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一轮复习3 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知识线索•以消费为核心,阐述消费水平的表现与影响消费的主客观因素。□考点概览◇考向定位3、消费(共5个考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1.从知识的考查看:高考考查较少,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和行为分别在2014,2016年考察过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中一般融合到生产方式转变中考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消费按交易方式分类消费按消费目的分类多彩的消费1个结构2个影响2种分类4个原则消费结构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行为的四种消费心理脉络梳理1、根本因素: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②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预期非常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③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3、物价水平:物价上涨,消费减少;物价下降,消费增加4、其他因素:消费心理、观念、宏观政策、货币供应量、服务水平、商品质量......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举措因素关系措施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因素关系措施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税后收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收入差距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因素关系措施物价水平上涨:消费减少下降:消费增加发展生产,保证供给,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消费心理(主观因素)四种消费心理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四种消费原则宏观政策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实施积极或从紧的货币政策其他因素货币供应量、市场环境、商品性能质量、商店位置、服务水平等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真题演练】区分增长率与增长绝对值。增长率下降≠消费量下降。解答曲线类图表题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三看看标题:明确图表反映的核心内容。看内容:明确相关信息的变化。看小注:总结小注与图表信息概括的总体内容两比对曲线进行对比,横向比较看变化趋势,纵向比较,看差距一对照对比不同的曲线,如果两条曲线夹角变大,表明差距变大,如果夹角变小,表明差距变小(2014·江苏单科)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2012·安徽高考)下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所有权到还完贷款,所有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使用权消费者完全获得该商品的使用权消费者获得该商品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适用情况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支付能力的商品使用次数有限,为暂时使用购买不划算的商品拓展1.内涵理解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构成了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付利息;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贷款消费是预支未来收入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2.作用:满足消费者生活消费,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1.特点:租赁不变更所有权,只是暂时转让其使用权2.条件:消费者无力购买的商品消费者不反复使用的商品3.表现:合租房、租赁图书4.作用: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④促进就业和创业发展二.消费类型1.按消费方式分二.消费类型2.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较低层次,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最基本)发展资料消费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学习提高)享受资料消费身心愉悦,丰富生活(身心愉悦)生存资料消费支出比重降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支出比重升高,意味着家庭消费水平提高。三.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2、变化规律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3、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2)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消费总支出费用﹦×100%(3)意义: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表明生活水平越低;反之,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优化。注意:恩格尔系数中的两个“不”(1)是一个系数,不是一个绝对值;(2)系数降低,不等于食品支出数量减少。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家庭贫富、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59%以上贫困,50-59%温饱,40-50%小康,30-40%富裕,30%基尼数最大为1最小为0,前者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按照国际惯例,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易错点集锦】【提醒】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提醒】恩格尔系数不是一个绝对量,而是一个相对量。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总额的降低,恰恰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1、认为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收入2、认为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食品支出数额的减少(1)判断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是在于看消费者在借贷时是否充分和科学考虑了自己的收入预期。(2)如果借贷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这种消费就属于适度消费,而不属于超前消费。(3)如果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力还贷却硬要消费,就是超前消费。3、不能准确区分贷款消费与超前消费三、四大消费心理消费心理特点评价从众心理(人有我有)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带动某一产业发展弊:不理智态度: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利: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不提倡过分标新立异消费心理特点评价攀比心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夸耀性盲目性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求实心理(符合实际,讲求实惠)符合实际,讲究实惠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大力提倡(2013·上海单科)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D【提醒】(1)二者实质与目的不同:(1)特点:从众心理强调仿效性,攀比心理强调炫耀性。(2)原因:从众心理受大众化影响,攀比心理受个人炫耀心理影响。(3)表现:从众心理表现为跟风随大流,攀比心理表现为向……看齐。(2)对两种心理的态度不同:从众心理可以“从”,但不能盲从;攀比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必须反对。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四.做理智的消费者内容基本要求错误表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超前消费;紧缩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盲从把握以下几点: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避免攀比性消费,合理认识从众消费和求异消费;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相适应。跟风、随大流情绪化重物质而忽视精神内容基本要求错误表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核心:可持续性消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环境对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自立自强铺张浪费,困难面前畏缩不前,2.关于消费行为认识的几个误区特别提醒|绿色消费的经济影响一位学者表示,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消费能力的富人阶层,他们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二是在首先富裕起来的阶层中,奢侈品已经形成了一种示范效应,这让一些后富起来的白领、小老板也开始追逐奢侈品;三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而且家庭也有实力支撑他们的这一消费观念。8、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概述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浪潮的主要原因。解题思路点拨本题属于经济生活原因类试题。设问已经明确奢侈品消费形成”排浪式”浪潮的主要原因运用教材中关于影响消费的因素知识回答。该题的结论来自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主要原因”型试题应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如回答“根本原因”型试题,一般只是一个矛盾。审知识范围审设问扣教材知识原理规范作答原理+材料回答“主要原因”型试题应注意的问题书写工整混淆了“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审题不准确没有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普遍增加。(3分)(2)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有一部分人掌握了巨额财富,他们有能力购买奢侈品。(2分)(3)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争相购买奢侈品受到了炫富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的影响。(2分)1.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也是生产的归宿。影响消费的因素需要从主观(消费心理、消费预期等)和客观(收入、物价等),直接(收入等)和间接(市场秩序等),根本(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商品质量等)角度进行分析。2.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决定因素(价值,使其趋向一个中心),有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使其偏离价值),还有纸币发行量、价格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价格又对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社会的秩序有着广泛影响。3.汇率的实质就是外汇的本币价格,汇率的变化影响国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汇率政策是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选择。【单元重点聚焦】
本文标题:一轮复习3 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2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