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注塑车间实习小结 王锐2009 9 1
注塑车间实习小结王锐2009年9月1号车间所采用的注射机型号•1HTF80X-1注塑能力:125g•2HTF110X/1J注塑能力:160g•3HTF250X注塑能力:400g•4HTF300S-B注塑能力:630g•5HTF360X注塑能力:1000g•6HTF360X-B注塑能力:1000g•7HTF450A注塑能力:2000g•8HTF650X1注塑能力:3000g•9HTF360X1注塑能力:1000g10HTF1200W2注塑能力:6300g•11HTF800W2注塑能力:4000g车间所采用的注射机型号生产作业前准备•打开电源→把塑料到入储料箱→打开吸料机把原料抽至上方料筒,将原料烘干,烘料时间和温度根据工艺卡设定→待原料接近烘干时间,打开料筒预热键,预热期温度根据工艺卡设定→生产前要确定料砠紧固无溢料,观察屏幕上的温度来确定加热键及感温线完好无损→打开水泵电源→在原料烘干及预热时间,将模具架入机器连接好油路设定温度和流量→根据工艺卡设定参数•注:首件确认时必须检查产品的重量生产作业前准备生产作业①启动马达↓②按“手动”键,打开模具,清洗表面防锈剂↓③关闭安全门,调整好模具厚度,顶针位置↓④锁紧模具(和模)↓⑤按“座台进”,整进座台↓⑥按“储料”将料储满↓⑦按“半自动”机器进入一个循环,这时要开门一次屏幕提示请关门,关门后进行注射第一模制品↓⑧待开模时,打开安全门,待顶出器动作结束取出制品↓⑨观察制品是否达到合格要求,如不合格,由组长修订参数,直到生产出合格品,并由检验员首检后,方可批量生产作业流程图•模具行腔开启产品顶出,取出产品,确认没有异物及残留在模具内,关闭安全门•↓•作业员检查产品是否有缺料,水丝,油迹等缺陷,如有放入不合格箱中•↓•作业员去除浇口及飞边,保证产品表面不划伤及装饰框的内圈无毛刺等不良现象•↓•将整修号的产品左右面分别用一塑料袋包装好置于工作台上•↓•作业员将包装好的产品整齐放入周转箱内分清左右面,确保数量正确及产品无擦伤•↓•作业员等待下一模成型产品外观质量检验标准1擦伤:制品碰撞,摩擦留下的痕迹。2斑点:也可称麻点,在制品表面的灰尘。3气泡:气体夹杂物,造成镀膜油漆突出或冲模不足而产生的内部真空泡4砂丝:水砂磨后造成的丝纹痕迹波纹:注塑速度,保压时间不适合引起的缺陷,反射镜镀铝形成不完整状痕迹5缺料:塑件外形残缺不完善或多型腔时个别型腔填充不满的现象6黑点:塑件分解或料中可燃性挥发物等在高温下分解燃烧,燃烧物随融料注入模具型腔,注塑件的表面呈黑点,黑色条纹或沿塑件表面呈炭状烧伤现象7飞边:在注塑时由于合模不紧或模具间隙过大,塑料流动性太好,加料过多或注塑压力速度过大导致塑件的沿边缘挤出多余的薄片的现象。8色差:由于燃料和填料分布不良,塑料或燃料变色在塑件表面的色泽不匀。产品外观质量检验标准9变形:塑件在成型时残余应力、剪切后力、冷却不足造成的内应力,脱模不良及塑件的强度不够,模具变形导致塑件发生形状畸变、翘曲不平的现象。10.杂质:由于原材料混有其他的物质,模具表面没有清理,导致塑件成型后表面或内部产生杂物和模糊不清的现象。11缩瘪:由于注塑时保压补料不足,塑件的冷却时间不够,壁厚不均及塑件收缩性大时产生的类似凹痕的现象。12.拼接线:融料在注塑汇合时料温如果较低,树脂与附和物不相容等原因会导致融料的结合不良,沿塑件表面或内部产生明显的细接缝线。13油迹:因模具表面没有清洗干净,导致产品注塑完成后在表面产生明显的油的痕迹。