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美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及范围在美国,人们通常把社会上所有的单位、部门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或政府系统的部门;第二类是如公司、企业等的营利部门;第三类是非营利部门。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也常常称: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第三部门、志愿组织或公益组织等。美国非营利组织主要类型学术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医疗保健机构、专业协会、教会、工会商会、体育组织、文化娱乐组织、青年组织、老年公民组织、志愿组织、民间基金会、公益性团体、慈善机构等。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美国红十字会、洛克非勒基金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交响乐团、全球救助合作社、环境保护基金美国商会等,都是比较典型的非营利组织。美国NGO主要特征(1)正式组建,私人运营。。(2)非营利性。(3)自治性。(4)志愿性。(5)公共利益性。(6)重视内部自律、政府监管有限。(7)以充分竞争为管理基础。美国非营利组织概况数量宠大,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广泛,从业人员众多。2008年170多万个,约占各类组织的6%,平均每12个就业人员中就有1人为非营利组织工作,其财产总额达2万亿美元,年收入为1万亿美元。其中101万家是慈善组织(健康、教育、福利及其它),6.5万多家是私人基金会,35万多家是免税宗教组织(政府不要求注册)。2008年慈善捐3千多亿。美国非营利组织功能一、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如计划生育倡导。二、支持特定群体或特定地区的利益。如民权运动、消费者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三、提供宪法禁止政府从事的服务。如宪法禁止政府介入宗教事务、干涉新闻自由。四、监督政府与市场。五、充当政府与商业部门的中间人。如自然保护协会以商业部门的低息贷款购买土地。六、支援国外项目。向国外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福特基金会:“我们在敏感地区受到欢迎恰恰是因为我们不是政府”。七、满足社会利益多元化的需求,激发人们的公共意识。美国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原因l、民众有广泛的宗教道德精神认同。70%以上的家庭参加捐赠,1075美元/家,占家庭收入的21%;56%的成年人参加志愿者服务,共从事199亿小时人次的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规定凡做满1400小时义工的青少年,政府每年奖励其4725美元的奖学金。2、政府的支持。首先是税收优惠,分为两部分:一是对非营利组织获得的捐款减免税收,二是向非营利机构捐赠的机构和个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其次是资金支持,在联邦政府社会服务方面的支出,50%以上投向非营利组织NGO提供服务。3、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政府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界定和财务监督上。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登记程序:在州(省)一级先正式注册为法人机构。州务卿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负责批准,然后由司法局进行注册登记,颁发法人证书。无论该申请机构的形式、目的、所在地如何,申请程序集中于一家联邦政府机构,即国税局。此外,没有具体资产或财务储备金要求,申请表(即1023表)仅要求列出机构开始3年内收入和开支的估计值。只要该机构一直只为国税局所批准的慈善目的而运作,则国税局的批准有“永久”性质。已获登记的免税非营利组织可以在全美国任何地区运作,不是只限于在其法人注册的州(省)。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程序在州(省)一级先正式注册为法人机构,陈述(1)慈善目的;(2)法人注册文件(章程);(3)规章制度(内部治理机制)。然后,向国税局(IRS)申请免税地位,填1023表,得到国税局认可函。