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介绍
《欧美文学史》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五节莎士比亚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的文学史地位、影响、莎剧时期的英国戏剧、莎翁生平、创作分期、各阶段代表作和莎剧与中国的关系,重点掌握福斯塔夫喜剧形象的内涵、四大悲剧的内涵和莎剧的艺术特色,学会初步鉴赏莎剧。主讲人:齐宏伟一、引言:莎士比亚的地位与影响同时代剧作家“大学才子派”本·琼生(1572-1637)评论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他是时代的灵魂,我们所击节称赏的戏剧元勋……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英国评论大师萨缪尔·约翰逊(1709-1784)说:“莎士比亚凌驾于所有作家之上,至少是超过所有现代作家,他是自然的诗人,为他的读者举起了一面生活和世态的忠实的镜子。”莎士比亚的地位德国大诗人歌德(1749-1832)在莎士比亚的启发下摆脱了宫廷文学的影响,他在《莎士比亚的命名日》(1771)这篇演说中谈到学习莎氏是他创作的转折点:“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说我一生都属于他。”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盛赞说:“莎士比亚就是经典,他设立文学的标准和限度。”与荷马、但丁、歌德并称“世界四大诗人”莎士比亚的影响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三百多年来,莎士比亚对世界文学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李赋宁总主编《欧洲文学史》第1卷,商务)18世纪启蒙文学家公开打起莎士比亚的旗帜,提倡新文学。莱辛在《汉堡剧评》中以莎剧为范例,反对僵化的古典主义;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把莎剧视为典范,当做他们美学理论的依据。莎士比亚的影响19世纪20—30年代,法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打着莎士比亚的旗帜与“古典派”进行斗争,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把莎士比亚当做近代艺术的代表,并学习莎剧,写了《欧那尼》,在舞台上一举击败“古典派”。司汤达写《拉辛和莎士比亚》,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宣言,提出要学习莎士比亚,创作新文学。现代派作家学习他对人之存在与异化的关注,如贝克特《等待戈多》和《残局》重复了《李尔王》的残局。莎士比亚的影响不单在文学领域,莎士比亚也影响到哲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等诸领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雅典的泰门》关于金子“只要这么一点儿,就变黑为白,变丑为美”等话来说明货币的本质。莎剧非常早地关注到“现代性”(modernity)问题。据《莎士比亚与电影》统计,仅在默片时代,根据莎剧改编的电影就多达400部,到今天,根据莎剧改变的电影更是成百上千。而绝大多数后世电影都喜欢沿用莎剧首创的恋爱方式。请猜猜这种恋爱方式是什么?下列片断出自哪部电影?恋爱方式与电影片断二、莎翁时期的英国戏剧舞台据丹纳《英国文学史》和王佐良《英国文学史》揭示,莎剧的伟大和当时时代密切相关,那是一个对戏剧来说几乎算是空前绝后的时代,王佐良说莎翁和同时代剧作家“做到了几件最难的事:诗与剧的结合,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个人天才与群众艺术的结合,还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悲剧与喜剧、文雅与通俗等等的结合——不是勉强、生硬地凑在一起,而是有生气、有创造性的结合,不是一个人、几件孤零作品问世,而是一百多个剧作家带着五百多个剧本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一起涌向前来,其中有二十个作家和五十个剧本是至今我们还在欣赏的。这盛况,这声势,这成就,以后没有再现”!莎翁时期的英国戏剧舞台戏剧在莎翁时期是大众娱乐。每逢集市或节日,乡民欢欣雀跃,赶来看戏。莎翁时期的英国戏剧舞台莎翁生活的伊丽莎白时代剧院结构由椭圆形或八角形的围墙所构成,墙内设有舞台和观众场。池子里的观众站着看戏,坐位则设在剧场围墙内四周有两层建筑构成的廊楼里,同时舞台上也摆设低座椅招待贵族观众。