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阿尔巴尼亚农地保护案例研究
阿尔巴尼亚农地保护案例研究Contents背景介绍1存在问题:政策问题2规划目标与方案3规划实施措施41背景介绍1.1阿尔巴尼亚概况1.1.1地理历史简介•地理位置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北部与东北部分别与南斯拉夫和马其顿接壤,南部与希腊为邻,西临亚得里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面积2.875万平方公里,首都地拉那。人口363.9453万(2009年)。主要民族是阿尔巴尼亚族(98.6%),希腊族(1.17%),以及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斯拉夫民族。全国通用阿尔巴尼亚语。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现设省、区、乡、村。•全国共有12个省,36个区。行政区划地形、地貌阿尔巴尼亚海岸线长472公里。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西部沿海为平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东部为迪纳拉山脉南延部分,海拔1000-2000米。山间多河谷盆地。山脉西侧是海拔200-1000米的丘陵。自然风光•历史沿革1946年1月11日正式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76年改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4月改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90年底,阿实行多党制,1991年6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共产党)在“十大”时改名为社会党。阿尔巴尼亚国徽1.1阿尔巴尼亚概况1.1.2经济发展概况•阿尔巴尼亚的矿产资源以铬矿为最重要,铬矿储量居欧洲第二位。其他矿产主要有:石油、沥青、铜、镍、铁、煤等。阿尔巴尼亚水利资源较丰富,采矿业和电力工业是阿目前最重要的支柱产业。•1991以来,受政治和社会动荡影响,阿经济严重滑坡。1993年,阿尔巴尼亚加快私有化进程,个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由于经济转轨和私有化,加上外援以及侨汇的流入(有30多万人在国外打工),阿尔巴尼亚经济停止下滑,并有了缓慢的回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该国以公路运输为主,全国有公路7800多公里。阿尔巴尼亚濒临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海岸线长472公里,海滨城市都拉斯、法罗拉、萨兰达等是天然浴场,旅游胜地。此外,境内还多湖泊、山泉,北部有原始森林,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阿尔巴尼亚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多丘陵和山地的国家,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1.1%,森林覆盖率为36%,牧场占15%,永久作物用地占4.4%。•降雨量充沛,年均为1300毫米,但降水不均衡。•平均气温1月1-8℃,7月24-27℃。•阿尔巴尼亚每个农户拥有大约1公顷土地,其中0.85公顷为可耕地。•境内河流湖泊密集,约有570个农用水库,还有1万公顷面积的礁湖。1.1.3农业发展概况1.1阿尔巴尼亚概况•2005年,全国总人口313.4万人,农业人口172万人,占55%。•2005年,阿尔巴尼亚国民生产总值达180.5亿美元,其中农业占23.6%,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在整个农业部门中,种植业约占43%,畜牧业占37%,农产品加工业占19%,渔业占1%。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土豆、蔬菜、水果、甜菜、肉类、奶制品等。人口数农业人口非农人口产业结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渔业1.1.4农业生产特点•第一,土地私有化。阿尔巴尼亚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剧变以后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化。截止2004年底,全国耕地私有化完成了计划的98.9%,达563696公顷。同时,原合作社的110584公顷土地和国有的25143公顷土地正在私有化。土地私有化后,由于面积小而零碎,限制了大型机械化生产。1.1阿尔巴尼亚概况•第二,国际社会给予了大力援助。近年来,阿尔巴尼亚农业得到了欧盟、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机构的广泛援助。另外,阿尔巴尼亚不断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引入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机制。•第三,农产品贸易逆差大。2005年上半年阿尔巴尼亚共进口粮食17.7万吨,价值2160万欧元。其中小麦进口14.2万吨,价值1670万欧元,占粮食进口的80%,进口来源国主要是俄罗斯。阿尔巴尼亚只能满足全国食品供应所需的25%,75%的加工食品需要进口。1.2农地保护政策案例背景假设你成为阿尔巴尼亚这个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顾问,参与农地保护政策的讨论。1背景介绍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很小的国家,面积只有约29000平方千米,人口约33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2%。它的城市密集,并且很破落,在城市郊区几乎没有容纳新人口的空间。在民主改革时期之前(1992年),由于共产主义政策,接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农村。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多山国家,只有约20%的土地适合耕种。大部分的农地集中于中部和西南部的河流和沿海平原地带,并且毗邻着城市。近50年来,阿尔巴尼亚一直处于斯大林式共产主义统治之下。作为政府计划经济的一部分,个人不允许存在私有财产,没有私人的汽车,无法在国内自由迁徙(居民必须获得批准才能居住在特殊地区和在地区间流动),同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来自西方的信息(所有电视广播都被控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阿尔巴尼亚受中国毛氏文化大革命思想的影响,许多城市居民被强行迁移到农村。1992年开始民主进程,阿尔巴尼亚人可以通过电视自由获取西方信息,可以在国内自由流动,拥有私人的汽车。与此同时,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和住宅开始私有化改革,市场经济改革也开始启动。作为从一个专制型的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土地所有制度也经历了根本性变迁。城市中所有住宅都实现了私有化,全部合作农场的土地也私有化。但是国营农场的土地则继续保持公有制。相比之下,国营农场的土地更具有生产效率,而这些土地靠近主要城市的郊区。在最初的私有化改革中,出现了300万个农地单位。这是因为,在合作农场的私有化改革中,为了在所有者之间平均分配产权,必须给予个体所有者一定数量的农作物、牧场和林地。这就造成了前合作农场土地所有权的过于分散化。很多前合作农场都位于国家的偏远地区。由于国家支持农业体系的崩溃,它们成为没有经济优势的生产单位,而且这些地方对劳动力也没有吸引力,因为之前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而被强迫安置在这里。共产主义时代的计划和控制传统仍很强大。例如,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可清楚识别并可强制执行的城市增长边界。自从共产主义瓦解以来,计划经济作为一种概念已经不被人们所尊崇,也基本上没有了进行计划、管制和征税等国家机器。阿尔巴尼亚极度贫穷。在民主改革之后,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瓦解。欧盟认为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大陆唯一的“最不发达国家”。公共生活的每个方面(物质和社会结构)都需要大量的投资。2存在问题:政策问题在共产主义时期,阿尔巴尼亚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但是民主改革之后农业产量急剧下降。