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水封瓶pbl(1)1
学习目标1、了解水封瓶的原理2、掌握水封瓶的护理要点3、掌握水封瓶的注意事项原理应用水封瓶虹吸作用使胸膜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及时引流排出虹吸作用:由于压强差在起作用。当弯管两侧中同一液面的压强不同时,管中的液体就会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原理利用虹吸原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管内先装满液体2、管的最高点距上容器的水面高度不得高于大气压支持的水柱高度。3、出水口比上容器的水面必须低。•中心负压吸引器一套;一次性单瓶或双瓶水封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一套•负压调至-1~-1.5kPa负压吸引闭式引流负压吸引闭式引流的优点•持续低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可持续引流胸腔内的积气、积液,促使肺早日复张,破口提前愈合,迅速消灭死腔,减少感染•液气胸患者肺压缩30%以上者,使用一次性闭式引流瓶,可明显缩短胸腔闭式引流的时间,尽快使肺组织膨胀,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操作过程简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适应症1、气胸使肺压缩30%以上2、开胸手术后引流渗液和排除积气3、血胸和液胸引流部位的选择气胸引流:患侧锁骨中线第2~3肋间或腋中线3~4肋间血胸、脓胸或胸腔积液引流:取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或腋后线第8~9肋间•置管体位:坐位或半卧位•穿刺方法:肋间切开插管法、套管针穿刺法穿刺方法护理要点固定通畅无菌观察记录注意事项1、与水相接,防止与大气相通,引起气胸,插入水中过深,会使引流要克服的阻力加大,从而影响引流2、比体位要低是因为防止水的倒流。3、严格说来,当胸内呼吸所产生的正压小于大气压与上2-3厘米水柱的压力和时,引流会停止。4、排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运动,呼气时形成正压(排气排液),吸气时形成负压(会产生水柱倒吸一段距离)意外处理无水柱波动:1、病人无症状→肺组织已复张2、引流管侧孔紧贴胸腔壁或膈肌上长后堵塞引流管→转动引流管3、病人胸闷、气促、气管偏向一侧→通知医生引流管脱落:1、嘱病人呼气,立即用手捏紧引流口皮肤予凡士林纱布和胶布封闭引流口,立即通知医生引流管连接处脱落:用血管钳夹住胸壁侧导管,按无菌技术更换全套装置拔管指征1、引流管24~48小时无气体逸出且颜色变浅2、24小时引流液的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3、病人无呼吸困难气促表现4、X线显示肺膨胀良好协助医生拔管: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并包扎固定拔管后观察拔管后24小时内应该严密观察病人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等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思考在没有三叉管的情况下,怎样连接两个或以上的水封瓶?护理要点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密闭1、穿刺口用缝线固定,引流管固定于床边缘,留出适宜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活动,防止受压、扭曲及牵拉滑脱,引流瓶悬挂于床沿。2、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在搬动时要用管钳夹闭引流管近端。3、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脱落。4、保持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直立。5、引流管有脱落或引流瓶损坏时应及时处理。护理要点护理要点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1、伤口敷料每1~2天更换,有分泌物或污染时随时更换。2、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双血管钳相向夹闭引流管近心端,更换时注意连接管和接头处的消毒,检查无误后再松开血管钳。3、严密观察引流通畅情况。4、水封瓶内有气泡逸出或长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5、鼓励病人咳嗽及深呼吸动。6、观察引流液色、质、量。护理要点护理要点保持引流通畅:1、任何情况下水封瓶液平面必须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防止液体逆行入胸腔。2、引流管内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或有气体自水封瓶液面逸出表明引流通畅。3、引流液黏稠或引流血液时,需防止胸腔积液或渗出物堵塞引流管,需根据病情捏挤,由胸腔端向引流瓶端的方向挤压。4、引流效果不佳时按医嘱连接负压引流装置,保持负压在-10~-20厘米水柱之间。护理要点护理要点准确记录引流装置情况、通畅情况、引流量、病人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有无胸闷、发绀、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情况肺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每2小时进行1次深呼吸、咳嗽、吹气球练习,促进受压萎陷的肺扩张,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避免持续剧烈咳嗽。
本文标题:水封瓶pbl(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9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