莎翁时期的英国戏剧舞台天鹅剧院,1596年一荷兰人根据友人之速写绘制双层舞台:层次感;易表现约会场景(莎翁充分利用这点来设计罗米欧与朱丽叶窗前阳台相会《罗米欧与朱丽叶》)伸展入观众中的T形台:便于与观众沟通和进行内心独白(莎翁充分利用这点设计内心独白)舞台地板上暗门:表现鬼魂等出没(如《哈姆莱特》)三、莎学之谜:莎士比亚的生平由于莎士比亚出身平民,没受过大学教育,加之他的生平资料很少,后世一些研究者对莎士比亚写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表示怀疑,挖空心思地从贵族社会中去寻找候选人,有人认为真正作者是培根。英国爱汶河莎士比亚故居生平与墓志铭爱汶河畔斯特拉福斯镇富商家庭18岁与26岁的哈瑟维结婚路西庄园事件1585年出逃伦敦看马匹跑龙套1592年誉满伦敦“大学才子派”的格林(1558-1592)称为“一只暴发户乌鸦”1594年莎士比亚所属剧团受到大臣保护1599年作为环球剧院股东之一1613年回到故乡1616去世莎士比亚遗体安葬在镇上圣三一教堂。墓志铭写:“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动底下的这抔黄土!让我安息者上天保佑,移我尸骨者永受诅咒。”大有深意的莎翁纪念碑像竖立在斯特拉福斯镇的莎士比亚纪念碑像(1888),柱子顶部是莎士比亚坐像,柱子四周有四个像:福斯塔夫代表喜剧,麦克白夫人代表悲剧,亨利五士代表历史,哈姆莱特代表哲学。四、莎士比亚创作分期第一时期(1590-1600),诗歌、喜剧、历史剧时期。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时期。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时期。1850年德国盖尔维努斯根据对莎士比亚戏剧诗行的研究,把莎士比亚戏剧分成三个时期。(一)、莎士比亚诗歌、喜剧、历史剧时期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年在位)统治的盛年。王权巩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从此确立了欧洲乃至世界强权的地位。伊丽莎白女王常常到剧场看戏,这也是英国戏剧能够在文艺复兴时代成为欧洲文学发展顶峰,产生莎士比亚的一个环境因素。女王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参电影《莎翁情史》),其中特别喜欢福斯塔夫。据说莎士比亚曾专门为女王写福斯塔夫喜剧,如《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此时期的创作特征是乐观主义,追求欢乐生活,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升华和王权的建立都充满了希望。十四行诗154首,历史剧9部,喜剧10部。1、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莎士比亚诗歌成就主要是十四行诗。抒发诗人对人生、爱情、友谊的理想。1—126首写友谊,歌颂诗人和他的朋友的友谊。127—152首写爱情,描写诗人对一个皮肤黝黑的女子的爱情。诗中的“男朋友”和“黑美人”是谁,均不可考。让我承认,两颗真心的答唤是阻止不了的。爱算不得爱,要是人家变心了,它也得变,或者人家改道了,它也快改;不呵!爱是永远固定的标志,它正视风暴,永远也不会动摇;爱是一颗心,一切迷途的船只都靠它引路,把它当无价之宝。爱不是时间的玩偶,虽然美貌到头来总是被时间的镰刀遗漏,爱决不跟随短促的韶光弃掉,就到灭亡的边缘,也不低头。假如我这话真错了,真不可信赖,算我没写过,算爱从来不存在!第116首:歌颂爱情的代表诗十四行诗,是英文Sonnet的译名,Sonnet也称作Sonata,与音乐中的“奏鸣曲”同名。押韵格式是:ABAB,CDCD,EFEF,GG2、莎士比亚喜剧莎士比亚共创作喜剧13部,这一时期著名喜剧有《仲夏夜之梦》(MidsummerNight‘sDream)、《威尼斯商人》(MerchantofVenice)、《第十二夜》(TwelfthNight)等10部。《威尼斯商人》(1597):安东尼奥、巴撒尼奥、夏洛克、鲍西娅夏洛克的控诉鲍西娅法庭审案3、莎士比亚历史剧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HenryIV)、《亨利五世》(HenryV)、《理查三世》(RichardⅢ)、《亨利六世》(上中下HenryVI)、《亨利八世》等。著名戏剧人物:暴君理查三世、明君亨利五世、喜剧人物福斯塔夫福斯塔夫人物形象《亨利四世》最大的文学成就是塑造了福斯塔夫形象。他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色的喜剧人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典型。他与堂吉诃德并列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喜剧形象。