停,投资者为了能够买入该股票,往往是“高价挂单”,结果往往可能当天被套。其次,连续涨停后会有大量获利的投资者抛售股票。先行介入的资金因连续涨停已获利颇丰,不时还有限售股解禁抛售,股价将很可能进入下降通道,投资者应防止成为高价接盘者。再次,所谓“利好消息”背后有很多不确定性,例如重组失败、市场竞争加剧、大盘大跌等原因。3.数据表明:投资者买入连续涨停股票“亏多赚少”根据对沪深股市多年数据的研究,投资者买入连续涨停的股票,亏损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投资者在涨停打开当天,按开盘价追买“连续涨停3天”的股票(非ST股票),并在1个月之后卖出,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为64.9%;如果投资者以涨停打开当天的开盘价追买“连续涨停4天”的股票,并在1个月后卖出,其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为66.7%。对于ST股票,以涨停打开当天开盘价追买“连续涨停4天”的股票,并在1个月后卖出而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为56.3%。总之,投资者追买连续涨停股票存在着相当多的风险,亏损的可能性很大。连续涨停的股票,其未来盈利的持续性仍然有待观察,投资者还是保持谨慎为好。(系列宣传文章之十四)正确看待创业板公司的规律和成长性创业板市场开启两年多来,整体业绩保持了快速增长,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参与。很多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未来业绩的成长抱有较高的期望,但部分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后业绩却出现了大幅下滑。作为投资者而言,该如何看待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波动现象?在投资创业板公司时,投资者又该如何理解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问题,做好投资决策?从成长的规律看创业板公司的业绩从企业成长的规律来看,创业板公司大多数处于企业成长期阶段,业绩波动正是这个阶段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创业板市场主要定位于成长阶段中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创业板公司由于起步阶段资源有限,一般都集中于单一业务、单一区域、单一产业环节或单一客户,时刻面临着行业波动、区域市场萎缩、上下游环境变化等外部冲击,业绩容易出现起伏。同时,公司发展中也容易遭遇瓶颈,如单一业务的公司会受制于细分行业市场的饱和,单一区域的公司业务会受限于区域的市场容量等等,业绩也会因此出现下滑。据统计,2010年业绩下滑最大的10家创业板公司中,8家公司业绩下滑原因都与产品单一、市场空间有限、区域市场萎缩、上下游挤压盈利空间等存在联系。面对瓶颈,企业会寻求转型,以现有业务、技术、经营区域为基点,向新领域扩展。转型一旦成功,业绩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但转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必要的转换时间,且如果失败,企业亦可能遭受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只有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遭遇各种瓶颈和不确定性时,进行各种调整,寻求技术、市场、管理上的突破口,发现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新一轮的高速成长。如早年的苹果公司在上世纪风光之后也曾陷入巨额亏损,其后又通过不断创新,成就了现在的高速成长。因此,企业真正的成长性在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而投资者投资创业板公司时,更需关注的是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而非短期的业绩波动。从上市前后的数据看创业板公司的业绩从中小企业上市前后的数据来看,其业绩增长普遍存在“耐克曲线”特征。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上市后业绩增长普遍存在“耐克曲线”特征,即上市后1、2年业绩增长滞缓,甚至下降,而其后3-5年又恢复高速增长的态势。前述现象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中小公司上市前,往往业务单一,人员较少,管理成本不高;上市后,各项投入加大,规模迅速扩张,公司往往因管理经验不足或管理水平未能跟上,成本急剧上升,业绩逐渐下降。二是部分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前期投入过大,部分需计入当期,而收益可能体现在期后数年内,短期内业绩因此受累。此后,公司加强管理或有效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前述影响逐渐消除,业绩重新回到持续增长的轨道。同属于中小企业,部分创业板公司上市后出现短暂业绩增长滞缓或下降也符合中小企业上市前后业绩增长的“耐克曲线”特征。投资创业板公司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首先,投资者应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理性看待创业板公司股票“三高”现象。创业板公司中存在较多新业态公司,且上市前业绩增长较快,市场往往给出不低的溢价,普遍存在“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募资额”的“三高”现象,一旦业绩波动,股价波动会更剧烈,风险更高。同时,创业板公司一般都属于“两高六新”的企业,容易成为某些游资题材、概念炒作的对象。因此,投资创业板公司,不仅要了解公司的基本面,更要分析判断对应的市场估值是否合理,避开估值虚高和炒作题材的个股,追求真正的价值投资。其次,投资者应认识创业板公司的成长规律,正确看待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问题。