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北方城市气候大比拼(组图)
北方城市气候大比拼(组图)北方城市气候大比拼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居住的城市气候差,其实每个城市的气候都有自己的特色,优点和缺点。鉴于作者只在秦岭淮河以北流窜,只对北方气候有一知半解,下面谨将北方各省会级城市以及大连,烟台,威海,青岛这四座沿海城市的气候特色评述一番,希望能有助于各位对北方城市气候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并且列出了很多值得一提的城市气候特色,希望改变一下大家的一些固有印象。为了作个比较,列出了每个城市的气候宜人指数,满分为10(北方普遍都不会高的,呵呵),比一比,看一看,你所在的城市气候宜人吗?1。北京满城尽飘黄金沙——皇城根儿的主色调当然应该是黄色!当年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而定都于长城脚下的统治者,万万没有想到如今北方的人民安定团结了,人民的故土却开始频频南下了!这可害苦了首都人民,而且害得首当其冲,不过从这一点来看,北京仍然在发挥其屏障作用,只是屏障对象换了而已。好在此种痛苦记忆一般只限于春天。到了初夏北京还是非常宜人的。进入夏季,北京的雨季较明显,6,7,8月下的雨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高于华北其它地区(其他月份的降水也比其他地区更少)。北京一带是蒙古冷涡的主要根据地,一旦盘踞下来,几乎天天打雷下雨,这样天气也不会太热。过去北京的年降水量挺多的,但近十几年来北京的降水量节节下降,从600毫米以上一路狂跌到近年的400mm左右,已经从半湿润退化到了实实在在的半干旱。进入9月降水骤然减少,秋高气爽,被称为北京最舒服的月份。北京纬度较高,地处华北平原最北端,因此冬天比较冷,冷点儿不怕,但这二年雪也鲜有光顾了,下个屁点儿大的雪媒体都要咋呼好几天。唉,我爱祖国,我爱首都,可是她的气候实在不能带领我们向前进。北京气候宜人指数:5.52。天津离北京太近,所以人们一般会拿两地气候作比较,但细究起来还是有以下两方面差别的:1.天津离海近一些,因此比北京湿润一点。过去北京因地处山麓降水量一直比天津要多,经常是当北京天天打雷下雨时,天津基本上还是阳光普照,不过天津虽然降水次数少,但效率较高,降水强度比北京要大。这些年随着北京越来越干旱,天津的降水量甚至开始反超北京了。2.气温方面,虽然天津比北京偏南,而且又临海,气温却比北京低,尤其是冬天,天津的最低温往往要比北京低好几度,海洋在温度调节方面对天津似乎无能为力,这点值得注意。另外,对于天津人的利好是,有了首都的存在,天津少受了些沙尘暴的侵袭。天津气候宜人指数:5.53。东三省之哈尔滨,长春,沈阳人们看到这三个名字首先想到是“冷”,的确,在冬天的天气预报里,唯有这三个城市的数字长期是两位数。具体怎么冷法,呵呵,你去一趟就知道了。但是这三个城市也是有内部温差的,长春比哈尔滨稍微暖和一点点,而沈阳比起上述两地来又显得暖和多了。三地的夏天虽然短暂,但很舒服。其次人们想到的是“雪”,这三座城市的无论从降雪量还是降雪天数来看都无愧于“北国雪原“之称,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提起冰雪往往只是条件反射般的想到哈尔滨,其实哈尔滨只是占了地理位置最北的便宜,沈阳的降雪量要高出哈尔滨很多,一下就是大雪暴雪的,3,4月份沈阳经常出现的大雪蔚为壮观。所以东北的冰雪中心不是哈尔滨,而应该是沈阳。从全年来看,沈阳的年均降水量更是达到了700mm,综合蒸发量小的因素,沈阳在北方算是一块难得的湿润地区了。哈尔滨气候宜人指数:4长春气候宜人指数:4沈阳气候宜人指数:4.54。西北之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兰州,西宁干旱与黄沙,是人们对于此地区城市的印象。这几座城市年均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处在中国干湿分界线以北以西的干旱地区。呼和浩特是距离沙尘暴源头最近的一个城市,因此受害不小,不过呼和浩特的降水并不算太少,有些丰水年甚至比华北一些地区都要多。近年来新疆地区特别是疆北更有比较明显的变湿的趋势,乌鲁木齐冬天几乎天天可以见到雪花,降雪频率比东北高多了。所以冬季不去东北,而去乌鲁木齐看雪也是一个颇佳的选择。而银川兰州西宁都深居腹地,水对于这三座处在中国地理中心地带的城市来说真的是太宝贵了。呼和浩特气候宜人指数:4.5乌鲁木齐气候宜人指数:4.5银川气候宜人指数:4兰州气候宜人指数:4.5西宁气候宜人指数:45。