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哥特式建筑的典范LOGO哥特式建筑历史就整个西方建筑史看,哥特式风格出现在罗马风格之后,是罗马风格的演变与延伸,但对比罗马风格又有许多变化和发展。哥特,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原为参加覆灭古罗马帝国的一个日耳曼民族,其称谓含有粗俗、野蛮的意思。因厌恶中世纪的黑暗而“赠”给中世纪建筑的。习惯上人们将与中世纪的这种主要建筑风格一致的建筑,均称为“哥特式建筑”。大多是教堂建筑。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宗教意识,特别是基督教意识。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哥特式教堂建筑,是12~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LOGO哥特式建筑起源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LOGO总体风格风格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LOGO哥特式建筑有三大特点第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尖拱,哥特式教堂中使用侧推力较小的尖拱,减轻了结构的重量。由于尖拱不像圆拱,其半径一旦固定就不可改变,而是可以任意改变弧拱的高度,也使正厅与侧厅的高度更加协调。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第二大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大的玻璃窗,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第三大特点就是由于骨架券成为拱顶的主要结构,十字拱也成了框架式的,因此拱顶的结构性更强,就使得总体的厚度减小,整个拱顶的重量大大减轻,减小了对各部分施加的力度,也使得拱顶可以使用于各种平面。简单实用的拱顶技术的普及,也大大推动了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哥特式建筑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雕刻、壁画、圆窗,以及宗教题材的玻璃彩画都是不可少的,也成为各个教堂最吸引人的特色之一。LOGO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哥特式建筑代表作LOGO德国科隆主教堂巴黎圣母院LOGO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巴黎圣母院CathedralofNotreDame,ParisLOGO巴黎圣母院简介【中文名称】巴黎圣母院【法文名称】Notre-DamedeParis【英文名称】Notre-DameCathedral【所在国家】法国【所在城市】巴黎【所在地区】西岱岛的东南端【建造时间】1163年~1345年【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师】尚·德·谢耶皮耶·德·蒙特厄依尚·哈维维优雷·勒·杜克LOGO哥特式建筑代表作教堂的平面上承袭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圣母院被设计成有五个纵舱(Nave)的规划,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但相对的,整栋建筑的尺度规模都放大许多,教堂全长128米,光是中舱就有12.5米宽,而整座教堂的全宽则为40米,穹顶(Vault)则为33米宽。LOGO教堂全长128米,光是中舱就有12.5米宽,而整座教堂的全宽则为40米,穹顶(Vault)则为33米宽。LOGO巴黎圣母院走入圣母院内,右侧安放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院内洋溢著柔和的气氛。坐席前设有讲台,讲台后面置放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国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两人目光齐望向中央圣母哀子像(Pieta),耶稣横卧于圣母膝上,圣母神情十分哀伤。LOGO大门正中间则是一幕「最后的审判」。左右两边各另设一个大门,左侧大门是圣母玛利亚的事迹,右侧则是圣母之母-圣安娜的故事,每一个雕塑作品层次分明工艺精细。雕像下有三扇大门,中间的一扇是正义之门,左边的一扇是纯洁之门,右边的一扇是圣安娜之门在右边钟楼上,那重达13吨的大钟。LOGO小知识:巴黎圣母院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供奉圣母玛丽亚,而基督教教堂供奉耶稣.LOGO哥特式建筑特点造型挺拔的尖塔彩色玻璃花格窗线条轻快的尖拱券修长纤细的壁柱轻盈通透的飞扶壁LOGOLOGO哥特式建筑代表作亚眠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法国哥特式教堂LOGO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博韦主教堂兰斯主教堂法国哥特式教堂LOGO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该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建筑结构:正面一对巍峨高耸的双尖石塔,高插云霄。石塔中间西侧是一座大时钟,东侧是一座大钟楼,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堂内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正面大门上面和四周墙壁分布的花窗棂,都是合掌式,所有门窗都以法国制造的较深的红、黄、蓝、绿等七彩玻璃镶嵌。这玻璃可避免室外强光射入,使室内光线终年保持着柔和,形成慈祥、肃穆的宗教气氛。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LOGO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56号,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在地。其正式名称为:圣伊纳爵主教座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所在地。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两侧建钟楼,高耸入云。上海徐家汇天主堂LOGO济南洪家楼天主教堂洪家楼天主教堂,为济南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济南文化带的重要象征。教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区东部,历城区洪楼广场北侧,东邻山东大学老校,以洪家楼村而得名,是济南市也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在中国近代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堂为双塔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901年,建成于1905年(也有说法为1904年),1906年扩建,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威严高耸,蔚为壮观,基本属于欧洲12至16世纪初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与闻名世界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夏特尔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极为相像。作为典型的哥德式建筑,该教堂结构合理,建筑质量极高,细部处理精致,整座建筑给人气势如虹、精雕细刻、富丽堂皇之感,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术、传统工艺可以建造任何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精细的建筑。洪家楼天主教堂虽然是比较纯粹的西方建筑,但是依然可以在一些细部看出中国传统的影响。教堂主厅的屋顶盖着中国传统小黑瓦。此外,教堂中门两侧上部石墙雕有两个石龙头,龙嘴大张,怒目圆睁,雕刻生动夸张,显然借鉴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LOGO位于宁波市江北岸,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钟楼。整个建筑由教堂、钟楼、主教公署藏经楼以及附属用房组成,具有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江北天主教堂是国家级的优秀近代建筑物,被列为浙江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当年法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重要见证。宁波江北天主教堂LOGO西什库教堂在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又称北堂。最初在中南海紫光阁以西,羊房夹道(即养蜂夹道)以南名叫蚕池口的地方,因此也叫蚕池口教堂。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成。光绪十二年(1886)蚕池口天主教堂迁移到西什库内重建。北堂属哥特式建筑,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大堂内有主祭台、苦难堂和唱经楼。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北堂所属建筑包括修道院、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光华女中、以及神甫宿舍等。北京西什库教堂LOGO望海楼教堂是法国天主教会于1869年修建的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名圣母得胜堂。因原址为清望海楼,故俗称望海楼教堂。在1870年反洋教斗争(即“天津教案”)和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该教堂曾两次被烧毁,又两次重建,也使这座教堂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正中高耸塔楼,两侧建有角楼,建筑立面处理精巧别致,细部丰富。天津望海楼教堂LOGO耶稣圣心主教座堂是位于中国沈阳的天主教辽宁教区主教座堂。地处沈阳市沈河区南乐郊路40号,又称小南天主教堂,现在教堂前已建成广场。1949年以前,南关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一直是沈阳的最高建筑物。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中国基督教爱国会却认为全国十大重点教堂。1998年梵蒂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特别代表阿坎德拉红衣大主教访问教堂,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到达大陆的红衣主教,也是截至2010年唯一正是访问中国内地的梵蒂冈教宗代表。沈阳耶稣圣心主教座堂感谢欣赏!
本文标题:哥特式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6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