14开裂:由于塑件强度不够,内应力大或塑件的方向性明显,或脱模不良导致塑件发脆易裂,尤其沿料流方向更易材料特性材料名称烘干温度(℃)烘料时间(时)收缩率密度PP75-901-20.80.9PC120-1304-50.61.2PBT120-1303-41.71.3PET120-1303-40.31.33PMMA80-953-50.61.18PA66110-1304-61.5-2.21.13PPO110-1303-40.4-0.61.07ABS80-953-40.61.05材料特性PC:(聚碳酸脂)⑴无定型塑料,热稳定性好,成型温度范围宽,超过330℃才呈现严重分解,分解时产生无毒、无腐蚀性气体⑵吸湿性极小,但水敏性强,含水量不得超过0.2﹪,加工前必须干燥⑶流动性差,溢边值为0.06毫米左右⑷塑件不宜取厚,应均匀,避免有尖角、缺口及金属嵌件造成应力集中,脱模斜度取2°,若有金属嵌件应预热,温度为110-130℃⑸模温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薄壁塑件取80-100℃,厚壁塑件取80-120℃,模温超过120℃塑件冷却慢,易变形粘模,脱模困难,成形周期长材料特性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青共聚体⑴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⑵流动性中等,溢边料0.04毫米左右⑶料温对物性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对要求精度较高塑件模温取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取60-80℃,一般用柱塞式注射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力为1000-1400kg/c㎡,螺杆式注射机则取160-220℃,700-1000kg/c㎡材料特性PP:(聚苯乙烯)⑴无定形料,吸湿性小,不易分解,性脆易裂,热膨胀系数大,易产生内应力⑵流动性较好,溢边值0.03毫米左右,防止出飞边⑶塑件壁厚应均匀,不宜有嵌件(如有嵌件应预热)、缺口、尖角⑷宜用高料温、模温、低注射压力,延长注射时间有利于降低内应力,防止缩孔、变形,但料温高易出银丝,料温低或脱模剂多则透明性差材料特性PA:(尼龙)⑴结晶性料熔点较高、熔融温度范围较窄,熔融状态热稳定性差,料温超过300℃,滞留时间超过30分钟即易分解⑵较易吸湿,成形前应预热干燥,并应防止再吸湿,含水量不得超过0.3﹪,吸湿后流动性下降,易出现气泡、银丝⑶流动性较好,溢边值一般为0.02毫米PMMA:(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⑴无定形料,吸湿性大,不易分解⑵质脆、表面硬度低⑶流动性中等,溢边值0.03毫米左右⑷质透明要注意防止出现气泡、银丝、熔接痕及滞料分解,混入杂质质量问题:变形•原因:①冷却时间不够②塑件形状不当,壁厚不匀,强度不足③注射压力小,注射速度快,保压补缩不足④塑料塑化不匀,供料填充不足或过量质量问题:水丝•原因:原因:①塑料温度太高,模温高②原料中含水分高,有低挥发物③料中充气,排气不良④模具表面有水分、润滑油或脱模剂过多⑤配料不当,混入异料或不相融料质量问题:缺料•①注射量不够、加料量不足、塑化能力不足及余料不足②注射速度太快或太慢③塑料流动性太差④脱模剂过多,型腔有水分⑤塑料内含水分及挥发物多⑥注塑机螺杆磨损过大⑦融料中充气多、壁太薄、面积大、压力不够质量问题:飞边•原因:①分型面密合不良,型腔和型芯部分滑动零件间隙过大②模具强度和刚性不良③加料量过大质量问题:裂痕•原因:①脱模时顶出不良,冷却时间过长或冷却过快②塑料性脆,混入异料杂质③脱模剂不当,脱模后或后处理冷却不匀其他缺陷•
本文标题:注塑车间实习小结 王锐2009 9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1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