西安西安地理上属于西北,但是其气候决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西北气候,但是又与华北的气候有较大差别,西安的气候在北方独具一格,自成一派。西安年降水量550mm,虽然不多,但是季节分布比较均匀,西安以东的北方地区降水都是以每年7,8月为高峰非常有规律的逐月递减,而西安则不是,西安降水最多的7月份也不足100mm,以7月最高峰向两边看,西安的雨8月反而没9月下得多,6月反而没5月下得多,其中9月份降水量为全年次高值,也接近了100mm,而10月份的降水量甚至也超过了6月,而5月10月对于北方东部的人们来说已经不大能和下雨联系起来了.所以西安夏天没有明显的雨季,倒是春天秋天雨水绵绵,颇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尤其是秋季,初秋时,从包括西安在内的陕西关中、陕北南部经山西南部、河南北部直至山东西部,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沿黄降雨带,始终在这一线徘徊,而进入9月后我国著名的“华西秋雨带”又长期赖在西安不走,两重因素相叠加,西安的秋天几乎就是在雨中度过的。所以,相当多的年份西安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秋季而不是夏季,近年来频繁见诸于媒体报道的“渭河秋汛”便是例证。这么多天下雨,自然太阳露脸的机会就少了,西安的光照时间在全国仅仅多于“天无三日晴”的西南地区,基本上也是“天无四日晴”了,这一点也许人们会惊讶,废都里不是说西安人整天靠在古城墙根儿晒太阳吗?西北地区的人难道会没有太阳晒?但事实就是如此,西安的天空很少会有清丽的蓝色,一年四季给人的感觉总是灰蒙蒙的,但这是因为气候而不是什么空气污染,这一点我要为西安正名,西安其实也挺冤的。西安气候还有更令人惊讶的地方,这座古城一年四季很少刮大风。这一点人们更不相信了,哪儿不刮风西北地区能不刮风吗?但观测数据真实的表明,虽然强冷空气来了也会刮大风,但远不及北方东部地区的猛烈程度,西安的大风日数在北方诸多城市中是最少的,每个月的平均风速没有超过2米每秒的。风沙小,加上前述的雨水多,光照少,这不就是养育出全国闻名的成都粉子,重庆辣妹的气候吗?所以,西安的“女子”决不会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健康肤色和泛着红晕的脸,其皮肤在北方一定是“水灵的很”。还有人说西安很热,西安夏天确实很热,但7月份平均温度还没有超过27度,而这个月北方27度以上的城市都比比皆是。西安的冬天是非常温和的,强冷空气来了温度也不会像东部那样降得太厉害。如果单从气候因素考虑在北方住哪里的话,西安应该是非常理想的选择。西安气候宜人指数:6.56.太原很多太原人觉得自己城市的气候很不错,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老西儿在自己的黄土高原怡然自得,倒也快活,虽然太原的气候实际上并不很好。太原太原,地处高原。太原的海拔接近800米,因此其气温要比邻近平原地区低不少,而且高原气候的一大特点就是温差大。太原夏天不热是真的,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还不到24度,比东北的沈阳大连还要凉快,夏天早晚凉风习习,很是舒服,8月中下旬太原便早早有了凉意,晚上睡觉都可以盖棉被了,2006年太原与青岛承德等一起被评为“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当然这也与太原近年来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有很大关系。“冬天不冷“也就只能相对于东北而言了,冬日晴朗的清晨太原的温度会降到很低,看看街头全副武装的行人便可知晓。不过到了10点以后,温度又会跳跃般的窜升,太阳就不光有亮度还有热度了。对于太原而言,冬日的晴天意味着寒冷,而遇到阴天则反而要比太阳照着暖和很多,这是典型的高原特征。太原坐落于山西高原的正中央,其政治地理位置是颇佳的,但是从气候上看处在这个位置就很无奈了,看看太原周围的地形吧: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四面被高山阻挡,暖湿气流要想进入太原盆地简直比长征还难啊。本来山西就十年九旱,而近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太原又是山西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2005年太原人均水资源为168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量的十二分之一,全山西人均量的二分之一,作为一个拥有300万人口的能源型重工业城市,缺水缺到这种程度意味着什么?