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来源: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作者:发布时间:2008.02.07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改革进入攻坚关键时期的中长期规划,也是建设和谐平安萍乡、共创富民兴市大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奋斗目标大背景下编制的中长期规划。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萍乡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一章“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第一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发展步入快速轨道。到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9.56亿元上升到22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1%,是建国以来增长较快、增长质量最好的五年;人均生产总值也由2000年的5676元增加到2005年的12559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530美元)。财政总收入2005年达到23.79亿元,年均增长26.6%,是2000年的3.25倍,人均财政收入突破1000元,达到1310元,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7.4%上升到2005年的10.4%,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五年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24亿元,年均增长49.1%,相当于“九五”期间的4.8倍。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电力、水利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到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460公里,比2000年增加960公里;319国道全线改造竣工通车,沪昆高速公路萍乡段建成通车,萍乡至上栗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建设,浙赣铁路萍乡段电气化改造即将完成;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县(区)自来水厂均已建成投产。萍水河治理取得新的进展;城市道路五年间共建成370万平方米,城区面积扩大了30平方公里,达52.7平方公里;萍乡电厂2×30万千瓦机组扩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农网、城网改造按期完工,城乡供电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城乡实现同网同价;全市瞩目的对我市今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即将动工建设,全市所有病险水库均已立项进行整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60.5%;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改革步伐加快,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农民首次实现零税赋。五年间利用市外资金总额达223.15亿元,年均增长115.3%,是“九五”引进市外资金的37.5倍;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年均增长43%,是“九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的3倍,外部资金的注入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五年间外贸出口累计总额达6269万美元,年均增长37.5%;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主攻工业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4.4:54.3:31.3调整为11.3:57.7:31,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了有力的主导地位,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市主攻工业战略取得重大成效。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保障。传统服务业繁荣兴旺,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所有制结构逐步改善,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化率由39.18%上升到48.1%,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4.8万人,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民政、新闻出版、档案、气象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五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9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五年累计政府投入资金1.1亿元,安源学院筹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优质高中建设进展顺利,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市图书馆重建完成,市博物馆正在兴建之中;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才、爱才、用才的氛围浓厚;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7.20‰,低于9‰的计划目标。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内分别增长76.6%和61.1%,分别达到8973元和3922元;“两个确保”、城市低保和农村扶贫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社会保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乡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住房、旅游、汽车、信息产品等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平方米和43平方米,五年分别增加13.6和7平方米。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深入持续地开展了主题鲜明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全市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性文体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进一步推行,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行政许可法》深入实施,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形势和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第二节“十五”快速发展基本经验回顾过去的五年,萍乡之所以发展比较快,在于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重要经验。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一心一意谋发展。进入新世纪,针对加快发展与观念滞后的尖锐矛盾,全市积极从观念上找差距,自上而下推动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失时机地开展多层次主题教育活动,注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使全市上下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大大增强,提升了发展境界,增添了发展动力。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全市上下形成了“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环境是最大的品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的广泛共识。积极探索符合萍乡市情发展的新路,开创发展新局面。发展思路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建设兴衰成败。我们在发展中大力弘扬井冈精神和安源精神,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坚持以主攻工业推动萍乡经济崛起,采取优势资源转化、工业园区集聚、支柱产业带动、核心企业做强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使全市上下经济发展保持了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活力。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开放推动改革的深化,以改革增强开放的动力,使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围绕大开放主战略,全市上下加快与沿海地区对接互动,确定了“对接长珠闽,策应长株潭、融入全球化”的方针,着力打造开放平台,完善开放政策,建立推进机制,大力招商引资,使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同时,围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财税体制等各项改革,赋予基层和企业更大的发展主动权,有效激发了全市发展的动力。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始终保持高强度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针对我市经济总量小、竞争能力不强的状况,始终将项目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抓紧抓好,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充实项目库,加强基本建设管理,规范实施项目,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加强银企合作、激发民间资金活力、大力招商引资等办法,努力增加我市资金投入总量,使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制定每项改革发展措施都首先考虑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决不以损害群众利益谋求一时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以浓厚的感情,认真解决好发展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化解各类矛盾,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同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努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全市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是实现率先崛起必须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我们把优化发展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软、硬环境建设同时推进,在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优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投资“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环境品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大规模地展开交通、能源、农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区位优势,尤其是始终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方针,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节“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分析近几年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起点低、基数较小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地区竞争能力,仍然是我市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今后5至15年,将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规律和实践表明,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将呈加速发展趋势,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是萍乡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为我市拓展发展的国际空间带来了机遇。国际国内产业加快重组、资本向国内中部地区转移,为我市产业集聚和发展带来机遇。(2)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从舒适性向发展型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将从侧重量的增加转向更加注重质的改善,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3)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的突破将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市发挥后发优势,抢占新的市场提供了机遇。(4)我国强调地区间协调发展,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国家将从政策、资金、技术、重大建设布局方面给予支持,为我市提供了用足用好政策的机遇。“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又是我市具备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的时期。(1)我们已经找到一条符合萍乡实际的正确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2)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实力增强,为“十一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综合效应的迅速提升,我市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将更加有利;(3)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步入快速发展轨道;(4)投资创业气氛进一步浓厚,全民创业必将发挥巨大效应。“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也是我市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时期。(1)国际国内市场已经一体化,任何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必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而我市经济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集聚度低,在竞争面前将遇到较大的压力;(2)我市产业资源加工型比重大,资源约束进一步强化。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3)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面临新的压力,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将带来新的考验;(4)国企改革还未完成,任务非常重,改制成本越来越高等。总体上看,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具备了化解不利因素的经济基础、市场空间和体制政策环境,更重要的是,全市上下已形成了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良好氛围。只要发展思路对头、战略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就能乘势而上,顺利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第二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兴工强市主线,强化产业支撑,转变增长方式,高度关心民生,注重协调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经济综
本文标题: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