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1绪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任课教师:刘松副教授2010年9月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任课教师自我介绍•刘松,经济与政法学院副教授•联系方式:电话:13177206128QQ:879315082博客:黄山雪松()邮箱:liusong3837669@sina.com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介绍一、课程概况介绍•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考查课•课程代码:07ZX013104•总学时数:36理论:30实践:6•课程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开课对象:社会工作专业二、本课程地位•本门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也是应重点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构建社工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方法基石•核心: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深入了解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工作者诊断分析社会工作的依据•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开展社会工作的依据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分类•社会工作概述类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社会福利政策、社工法规等•社会诊断分析类课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学等等•社会工作方法类课程社会工作方法、社工研究与评估、宏观微观社工等等•社会工作实务类课程社工实习、儿童妇女老年社工、学校企业家庭社工等三、本课程作用•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影响•了解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变化过程•熟悉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规律•学习分析研究人类行为的主要理论•学习分析各阶段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分析人类行为在不同环境特点四、本课程教学目的•了解人类行为在各发展时期及社会环境中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特性•了解掌握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过程和行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变化规律•了解和掌握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提供成为健全“社会人”所应具有的知识及观念,以获得与社会相适应五、课程的总体设计•研究对象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及二者的交互影响•研究重点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所带来的行为和环境变化•理论架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维视角分析行为•教学设计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设计•行为试验•实践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维探解作业要求•写读书笔记•搞小组讨论•撰写小论文•编排情景剧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理论4学时,实践1学时)第二章人类行为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理论8学时)•精神分析理论及案例分析(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及案例(埃里克森)•认知发展理论及案例分析(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案例(科尔伯格)•行为主义理论及案例分析(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人本主义理论及案例分析(马斯洛、罗杰斯)•镜中自我理论及案例分析(库利)•符号互动理论及案例分析(米德)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续)•第三章胎儿行为发展与社会环境(理论4学时,实践1学时)•第四章婴幼儿期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4学时,实践1学时)•第五章儿童期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4学时,实践1学时)•第六章青少年期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6学时,实践1学时)•第七章成年期(理论4学时)七、课程考核•第一部分:日常学习记录占40%主要包括每次讨论心得、读书笔记;•第二部分:阶段学习成果占30%撰写一篇论文,不少于3500字,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时交。分为三个等级,能公开发表则评为“优”;能在院、系刊物上发表,则评为“良”;其余为及格;•第三部分:实践学习活动占30%主要包括实践体验、情景剧编排等活动。八、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者:库少雄主编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9-1作者介绍: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南京大学硕士毕业教材纲目结构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节研究人类行为的模式第三节人类行为的生态系统模式第四节行为动力学模式第五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应用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二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二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三节行为主义理论第四节人本主义理论第五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六节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三章胎儿期第一节生物系统及其对胎儿期的影响第二节心理系统及其对胎儿期的影响第三节社会系统及其对胎儿期的影响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四章婴儿期第五章幼儿期第六章儿童期第七章青年期第八章成年早期第九章成年中期第十章老年期后记教材点评•本书特色:注重概念界定、理论逐层推演深入案例有针对性、典型性,可读性强有丰富图表,表达直观、形象生动该书结构严谨、贯穿三维分析视角•本书不足:案例内容略显陈旧,理论分量略小2.