太原气候宜人指数57.石家庄别看石家庄这名字土,“900万人口的中国最大农村不仅仅土,还是一片“热土”,偌大的河北,夏天最热和冬天最暖和的不是别的地方,偏偏就是坐落在冀中平原西部的省会。夏天的最高气温屡屡突破40摄氏度不足为奇,而在数九寒天最高温居然能攀升到十几摄氏度的,在北方广大地区也就仅此一“家“。这是因为石家庄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平原,每年春秋冬三季特别是到了冬季,与太行山垂直的偏西风每当爬行过太行山后,在陡然下沉的过程中温度急剧升高,湿度急剧减小,风速急剧加大,从而形成了和阿尔卑斯山北麓一样的”焚风效应”。“焚风效应”在夜里最能发威,能让石家庄在短短的十分钟内由零下几度陡然升至零上十几度!所以,你如果冬天去石家庄的话,很可能会后悔怎么穿了这么多冬装,简直能把人捂死。本人建议:1.石家庄政府部门在冬季采暖期应当灵活应对,每当焚风发威那几天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供暖温度或停止供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石家庄当地群众也应摒弃冬天一直很冷的固有观念,在焚风天气时可适当减少衣物,否则捂一身汗也怪难受的,出汗也容易感冒,十几度实在不适合穿冬装了。加上石家庄由于这两年城市化的突飞猛进而愈发显著的“热岛效应”,石家庄可真成“北方热岛”了,大有取代传统“北方火炉”济南之势。“焚风效应”与“热岛效应”,两个“效应”叠加轰炸,这是石门区别于北方周边城市的一大气候特色。石家庄气候宜人指数5.58.济南济南,人称“北方火炉”,又称“小火炉”,其实济南这“火炉”烧起来的时候一点不比南方那几个逊色,有很多人说夏天哪儿都热,但是你要来趟济南的话就觉得你那里很凉快了。数据说话,北京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刚到26度,而济南7月份是27.5度,6月和8月的平均气温都比北京的7月份要高,北京的夏天也够你受的了吧?济南怎么个热法可想而知。每次我夏天去济南,一下火车,顿时感觉一股热风扑面袭来,包围了我的身体,闷得让我窒息。不过这燃烧的火炉也经常被浇灭,因为济南的夏天降水量很丰沛,6,7,8月多年平均降水总量达到了450mm,这相当于北京,天津,太原,石家庄这些华北城市一年的降水量甚至还多,近年来济南的降水更是明显偏多,2003年-2005年连续三年突破900mm,2004年更是达到了1100mm,要知道这可是上海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啊。其实济南下雨的日子并不多,日照时数也比较长,但是济南下雨的效率非常高,要么不下,但凡下起来其强度都很大,尤其是到了雨季,济南每一场雨下的都是酣畅淋漓,我个人就很喜欢济南夏天的暴雨,喜欢济南这种“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极端气候。济南“泉城”的雅号,还有那令人神往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画面,就得益于济南相对丰沛的雨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处于丰水期的济南还保持着传统的城市布局,济南到处都是泉水,家家门前荷花绿柳,人们行走在石板路上,泉水就从石头缝里渗出来……没有丰沛的雨水就没有济南的泉水,只有下大雨趵突泉才会更加“趵突”,2003年趵突泉正是在持续的强降雨中于停喷数年之后终于复涌,而每逢暴雨过后趵突泉水位都能窜升一大截,所以建议去看趵突泉的人们最好能选择雨过天晴的好日子。“济南的冬天”,被老舍严重美化,以至于慕名而来济南过冬的人都会直呼上当。老先生开篇就骗人两次,其一,“北平冬天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而多年观测数据表明,济南的风速全年平均为3米每秒,北京为2.5米每秒,济南每个月的风速都超过北京;其二,“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数据表明,济南冬季的相对湿度、平均总云量、降水量、降水日数、大雾日数均高于北京。济南冬季的晴天无论如何也是响不过北平的,除了风比北平响。北平真是白把老舍养活那么大了。后面对济南冬天的“温情”描写还是比较可信的,但您也千万别被老舍误导而认为济南天天如此,济南的暖和天仅限于冷空气还没有光顾的日子,冷空气一来济南的温度就降的很快
本文标题:北方城市气候大比拼(组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4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