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普法考试系统试题导出文件2
1无纸化考试题库说明:本题库是从司法局错误的系统里整理出来的,可能存在一定的错误,考试遇到此题时,以答案为准。1、题型必须与您系统中的保持一致,否则试题不能导入系统中。2、难度分为1-5等,其中1表示最易,5表示最难。3、同一知识点、题型和难度的题目的分数应该相同,推荐问答题5分,其他题2分。4、填空题用三个英文下滑线“___”表示填空处,多个答案用逗号隔开。5、可选项只对选择题有效,其他题型可选项为空。多个选项之间用“;”隔开。6、答案中单选题只能是A、-Z的一个字母;多选题可以是多个字母,中间没有分隔符;判断题只能是1或0,1表示对,0表示错误。7、试题内容中不能出现“×、÷、、&、、±”等特殊符号,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或直接写文字表示。8、所有问题题目和答案加起来不能超过6000个英文字符或者1000个汉字。知识点题型难度分数题目内容可选项答案说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一、单选题1、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A)起施行。A、1月1日;B、5月1日;C、7月1日;D、、6月1日2、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C)。A、裁定中止诉讼;B、移交给调解委员会;C、及时判决;D、开庭审3、上级人民法院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D)。A、作出裁定;B、由审判委员会决定;C、报政法委;D、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4、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B)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A、七日内;B、五日内;C、十五日内;D、三日内5、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B)提出。A、十日内;B、提交答辩状期间;C、开庭审理之前;D、一审裁判之前6、发生在公民之间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A)申请再审。A、原审人民法院;B、同级人民检察院;C、上一级人民检察院;D、同级政法委7、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D)。A、申请复议;B、提起诉讼;C、提出上诉;D、申请鉴定8、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B),实行一审终审。A、百分之五十以下的;B、百分之三十以下的;C、百分之七十以下的;D百分之十五以下的9、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等行为,对个人的罚款为人民币(D)。A、三万元以下;B、五万元以下;C、一万元以下;D、十万元以下10、检察监督的形式除了仍有原来的对生效裁判抗诉,还增加了(A)这一监督形式。A、检察建议;B、检查巡视;C、检察考核;D、检察问政2二、判断题(对:1,错:0)1、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必须先行调解。02、人民法院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13、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适用普通程序。04、人民检察院只能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05、经人民检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法院再审的,当事人可以再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06、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公民、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07、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18、电子数据是我国民事诉讼法新增的一个证据类型。19、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胜诉一方当事人负担。010、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予以签收注明。1三、多选题1、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AD)。A、有关机关;B、公民;C、利害关系人;D、社会团体2、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写明(ABC、D、)等,并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A、证据名称;B、证据页数;C、证据是原件或复印件;D、收到时间3、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的情形是:(ABC、D、)。A、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B、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C、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D、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4、法律明确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方式送达的诉讼文书,但(BCD、)除外。A、起诉书;B、判决书;C、裁定书;D、调解书5、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ABC、D、)。A、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B、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C、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D、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6、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下列:(ACD)。A、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B、代理人的姓名及其代理权限;C、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D、上诉的请求和理由7、利害关系人为了防止证据灭失或者难以取得,在情况紧急时,可以:(AC)。A、在提起诉讼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B、在一审判决之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C、在提起申请仲裁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D、在一审判决后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8、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和裁定书都应当(BD)。A、使用worD、文档打印制作;B、写明裁决的结果和理由;C、列明上诉权利和途径;D、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可以被公众查阅3(《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简介)一、单选题1、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B)的原则。A、合理、正当、必要;B、合法、正当、必要;C、合理、正当、约定;D、合法、正当、约定2、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A)。