美国政府支持NGO的方式▲提供有利的法律和规制框架;▲通过税收激励办法,鼓励公民个人向非营利组织捐款;▲通过提供政府赠款和合同,向非营利组织提供直接财务支持;▲通过对使用非营利组织服务的个人进行补贴和税收优惠,间接地从财务上帮助非营利组织。美国NGO发展新趋势1.日益社会化和公共化。2.更加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3.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组织日渐融合。英国慈善组织登记制度1960年,英国就成立了慈善委员会(TheCharityCommission),共600多成员,专门负责慈善组织的登记,并对公益信托享有广泛的监督权。英国慈善法要求所有的公益组织高度透明和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向慈善委员会提出了解任何民间组织的登记事项及其活动状况的请求。慈善委员会定期对大型民间组织进行风险评估、资产评估和财务评估,并与其他相关的政府部门密切配合进行相关调查和联合执法。德国的NGO一、基本状况德国的非营利组织比较发达。目前大约有60万个非营利组织。2010年,德国非营利组织(不包括宗教团体)的经济规模就达到3千多亿美元,占国家GDP的10%,并且提供了相当于144万个的全职工作岗位,占全国非农业就业的5%左右,服务行业就业的12%。德国二、行政管理制度(一)没有专门从事民间组织的行政管理机关。与营利组织一样,成立注册到警署办理程序性手续。但登记手续比较简单,基本条件:人数7人以上、不违反宪法、有章程、明确解散后财产的归属,达到这些条件,即可获得法律登记。非营利组织可在注册地以外的城市设立代表机构,跨地区活动。外国人可在德国设立非营利组织。(二)德国政府在审查非营利组织成立条件时,特别强调公益性组织解散后的财产去向,要求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收缴政府,或转移给同类非营利组织。(三)德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管理注重追惩和奖励。德国NGO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会费二、组织活动的收入三、企业和个人捐款四、各级政府补贴。俄罗斯的NGO管理一.法律规定的基本类型(一)《俄罗斯社会团体法》:社会组织;社会运动;公益性基金会;社会机构;社会自治机关;政党。(二)《俄罗斯非营利组织法》:社会公共团体组织,俄罗斯联邦少数民族公社,公益慈善基金会,国家性质的社团协会,非营利组织联合会,私人性质的福利机构,自治性非营利组织,法人联合会(工会、协会等),以及其他各种符合俄罗斯联邦相关法律的合法组织形式。数量构成2009年俄罗斯注册的NGO总数超过360,000,约有35种之多。数量最多的是社会福利机构(36%)和社会团体及宗教组织(22%),消费合作社(13%),园艺、蔬菜栽培、别墅协会(7%),私人住宅协会(7%),基金会(5%),非营利组织合作联盟(4%),自治性非营利组织(3%),法人联合会、工会、协会(1%),其他非营利组织(2%)法律法规1995-1996年期间,俄罗斯国家颁布了《社会组织法》、《非营利组织法》、《关于慈善活动和慈善组织法》三部重要的专门性法律文件,并随后逐年根据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法律作出调整及修正。分层级登记、立体式监督类别特征登记机关国际性社会联合组织在俄联邦建立和活动,并在外国设立分支机构。司法部全俄性社会联合组织在半数以上俄罗斯联邦主体领土上实施活动,建立机构。司法部跨地区性社会联合组织在半数以下俄罗斯联邦主体领土上实施活动,建立机构。常设机构设在地的司法部地区机关地区性社会联合组织在一个俄罗斯联邦主体的辖区内实施活动。司法部地方机关地方性社会联合组织在一个地方自治机关辖区内实施活动。司法部地方机关俄罗斯NGO的多种社会功能一、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创造价值、促进劳动就业。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监督国家政治选举、参与国家政策咨询。三、提供社会服务:维护民众根本利益、实施社会慈善救助、保护宣传文化价值。印度非营利组织登记一、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可以依据的法律类别多种多样:依据1860年《社团登记法》登记为社团;第二,依据各邦的《公益信托法》登记为公益信托;第三,依据1956年的《印度公司法》第25节登记为公司;第四,依据1904年的《合作社法》登记为合作社;第五,依据1926年的《工会法》登记为工会。二、各邦对于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的法律及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任何7个或7个以上的人为了法案规定的目的都可以申请登记社团。