参考书推荐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二版)作者:(美)阿什福德等著王宏亮等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4-1作者介绍: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专业教授参考书1纲目结构第1章评估社会功能的多维框架为什么社会工作者要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多维框架本章概览小结在线资源InfoTrac大学版电子书库关键词第2章评估社会功能的生物生理维度生物生理成长与发展生物生理危险第3章评估社会功能的心理学维度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态度与情感社会认知与调节心理危险第4章评估社会功能的社会维度家庭、群体、支持系统与社会环境多元文化和性别因素社会危险第5章怀孕、分娩和新生儿发展主题生物生理维度心理学维度社会维度第6章婴儿期第7章儿童早期第8章儿童中期第9章青春期第10章成年早期第11章成年中期(中年期)第12章老年期尾声:生命之旅术语表参考文献参考书1推荐理由:•一以贯之地运用多维理论框架分析评估人类行为问题并随后应用到各个章节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大量完整的实证案例及详细的分析与评价,材料时代感强•案例内容上敢于突破禁区真实反映现实•思维具有较强逻辑性、发散性、思辨性•有大量图表、案例、在线资源便于自学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版)•作者:(美)扎斯特罗,阿什曼著,师海玲等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12-1•作者介绍:查尔斯·H·扎斯特罗,社会工作硕士、博士,威斯康星一怀特沃特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参考书2纲目结构•前言第一章有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观点本章要点基础知识与社会工作的目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工作的过程:评估的重要性环境中系统的影响聚焦1-1虐待儿童聚焦1-2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在生物-心理-社会系统评估中的运用多样性视点1-1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对不同人群的敏感系统影响模式组织的影响从系统的视角审视组织社区与人类行为小结第一部分婴儿期和儿童期第二章生物系统及其对婴儿期和儿童期的影响第三章心理系统及其对婴儿期和儿童期的影响第四章社会系统及其对婴儿期和儿童期的影响第五章民族中心主义与种族主义第二部分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第三部分中年期第四部分老年期参考文献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推荐点评:•这两本美国人编的教材共同特点是:逻辑性强、案例丰富、分析细致翔实结构严谨、有分析有总结,便于自学•不足之处:不太符合中国人演绎思维、思考习惯文风、文字等文化差异降低了可读性③参考书3介绍:•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作者介绍:王瑞鸿,1968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9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理论兴趣:西方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社会工作。参考书3纲目结构1•第一章多维理论中的人类行为第一节生理一心理一社会交互分析第二节生命周期中的动态发展第三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第二章社会环境分析:性别•第三章社会环境分析:家庭•第四章社会环境分析:社会政策参考书3纲目结构2•第五章胎儿期•第六章婴儿期•第七章幼儿期•第八章儿童期•第九章青春期•第十章成年早期•第十一章中年期•第十二章老年期参考书3特色•双重视角讨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视角一:生理—心理—社会系统全景视角二:生命成长发展变动周期视角•既注重行为理论、环境理论的深入分析又注重人类成长各阶段社会实务的分析•喻理于行、夹叙夹议、文风朴实、易读•注重吸收中外教材观点特长,有时代性参考书3不足之处•理论的基本概念没有界定、体系有待推演•各章未突出“生理—心理—社会”分析维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圉于生命成长阶段历程缺乏横向、跨年龄阶段的通性分类和分析•缺乏典型实证案例和针对性分析过程展示(这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同学们自行体会)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者:韩晓燕,朱晨海著•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7-1•作者介绍: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华东师大副教授参考书4纲目结构导论: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上篇人类行为理论第一章当代人类行为理论第二章系统理论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第四章毕生发展理论第五章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第六章行为主义,社会学习和交换理论第七章符号互动理论第八章超个人理论第九章增权理论下篇个体生命发展周期第十章从怀孕到出生发展的总体框架发展的阶段性焦点:出生缺陷发展期的重要风险及相关议题第十一章婴儿期焦点:依恋第十二章儿童早期焦点:游戏活动第十三章儿童中期焦点:学校学习第十四章青少年期焦点:自我同一性第十五章成年早期焦点:社会角色的变化与适应第十六章成年中期焦点:更年期危机第十七章老年期焦点:积极老龄化参考书4推荐与点评本书特色:•理论部分翔实,占据全书一半分量•结构严谨,内容新颖,重点较突出•有关键概念、基本理论观点等环节•有当代议题、社工实务运用等环节•有各阶段发展框架、发展焦点环节•注重梳理历史脉络,有批判性分析相关参考书推荐•《行为医学》扩大视野,转换视角•《穿裤子的猴子》另一视角看人类行为•《社会心理学》有助于理解行为动机•《社会文化学》有助于理解环境作用•《行为学》全面研究人类行为的理论课后作业1.活动分组,选小组长(学习委员负责)要求:尽量以寝室居住单位为依据,6-8人一组,尽量保证每组都有男女同学。2.到图书馆、院资料室借书,做好学习准备。3.建立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网络群,要求全班每人都加入,设立公共电子信箱,建立与教师网络资源的联系。第二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问题《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内容提要•基本概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念1.人类行为思考讨论:什么是行为?如何给人类行为下定义?人类行为有哪些特点和内容?(1)行为(behavior)定义:行为是主体的活动或者对环境的反应。狭义行为指能直接观察到的一切外在活动,广义行为还包括人的内在思想和心理过程。(2)人类行为定义:个体(或群体、组织)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humanbehavior)人类行为分类按行为起源分:•本能行为(遗传)•习得行为(学习)按行为的功能分:•生理行为•心理行为•社会行为思考:偷盗属于哪种?按行为内容分•摄食行为(生存行为)•睡眠行为(生养行为)•游戏行为(生趣行为)•认知行为(生智行为)•劳作行为(生产行为)•繁衍行为(生殖行为)•皈依行为(生息行为)按行为的主体分•个人行为•集体行为•组织行为按医学标准分•正常行为•异常行为•健康行为•病理行为按个人成长阶段分•胎儿行为•婴儿行为•幼儿行为•青年行为•中年行为•老年行为人类行为何以产生和维继?•好奇心(求知)•食物•荣誉感(道德)•被社会排斥的恐惧•性•体育运动•秩序美国俄亥俄大学研究认为:•独立•复仇•社会交往•家庭•社会声望•厌恶•公民权•希望影响别人2.社会环境思考讨论:什么是环境?环境有哪些分类标准?如何给社会环境下定义?社会环境应该有哪些内容?(1)环境(environment)•定义:环境是影响有生命事物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环境分类:自然环境(physicalenvironment)(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存在,如资源、物候)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2)社会环境(socialenv
本文标题: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1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