正如上文所述,业绩波动本身是创业板公司所处特殊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创业板公司迈入成熟期前的正常现象。投资者应正视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波动现象,给予其更多宽容,更多时间,把关注点放在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来,注重中长线投资,避免短期投机和跟风炒作。再次,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密切关注创业板公司的各项风险提示。投资者应时刻关注创业板公司发布的各项信息披露内容。特别要认清创业板公司“高成长”背后的“高风险”,充分了解创业板公司的各项风险内容,评估自身的风险喜好和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品种,避免盲目投资。谨防盲目追涨杀跌的投资风险“追涨就是见股票上涨就激动,马上就会有买入的激情,买入后股票下跌就会胆战心惊,只有卖出以寻求解脱。”这是百度百科对“追涨杀跌”词条的解释。由于被动或者主动选择这一操作方法,部分投资者热衷于在市场中频繁操作,在股票交易中常常见到频繁交易的投资者的身影。追涨杀跌作为一种操作手法,是在第一时间抓住趋势起点进行趋势投资的方法之一。但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如果陷于盲目、频繁操作,则可能存在一定投资风险,属于异常交易的,还将被监管部门重点监控。悔恨、嫉妒、急功近利----盲目追涨杀跌的心理驱动“在股市中,人们的每一个弱点、盲点都会被放大,并可能导致巨大的失误,所以投资的过程就是要不断跟自己斗争,克服人性中的弱点,使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没有人是天才,所谓的经验、心得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投资教训。”投资者对追涨杀跌的过度热衷和陷于盲目,往往是为悔恨、嫉妒和急功近利等心理因素所驱使:其一,悔恨。心理学家发现,悔恨能够给人的行为提供极大的动机。悔恨可以有很多理由,悔恨自己在大幅上涨前卖出了股票,悔恨没有及时买入一只股票,诸如此类的悔恨往往会使人的判断力下降,并不断强化下一次追涨杀跌的“坚定性”和“盲目性”。其二,嫉妒。“我们的情感并不会因为我们为自己的失败找出合理的理由而好过一点,而对别人成功的嫉妒却总在不断伤害我们。”我们会羡慕别人在股市中比自己工作一年还赚得多,这种羡慕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了一种痛苦,而这种由于嫉妒带来的痛苦会在我们真正面对投资选择的时候,影响心境,出现偏颇,形成盲目。其三,急功近利。做股票赚钱,赚大钱,赚快钱,是不少投资者追求的目标。为此,许多投资者希望通过加快操作频率,来以小博大,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于是,在快进快出中渐渐助长了盲目追涨杀跌的习惯,急功近利,心态情绪控制不好,频繁追进杀出,最终事与愿违,交了大量的佣金,还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损失。实证分析表明:追买连续涨停股票亏损可能性超过50%一些投资者认为连续涨停可能预示着大的上涨趋势,于是对连续涨停股票采取积极追买的策略,一旦涨停打开,毫不犹豫地“追”进去,这一操作策略还一度成为了部分投资者信奉的“投资宝典”。事实真是这样吗?深交所综合研究所2008年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投资者的这种追买策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作为一项“投资秘籍”来简单加以追捧。该项研究以1996年12月16日实施涨跌停板制度以来深沪市场所有连续涨停股票为样本对投资者追涨风险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涨跌停板制度实施以来,投资者追买连续涨停的非ST股票并持有一段时间后卖出而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超过了60%,追买连续涨停的ST股票并持有一段时间后卖出而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超过了50%,追买策略并没有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这应引起投资者的充分注意。牢记追涨杀跌五忌今年以来,中小企业板投资热度逐步升温:截至4月14日,中小企业板平均市盈率达到32.57倍,相当一部分股票的复权价格已超过其2007年12月的股价,4月1日以来个别股票的日均换手率达到了20%以上,板块单日成交量超过250亿元。此外,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即将开启,从海外创业板市场情况看,创业板市场的波动性普遍高于主板市场。面对市场升温和新市场的开启,投资者在“追”和“杀”的时候更要理性分析,做好功课,牢记“五忌”:一忌心态失常。要保持平常心,适当降低投资期望值,战胜心理的“疯狂、惊恐和崩溃”。二忌不加分析,盲目行动。要认真分析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并认真研究股票的技术指标,不轻信各种传闻。三忌满仓追涨杀跌。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流动性的需求等进行合理资产配置,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切忌重仓或满仓进行追涨杀跌。四忌买进卖出过于频繁。很多投资者热衷频繁买进卖出,往往在卖出风险的同时又买入了新的风险。五忌捕风捉影。我们一定要审慎对待有关非正式渠道的信息,如股吧、博客等网络信息,小道消息等,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工具,培养分析能力,避免被虚假的、有目的
本文标题:投资者应慎重追买连续涨停的股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3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