印度的非营利组织大约有120万个非营利组织,近一半是未登记。印度的法律,非营利组织开展活动并不需要进行注册登记,登记只是其获取某些资格或优惠条件的前提。其中有53%分布在农村地区,合作社非常发达,但是不同地区的NPO在城乡分布上也很不相同。印度NPO的活动领域宗教(26.5%),社区和社会服务(21.3%),教育(20.4%),体育和文化(17.9%),健康(6.6%)。在农村,教育、宗教、社区和社会服务、体育文化等类型为主导;而城市以宗教NPO为主导,其次是社区和社会服务,再次是文化艺术、教育等类型。印度非营利组织人员与支出近200万人在非营利组织就业,志愿人员更相当于专职人员的5.5倍。但大多数NPO的人员规模并不大,73.4%的NPO只有一个甚至没有专职人员,有10个以上专职人员的NPO只占8.5%。总支出约3亿美元,占全国非农GDP的1.26%。其中组织收益占51%,政府资助占29%,捐赠占13%,信贷占7%。印度的捐赠一、来自国外的资助很少,仅占7.4%;二、捐增以家庭为主,40.7%的家庭曾经进行过慈善捐赠;三、捐赠更多来自于下层民众,68%的捐赠来自于农村地区在捐赠理由:80%以上系道德责任,78%系回报社会,66%系宗教信仰,大部分人认为与政府履行责任不足有关。日本的公益法人公益法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设立公益法人三个条件∶1、实施公益事业;2、不以营利为目的;3、得到主管政府机构的许可。社团法人是以一定目的结合起来的人的集合体,以有作为团体的组织、目的等,以与组织成员个人相区别的社会存在,以团体的名义进行活动的团体。财团法人是以一定的目的出资、以聚集的财产,为公益目的而进行管理运营的团体。二者关系类似中国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日本的公益法人总数为3万个,社团法人、财团法人约各半。日本的非营利法人法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法人体系比较庞杂、分散,缺乏必要的整合,可以用非营利概念概括的法人法有180个以上。大致可分为如下4类:——公益法人。1896年民法第34条设立的公益法人(又称民法法人),是日本历史最久的一类非营利法人,具体又分社团法人、财团法人两种。——特别法人。二战以后,针对相关社会事业发展的目的,由政府有关业务部门纵向管理的学校法人、宗教法人、医疗法人、社会福利法人、职业训练法人、更生保护法人等公益法人类型。——NPO法人。1998年《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针对公益活动及联谊活动为中心的民间团体,设立了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简称NPO法人)。——中间法人。2002年4月《中间法人法》,“以成员的共同利益为目的,且不以将剩余金向成员分配为目的的团体”,即非公益(共益)、非营利性质的团体,如同学会、同好会、互助会等,按照中间法人进行注册登记。此外,还有公益信托、各种组合(如公寓管理组合、劳动组合、协同组合、互助组合等)等法人形式。日本的政府部门主管制分管其目的和事业事务的日本内阁府及其十个中央政府机构(主务官厅、主管政府机构),如公益团体的目的和事业同时涉及到几个中央政府机构的管理权限。则由这些中央政府机构共同管理,共同为主管机构。民法中有将中央政府主管机构的权限委任给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的规定,中央政府主管机构的权限委任给了日本各都道府县,实际上所掌管日本公益法人设立的批准、指导监督等有关事务的行政部门(称做∶所管官厅),共有近300个机构。特定非营利法人私立学校法;社会福祉事业法;宗教法人法;农业协同组合法等100多个法律。新加坡社团注册社团注册局为新加坡内务部下属的一个法定机构,负责依照新加坡社团法令和条令对社团进行注册。1、团体注册在两个月内完成;2、其它类别的申请在两个月内完成;3、摘录和检查文件在一天内完成。新加坡社团概况团体可用两种方式注册:担保性质的公司(主要是慈善团体)、社团。社团有两种注册方式:非敏感性机构,采取简易自动注册方式;一种涉及宗教、政治、人权等按普通程序方式。目前注册的社团总数约7000个:贸易与专业类约占17%;文化与社交类约占14%;体育类约占15%;宗教类约占20%,其它约占34%。加拿大非营利组织法没有专门的法律,主要由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宪法性文件构成,其中包括1982年加拿大议会通过并由英国女王批准的《加拿大宪法法案》。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是公司法和税法,经
本文标题:国外非营利组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3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