A、泄露、篡改、毁损;B、泄露、出售、毁损;C、篡改、毁损、出售;D、篡改、泄露、出售3、公民发现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C)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A、应当;B、必须;C、有权;D、无权4、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对网络活动进行监管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予以配合,提供(D、)。A、人员支持;B、团队支持;C、资金支持;D、技术支持5、违反《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依法承担(C、)。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赔偿责任二、判断题(对:1,错:0)1、在使用微博、博客、B、B、S等互联网服务发布信息时,用户必须实名注册。12、网络服务提供者向其用户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无需用户同意。03、国家保护涉及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0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予以保密。15、违反《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0(广东信宜紫金矿业溃坝案部分)一、单选题1、在信宜紫金矿业溃坝案中,政府以法治化方式保障公私利益的新路径是:(D)A、追究相关责任方的法律责任;B、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C、做好各方利益协调工作;D、代表灾民利益提起公益诉讼2、根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案件可由(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基层人民代表大会;B、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基层人民政府;D、环境保护组织3、政府如果代表公民和组织提起诉讼,政府需要获得公民和组织的授权,这是根据(A)的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五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第十三条4、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除直接向人民法律起诉外,还可通过以下何种方式维权:(C)A、通过信访程序请求政府出面解决;B、向环4境污染责任方直接索赔;C、请求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D、由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协调5、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政府可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除环境污染案外,还包括:(D)A、严重危害食品安全;B、破坏公共安全;C、重大安全事故;D、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二、判断题(对:1,错:0)1、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代表国家依法行使行政权。12、面对群体性事件,政府一定要注意协调和处理的方式,做到积极沟通,妥善处理。13、信宜紫金矿业溃坝案处理最大的亮点就是政府在群体事件处理中的角色定位准,在矛盾协调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04、政府通过参与诉讼等方式,需要维护和保障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05、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最终落脚点是对于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1三、多选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案件政府有关部门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D)A、污染环境;B、破坏公共安全;C、重大安全事故;D、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2、“9·21”信宜紫金矿业溃坝案的解决中,政府在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BC)A、仅对相关责任人做出行政处罚;B、政府作为原告起诉责任方要求赔偿经济损失;C、政府出面与责任人进行一揽子赔偿谈判;D、政府运用传统的“维稳”思维,息事宁人。3、对于环境污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可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这是根据以下(AD)法律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第十三条(民主法治理念部分)一、判断题(对:1,错:0)1、民主法治理念作为价值观念,是文化传统的反映。02、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13、民主观念源于古希腊的历史表明,民主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04、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5、古希腊时期的民主观念代表了人类民主观念的顶峰。06、民主意味着多数人的统治。17、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08、法治的精髓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依法办事。19、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民主大业是不能从外面(国)引进的。110、在专制政治下,行使公共权力的少数人中有终极统治者。1二、多选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ABC)的人民民5主。A、更加广泛;B、更加充分;C、更加健全;D、更加迅速2、民主是法治的深厚基础,这是因为(AB)。A、民主政治决定着法治的价值基础;B、民主政治决定着法治的效能;C、民主政治决定着法治的程序;D、民主政治决定着法治的手段3、法治是民主政治可靠保障,这是因为(ABCD)。A、法治为民主政治提供规则;B、法治为民主政治确立前提;C、法治为民主提供权力制约机制;D、法治为民主建立责任机制4、以下符合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观的论断有(ABC)。A、民主法治是具体的;B、民主法治是历史的;C、民主法治是相对的;D、民主法治是超阶级超历史的5、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主要包括(ABCD)。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分配公平;D、结果公平6、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流产的原因是(ABC)。A、经济变革尚未启动;B、政治变革尚未启动;C、儒家传统文化的羁绊;D、新文化运动方向不明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你认为它应包含以下(ABD)含义。A、平等对待;B、禁止歧视;C、刑罚均衡;D、反对特权8、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ABCD)。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B、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C、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单选题1、民主观念最早起源于(C)。A、中国西周时期;B、中国先秦时期;C、古希腊时期;D
本文标题:普法考试系统试题导出文件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5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