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章 精神病学绪论讲述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章绪论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周敬华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提纲第一节精神病学的概念及发展第二节精神活动的生物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概念及发展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精神病学的分支精神病学的相关学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病学(Psychiatria)一词,源出希腊语。Psyche即精神灵魂之意,iatria为治疗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古代认为有不依赖躯体的灵魂存在,灵魂可以生病,也可以受治疗。精神病学(psychiatry)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治疗、预防及康复的一门临床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医学(psychologicalmedicine)研究各类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作用的影响现代精神病学不单涉及各种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或伴随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的诊治,还涉及到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偏异,以及诸多类别的儿童智力、能力或品德上发育障碍的防止、矫正和处置问题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器质性•功能性•重性精神障碍•轻性精神障碍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卫生(mentalhealth)•狭义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病人康复,重新回归社会•广义是指不仅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且要探讨保障和促进人群的心理健康,提高个体承受应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精神卫生(MentalHealth)较精神病学含义更为广泛,主要探讨保障人群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强调对公众的教育和预防减少对精神障碍的误解、歧视(discriminate)和偏见(stigma),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与医学其他领域不同,精神疾病由于多数病因依然不明,按照分类原则使用“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一般不使用“精神疾病”(MentalDisease)国内公众、媒体、甚至专业人员广泛使用“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代替精神障碍。认为心理障碍比精神障碍轻,主要为了减少“精神病”歧视,但是并不规范。正确术语“精神障碍”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中枢神经系统受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发生了器质性(organic)或功能性(functional)的改变,导致精神状态明显偏离正常的一组疾病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症状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心境障碍(mooddisorder,抑郁症depression、躁狂mania等)物质滥用(substanceabuse)神经症(neurosis)心因性障碍心理生理障碍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等十大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特点强调对病人的保护,特别是隐私权(confidentiality)医患信任是成功治疗的基础病人的个体差异精神障碍多数病因不明强制(involuntary)住院和治疗公共卫生-政府责任社会偏见和歧视(discriminationandstigma)人民卫生出版社我国精神障碍高患病率与低识别率综合医院精神障碍发现与发生率门诊患者总数的10%住院者13%合并抑郁首先到综合医院门诊的心理障碍患者占99%综合医院精神障碍识别率(WHO14国多中心研究)平均49%/上海15-21%/英美80%人民卫生出版社我国近代精神病学发展发展比较晚,1949年全国只有50-60名精神科医生和几所精神病院广州(1898)、北京(1906)、苏州(1929)、上海(1935)、南京(1947),床位不到1000精神病教学始于北京协和医院(1922)。2001年调查,有精神科医生13,900人(本科学历不到4000人),精神病院700多所(包括民政和公安系统),床位近150,000。难以满足需要,只有发达国家的约20分之一人民卫生出版社•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皮尼尔(Pinel,1754~1826)•克雷丕林(Kraepelin,1856~1926)•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布鲁勒尔(Bleuler,E.1857~1939)•梅耶(Meyer,1866~1950)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人民卫生出版社•希波克拉底,精神病学之父(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提出了精神病的体液病理学说”人体存在四种基本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就象自然界的四种现象水火土空气一样。四种体液如果正常地混在一起则健康。如果其中一个过多或者过少,它们之间的关系失常人就会生病中世纪科学倒退,医学被宗教和神学控制,认为精神病是魔鬼附体,病人被拷问、审判和迫害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公元3世纪后,西欧随着古罗马文化的衰落,特别在中世纪,医学为神学和宗教所掌握,处于黑暗时代,对精神病的看法也大大地后退了精神病人被视为魔鬼附体,他们被送进寺院中去,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一本由教皇指定编辑名叫《魔鬼的锤子》为拷问、审讯、发现魔鬼提供了方法至中世纪未宗教思想更形荒唐,对待精神病人更为残酷。如用烙铁烧炙皮肤,用长针穿舌头等,用可怕的苦刑来处罚躲藏在躯体内的魔鬼,使之无法栖身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皮尼尔(Pinel,1754~1826)第一个被任命当“疯人院”的院长提出解除病人的枷锁和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人,把他们从不见天日终生囚禁的监狱生活中解放出来,把疯人院变成了医院。从而改善了对精神疾病的管理pinel:精神病人也是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应对他们实行人道的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克雷丕林(Kraepelin,1856~1926)第一次将早发性痴呆作为疾病单元来描述,并认为青春痴呆、紧张症和早发性痴呆的表现虽然不同,而是同一疾病的亚型躁狂症和抑郁症外表上虽然完全相反,本质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合称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他的思想推动了精神病学理论的发展,为精神疾病的分类学打下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扩展了从病理心理领域来探讨某些精神障碍的病因,并寻求治疗的途径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布鲁勒尔(Bleuler,E.1857~1939)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病名,取代了“早发痴呆”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梅耶(Meyer,1866~1950)提出精神生物学说,强调形成个性或精神障碍的现实社会环境因素促进了心理卫生工作的发展和社会精神病学的逐渐形成人民卫生出版社三次革命解放精神病人运动Pinel突破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Freud社区精神卫生运动AdolfMeyer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古代精神病学起源AncientChinesePsychiatry中国古代200-300B.C.医学名著《内经》将人的精神活动归于“心神”,提出“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素问》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设癫狂篇17世纪初(明)王肯堂在《症治准绳》中设“神志门”,将“癫”、“狂”、“痫”明确分类,是比较详细的古代精神病学专章;描述了“癫”的“妄听妄见而妄言”,“狂”的“弃衣而走,登高而歌,躁狂骚动”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描述性精神病学以临床观察为基础,系统地描述了各种精神病的症状、病程和预后克雷佩林雅斯贝斯(KarlJaspers,1883~1969),对心因性反应的描述至今仍有实用价值,他提出心因性反应必须符合三点(1)反应的起源是某种生活体验(2)反应与作为起源的生活体验之间存在着可以理解的关系(3)反应有自然恢复的趋势人民卫生出版社施奈德(Schneider)提出了著名的精神分裂症的首级症状思维鸣响(thoughtecho)争论性幻听评论性幻听躯体被动体验思维被夺思维插入(thoughtinsertion)思维被扩散妄想知觉被强加的情感、冲动、意志等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描述性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描述性精神病学迈尔.格罗斯(Mayer-Gross)《临床精神病学教科书》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躁狂抑郁症的易激惹症状以及对梦幻状态,都有很精彩的描述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动力精神病学由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首创,它建立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之上,所以又称为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ticschool)强调人的意识活动内部各种力量矛盾运动最基本的对立是人在本质上的二元属性的对立,即作为生物学的人与作为社会学的人的对立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动力精神病学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人民卫生出版社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动力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动力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动力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性本能理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动力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释梦理论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动力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
本文标题:第一章 精神病学绪论讲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1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