反面喜剧人物福斯塔夫是一个反面喜剧人物,五毒俱全。是英国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流氓、雇佣兵和冒险家形象。他道德败坏,好色淫荡,贪食酗酒,胆小怯懦,招摇撞骗,偷盗抢劫,厚颜无耻,吹牛撒谎等,各种恶习,应有尽有。他的优点是具有社会底层人物的乐观粗犷,机智幽默。福斯塔夫出入宫廷,混迹市井酒肆,是联结贵族和平民的纽带人物。他的活动为读者提供了贵族和平民社会“五光十色”的生活图景。完美喜剧性格约翰逊称赞福斯塔夫:“无人模仿、无法模仿的福斯塔夫”、“情理和罪恶的混合物”英国评论家莫尔根说:“他使青春和老年、冒险和肥胖、机智和愚蠢、贫穷和奢侈、爵位和滑稽、目的纯洁和作法恶劣混杂在一起;坏的原则既没有引起憎恨,怯懦也没有引起蔑视,然而他却常常陷入使两者蒙上污点的情况之中;作为一个笑料和一个机智的人、一个幽默家和一个滑稽者、一个试金石和一个笑柄,一个小丑和一个被嘲笑的对象,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就他一生中我们见他的那个时期来讲,已成了一个大概从未展示过的最完美的喜剧性格。”马克思称赞莎剧具有“福斯塔夫式背景”附:《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andJuliet,1595):爱战胜仇恨、代赎观念一见钟情窗前相会莎士比亚悲剧《罗米欧与朱丽叶》(1594)是莎士比亚在喜剧和历史剧期的创作,和后期悲剧风格不同。(二)莎士比亚悲剧时期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Hamlet)、《奥赛罗》(Othello)、《李尔王》(KingLear)、《麦克白》(Macbeth)。还有《雅典的泰门》等共7部悲剧还有喜剧《一报还一报》(MeasureforMeasure)。莎士比亚的“断裂”(参本章第二节讲义)2004年4月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他家乡天鹅剧院门前的戏剧广告悲剧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悲剧描写人类七情六欲中的各种欲望。悲剧主人公都带有某种偏执狂式的激情,这种激情的燃烧,最终导致主人公的失败与毁灭。哈姆莱特的延宕、奥赛罗的幻灭、李尔王的偏执、麦克白的野心,在与外力和内心的矛盾冲突中,表现激烈、深刻、震撼人心,反映了人类共有的某些心理特质,引起不同时代的人的共鸣,显示出悲剧的力量。这是性格悲剧,又是激情悲剧。俄罗斯思想家舍斯托夫认为莎翁看到了人性深处的幽暗,展示了一种“悲剧的哲学”。莎士比亚与关汉卿中国悲剧产生于元代,以关汉卿为代表。关汉卿生于金末,卒于宋亡(1279)之后,比莎士比亚要早300年,一生写剧67个,比莎士比亚多30个。关汉卿的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性质不同。悲剧的冲突倾向于节制、折中、调和、大团圆结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因此也就没有莎剧对人类心理品质和生存状态的深邃探讨,也没有莎剧表现出的巨大震撼力。和古希腊悲剧、莎剧相比《窦娥冤》更像是惨剧。《哈姆莱特》(1601)“莎士比亚成为经典的中心至少部分是因为哈姆莱特是经典的中心。那种自由反思的内省意识仍是所有西方形象中最精粹的,没有它就没有西方经典,再冒昧点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哈罗德·布鲁姆)《奥赛罗》(1604):这出悲剧到底是一出怎样的悲剧?(参王元化《莎剧解读》)动画:伊阿古的妒忌歌剧:奥赛罗扼死苔丝狄蒙娜希林福特:奥赛罗讲述他的历险《李尔王》(1605):大女儿高纳里尔、二女儿里根、三女儿考狄利娅、葛罗斯特伯爵、长子埃德伽、次子爱德蒙疯子与瞎子的图景象征了什么?(参黑泽明导演《乱》)三个女儿比孝心考狄莉亚之死威廉·希尔顿:李尔王与三个女儿《麦克白》(1606)女巫预言敲门声《麦克白》题材源自霍林西德《编年史》苏格兰贵族麦克白三个女巫的预言他本人和班柯的后人为王麦克白夫人国王邓肯班柯鬼魂留心苏格兰贵族麦克德夫、妇人生的杀不死他邓肯之子马尔康问题:为何敲门声如此惊心动魄?(参德·昆西《论麦克白里的敲门声》)“Thetableisfull”恐惧使麦克白产生幻觉,在宴席上,他看见班柯的鬼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惊恐之下只说了一句:“Thetableisfull.”(席上已经坐满了)这是一句非常生动的个性化语言,表现麦克白的恐惧心理。司汤达说:“还有什么诗,什么音律,可以再加到这句话的美之上?”(三)莎士比亚传奇剧时期有《暴风雨》(Tempest,1612
本文标题: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4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