新自由(国内自由流动,私人汽车,私人产权,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城市人口以每年7-8%的速度增加,而这主要是来源于农村人口转移。几乎所有的新增人口聚居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非法住宅中,这些住宅一般是占用了前国营农场的土地。此外,很多城市居民搬迁到城市郊区建造新住宅。非法土地利用引起了关注,因为:•任何农地的流失,特别是基本农田(当它不为技术和管理创新所替代的时候)的流失,都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特别是在国家经济转轨的脆弱时期;•在城市郊区的农地上非法利用承担了物质成本(饮用水源、下水道、道路和电力)和社会基础设施(学校等)建设的成本。在缺乏计划条件下,对这些基础设施的供给通常是十分昂贵的,特别是在财政紧张时期和面临不确定的公共收入流的情况下;•非法(往往也是不合理)利用的农地很有可能带来环境退化,比如水土流失、地下与地表水的污染。及时制定保护阿尔巴尼亚农地保护方案成为农业部门、住房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的目标。然而,试图控制非法占用农地的努力必须会面对这样的现状:(1)政府部门之间相互不合作(在共产主义时期它们被压制合作)。(2)中央和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危机而缺少人员,另外,对于土地控制也缺乏行政管理的合法性。3规划目标与方案3.1土地利用总体战略根据阿尔巴尼亚土地利用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背景,为了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确立了规划期内阿尔巴尼亚土地利用总体战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协调区域用地统筹城乡用地突出生态保护划定和保护基本农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集约利用土地依据行业用地标准控制用地规模明确各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导向,促进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协作。建立区域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配置机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用地布局营造生态安全、人地和谐的土地利用格局。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制度和污染排放的环保标准,对生态敏感区的土地利用实施重点监控与管理3规划目标与方案3.2阿尔巴尼亚土地利用空间战略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发展导向:保障中部和西南部地区,保护北部和南部生态,实施圈层控制。•优先保障主要城市发展区,以及西部工农业发展项目用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用地布局;•强化北部和南部山区土地利用的生态保护功能,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强化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推进土地利用圈层管制战略,保障阿尔巴尼亚区域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3规划目标与方案3.3土地利用政策导向根据情况,为阿尔巴尼亚制定符合自身的土地利用目标:发挥亚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阿尔巴尼亚旅游产业功能,为建设世界一流亚热带海滨度假胜地提供必要的土地保障。保障工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提升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实力。3规划目标与方案•农业方面农用地保护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以必要的经济手段为辅,严格占用耕地和林地审批手续,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促进农用地优地优用;推进农用地整理和农场用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集约利用水平。鉴于以上情况,阿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作为规范工农业用地的导引:•工业方面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逐步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建设用地管理机制;根据城市发展、产业带和产业园区的定位,合理供应建设用地,保证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方向的协调一致;建立项目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大存量土地盘活整合力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4土地利用目标根据阿尔巴尼亚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规划期内,努力实现以下土地利用目标: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完备,耕地质量、基本农田质量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用地得到有力保障。各类用地结构得到优化。3规划目标与方案集约用地水平得到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值不断提高,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管理得到加强。土地整治全面推进。土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成效。森林和饮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土地调控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土地法规与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市场机制更加健全,土地利用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不断完善,土地利用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根据以上制定的规划目标,阿尔巴尼亚政府实施各种举措来完成制定的目标,包括行政管理措施、经济调控措施、法律约束措施、技术措施、社会监督措施。4规划实施措施4.1行政管理措施(1)强化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必须符合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2)严格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完善用地计划分类编制和管理,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计划调控。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考核和问责切实维护土地利用计划的严肃性。4规划实施措施(3)严格规划修改严禁擅自修改规划,对规划的修改,必须进行可行性评估和论证,并按法定程序报批。(4)加强规划实施监管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检查和评估制度,实行专项检查与经常性监督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制止违反规划的行为。4.2经济调控措施(1)加大规划实施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对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投入力度,创新多元化投入与利益分配机制,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鼓励建设用地集约
本文标题:阿尔巴尼亚农地保护案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0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