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讲座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一.中国画的概念(区别于西方油画水彩版画,民间年画剪纸工艺装饰画等)二.中国画的发展1.先秦、秦、汉、三国时期象形文字的形成战国的帛画汉代的帛画秦朝将领蒙恬改良毛笔东汉蔡伦造纸2.晋、唐时期张僧繇顾恺之谢赫《六法论》吴道子王维(诗人文人画代表)东晋顾恺之《女士箴图》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南朝梁国张僧繇画龙点睛,影响唐的阎立本吴道子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南朝齐国谢赫《六法论》气韵生动: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应物象形:就是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作为凭借,不能随意的主观臆造。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象。随类赋彩:则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画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经营位置:则是指构图。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的,它要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传移模写: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吴道子唐代吴带当风江干雪霁图卷(局部)唐王维(诗人文人画代表)诗意入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字诗3.宋、元、明时期苏东坡(似与不似之间,见与童邻,诗书画印)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院体画赵佶(宋徽宗)赵孟頫元四家(山水)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明四家(山水)沈周唐寅仇英文征明徐渭(大写意代表朱耷(八大山人)北宋苏东坡(变法,似与不似之间,见与童邻,诗书画印)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院体画赵佶(宋徽宗)瘦金体出水芙蓉图大写意代表明朝徐渭朱耷(八大山人)4.清石涛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吴冠中扬州八怪清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三.中国画的特点笔:斗笔,白云笔,描笔墨:瓶装,墨条,墨膏纸:宣纸,帛,布,砚:端砚,色:中国画颜料2.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潘天寿作品欣赏《露气》局部吴昌硕作品欣赏吴昌硕在作品中用雄厚有力的书法用笔,营造出的形式美感,沉厚、古拙;把以书入画的文人画传统推到极致。3.中国画的技法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关系。用笔:勾、皴、擦、点,以线造型。用墨:焦、浓、重、淡、清五色,用水:干、湿、破、撞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富春山居图黄公望雪山红树图轴张僧瑶溪山行旅图范宽青卞隐居图王蒙山水清音石涛扇面折扇与团扇4.中国画的形式美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品之一的扇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宋元起历代都有扇面佳品流传下来。宋元时期多为圆形团扇,从明代起才有折扇。扇面上是名家书法和绘画,扇骨多是竹或骨制品,雕刻着山水、人物,构成一件极具精美完整的艺术品,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遗产之一。册页手卷框裱《花卉四条屏》条屏齐白石诗塘:就是直幅画心上端,挂上一块纸方叫“诗堂”。一因器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二是为了题诗赞画,所以叫“诗堂”,有人亦称“玉池”。画杆: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画上端较细的叫“天杆”,下端较粗的叫“地杆”。轴头:就是在地杆两端按的轴头,轴头多数是用红木、紫檀、牛角、象牙制品,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而且展卷灵活。天杆天头诗塘画幅地头轴杆轴头立轴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式更加完美。5.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对现代绘画的影响干草车(油画)康斯泰布尔(英)《青卞隐居图》元王蒙高远深远平远《早春图》北宋郭熙《六君子图》元倪瓒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踏歌图》宋马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洲蓑立翁,独钓寒江雪。寒江独钓图马远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园》清齐白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情景交融《一帘山色雨初晴》现代黄秋园7.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平沙落雁傅抱石雪图马远(宋)大漠吴冠中野山小山图张大千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青张大千张大千泼墨荷花董其昌明代蓝瑛(江秋水图)黄慎作品欣赏恽寿平李繟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四.中国画的分科人物任伯年花鸟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美术史学者一致认为是:“始于唐、成于宋、变于元。”虽然早在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上已出现了山水树木,但它是作为人物的背景,有浓厚的装饰风味,现在所能看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其基本画法是有勾无皴,极重视色彩,所描绘的湖光春色艳丽明媚。唐代以李思训、李昭通父子为代表的一批青绿山水画家,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盛唐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王维、张璪及中晚唐画家创造了水墨山水,此即山水画“始于唐”。山水五代两宋山水画发展很快并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理法大备,名家辈出,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以及马远、夏圭等、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即所谓“成于宋”。元代始于赵孟頫,完成于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摆脱了宋人院体画风格,重视主观抒发,追求简淡高逸、苍茫深秀的艺术情趣。他们用于笔鼓擦代替湿笔晕染,逐渐用纸张代替绢素,此即“变于元”。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山水画发展脉络概况魏晋时期萌芽隋:独立成画科隋:游春图展子虔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北宗:水墨山水唐:王维唐:李思训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南宗:青绿山水(金碧山水)北宋无我之境重在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描写,画家为自然服务。南宋追求细节真实和诗的意境重诗情画意。元代有我之境重在抒发画家内心思想情感,自然景物描写为次。明唐寅《山路松声图》清王翚《秋山问道图》山水画成为元明清绘画主流明清两代画派纷起,风格多样,技法更加丰富。但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创作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崇古守旧,以模仿为主,强调笔墨技巧,脱离现实生活,明代董其昌是这倾向的代表人物;另一种倾向是打破前人陈规,勇于革新,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画。清初“四僧”是这种倾向的代表人物。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中国画的基础知识-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4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