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选考十校联盟2018年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浙江省选考十校联盟2018年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是A.家庭污水B.微生物病原体C.电厂的废热D.煤炭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答案】D【解析】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以下八大类: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质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故A、B、C正确,D错误。2.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A.淀粉B.纤维素C.麦芽糖D.蔗糖【答案】B【解析】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淀粉、蛋白质、水份及矿质离子等;棉花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其余有糖类、含氮物、脂肪和灰分,故B正确。A、C、D错误。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空间结构多样,血红蛋白像一个表面光滑的球B.蛋白质需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进出细胞C.鸟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同一种蛋白质组成的D.大部分的抗体是蛋白质【答案】C【解析】蛋白质空间结构多样,血红蛋白表面不光滑,A错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是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的,B错误。鸟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都是由角蛋白组成的,C正确。抗体都是蛋白质,D错误。点睛: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了功能也有多样性。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需要消耗能量但不要载体蛋白的胞吞、胞吐。4.面对一组动物的、植物的或真菌的细胞中内质网的电镜照片,即使是一位有经验的细胞学家也无法分辨出它们。这种真核生物间的统一性体现在A.生物体水平B.细胞水平C.器官水平D.生物大分子水平【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观察到了内质网,内质网是在真核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所以这体现的是细胞水平上的统一性,B正确。生物体水平是个体,A错误。内质网不是器官,C错误。生物大分子是蛋白质,核酸等,D错误。5.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豆得豆的现象是遗传B.兄弟姐妹之间长得很像的现象是遗传C.花生水肥条件不同果实大小不一的现象是变异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种豆得豆体现的是遗传,A正确。兄弟姐妹之间长得很像但也有不同,体现的是遗传和变异,B错误。花生水肥条件不同果实大小不一的现象是变异,只是属于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点睛: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一般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但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变化后就是可遗传变异了。6.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其中一个经典实验,该实验说明A.DNA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不含蛋白质D.噬菌体不含DNA【答案】A【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噬菌体的外壳含有蛋白质,C错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肯定含有DNA,D错误。7.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A.①②③按序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④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DNA彻底氧化后,①②③④⑤⑥中能产生含氮废物的只有⑥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答案】D【解析】分析图形可知①是磷酸,②是含氮碱基,③是脱氧核糖,构成DNA分子基本骨架的是脱氧核糖和磷酸,A错误。④不是一个完整的核苷酸,B错误。DNA彻底氧化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有④和⑥,C错误。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D正确。点睛:在DNA分子结构中因为脱氧核糖上连接了两个磷酸,所以一定要区分是和哪个磷酸构成脱氧核苷酸的,此时要看这条链上游离的磷酸在上面还是下面,如果在下面那么就是和脱氧核糖连接的下面的磷酸构成脱氧核苷酸的。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B.衰老细胞中的细胞核体积变小C.凋亡细胞内酶的活性都减弱D.癌细胞由于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导致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A【解析】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体细胞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正确。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变大,B错误。凋亡细胞内大多数酶活性减弱,但有关凋亡的酶活性增强,C错误。癌细胞表面由于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但细胞膜流动性不会增大,D错误。点睛: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和蛋白质会不完全相同,但遗传物质DNA都是相同的。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大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但关于衰老和凋亡的酶活性却不好降低。9.用洋葱鱗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用低倍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黑藻叶片不能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C.该实验所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为0.3g/mL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核【答案】B【解析】可以直接使用低倍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A正确。黑藻叶片含有大液泡,能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B错误。在观察质壁分离时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是0.3g/mL,C正确。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核,D正确。点睛:在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用显微镜观察的视野中,只有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后的复原可以只在低倍镜下,而其余的都要换到高倍镜下进行观察。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悬浮在叶绿体基质中的所有类囊体是连成一体的B.叶绿素只能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不吸收其他光,所以呈绿色C.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只存在于叶片中D.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步骤是二氧化碳与RuBP结合【答案】A【解析】类囊体是连在一起且悬浮在叶绿体基质中的,A正确。叶绿素基本不吸收光能,所以呈现绿色,B错误。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在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但在幼嫩的茎中也含有,C错误。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步骤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11.关于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B.DNA复制时需要DNA酶参与C.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有相同的基因进行了表达D.生物界所有的遗传密码都是统一的【答案】C点睛:DNA酶是水解DNA的,而DNA复制时需要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聚合到已有片段上的DNA聚合酶。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体内同化的能量B.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C.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D.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答案】A..............................点睛: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但消费者的级别和营养级别相乘一个,如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13.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黄猩猩果蝇研究“S”形增长,需饲养在瓶内并喂食酵母菌B.逻辑斯谛增长的种群,到K值时一定会在K值上下波动C.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的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D.在指数增长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是不变的【答案】A【解析】用黄猩猩果蝇研究“S”形增长,需饲养在瓶内并喂食酵母菌,即提供营养物质,空间有限,A正确。逻辑斯谛增长的种群,到K值时一般会在K值上下波动,但如果外界环境变化很大很可能会下降,B错误。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还需要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条件下才会呈指数增长,C错误。在一定指数增长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是不变的,但增长指数不同时,增长速率也会变的,D错误。点睛:比较“J”型和“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曲线模型形成条件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增长率不变越来越小有无K值无K值,持续增加有K值,可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种群增长速率曲线14.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也不能经昆虫传播B.HIV会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和巨噬细胞C.HIV仅有的一条RNA会逆转录成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DNA中D.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答案】C【解析】HIV主要是依靠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而身体接触或空气一般不会传播,也不能经昆虫传播,A正确。HIV会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能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和巨噬细胞,B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侵染人体后会逆转录成DNA并整合到人体基因组的DNA中,但其还有逆转录酶,C错误。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应实施剖腹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以阻断母婴传播,D正确。1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分裂进入前期时,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B.植物细胞在分裂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C.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被纺锤丝拉向两极D.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两个新细胞间会出现许多囊泡【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体,A正确。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一个整齐的平面上,B正确。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被纺锤丝拉向两极,所以才能均等平分,C正确。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膜会向内凹陷,将细胞臆裂成两个细胞,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两个新细胞间会出现许多囊泡,是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的过程,D错误。点睛: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的不同点是在前期和末期,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通过从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是从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臆裂均分细胞质,植物细胞是从中间出现细胞板而使细胞质均分。16.下图示基因型为aaBbCc的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据此可确认该细胞A.是第一极体B.发生过交叉互换C.将形成abc和aBC两种类型的雌配子D.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D【解析】该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可以是第一极体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在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可能是交叉互换也可能是基因突变,B错误。如果该细胞能形成配子的可能是abc、aBC、aBc或abC,C错误。因为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所以已经完成了减数第一次分裂,D正确。点睛: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通过复制而来,本应是完全相同的,但出现了等位基因情况时,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如果原本该对基因的基因型是纯合子,那么一定是基因突变。17.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经地理隔离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C.杂交育种一定需要较长时间D.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基因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答案】D【解析】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A错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但如果是配子发育而来的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也是单倍体,B错误。杂交育种时如果选用的是隐性性状,需要的时间也不长,C错误。由题意可知XbY占3.5%,XBXb占5%,其余都是正常的,色盲基因频率为(3.5+5)÷(50+100)×100%=5.67%,D正确。点睛:有些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判断个体是几倍体生物首先要看发育起点,如果是受精卵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如果是配子发育而来,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都是单倍体。18.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由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父子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B.
本文标题:浙江省选考十校联盟2018年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5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