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话剧事业的奠基者之一田汉田汉:原名田寿昌,幼年爱好戏剧,后广泛接触西方各种艺术流派,开始转向话剧创作。代表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南归》《关汉卿》等。现代戏剧史上创作最丰的剧作家,并在多个领域有建树,一生话剧63部,戏曲27部,歌剧2部,电影12部,新诗,歌词,旧体诗,2000余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而成。田汉对于中国现代戏剧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田汉2020/1/27义勇军进行曲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田汉的创作生涯20年代是田汉话剧创作的早期阶段,在这一时间他一共写了30多个话剧,以独幕剧为多,这些作品一方面广泛涉及婚姻爱情,艺术命运,军阀混战,贫富对立等问题,另一方面又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既奋进又感伤的情绪。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表现追求人生价值的心灵痛苦。解放后,田汉虽作品不多但都为精品。《关汉卿》是这一时期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作品之一。田汉后期担任领导工作,创作现对较少,但其价值高,思想深刻。1968年田汉被“四人帮”迫害致死。二田汉话剧的艺术特征田汉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的剧作常常根基于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但同时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不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细致的刻画,为深化人格营造一个诗意的意境。同时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构造情节的传奇性,结构自然流畅。同时受戏曲美学的影响,在话剧中融入乐曲,歌声,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具有独特的音乐美。田汉一生,辉煌而悲惨,幸运而又不幸,作为戏剧的开拓者与奠基者,留给中国戏剧史上的却是一个不解之谜,一句“海阔天空”而在文革中被迫害。文革已经过去,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一切用审美的视角和艺术的解读来学习田汉和他的著作。田汉在文革中被批斗(三)田汉的代表作(1)获虎之夜《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创作的独幕话剧,奠定了田汉在剧坛的重要地位。该剧通过一对农村男女的爱情悲剧,表达出青年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心声,控诉黑暗的封建专制制度。剧作构思巧妙,情节起伏,戏剧开头悲剧结束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作品的悲剧韵味。语言具有乡土气息。人物性格鲜明,赞扬了他们的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为当时的黑暗世界投射了一线光明。剧情梗概辛亥革命后的一年冬天,在长沙东乡仙姑岭边的山村猎户魏福生把女儿许配给了富户陈家三少爷。可女儿莲姑却对此反对。莲姑反对这门亲事是因为她一直钟情于她的表哥黄大傻。俩人从小亲梅竹马,彼此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不料后来,黄大傻父母相继去世,黄家一贫如洗,黄大傻成为孤儿后受到魏福生的冷眼,魏福生为了不让黄大傻接近莲姑,把黄大傻推荐到其他村子看牛,黄大傻不愿意,魏福生一气之下,将黄大傻轰赶出门,黄大傻只好在仙姑庙戏台下乞讨为生。为了给女儿添嫁妆,魏福生想添一床虎皮褥子,于是便在山林安装了猎户的抬枪。之前魏福生曾打到过虎,于是这一晚很多人来观看。大家正谈话时山上抬枪响了,以为是老虎便去抬,结果是黄大傻。当黄大傻醒来时在莲姑家,他向旁边的莲姑倾诉了自己的心声,莲姑也吐漏了自己的真情,但魏福生坚决不同意莲姑照料黄大傻,并把莲姑拖入房中毒打。在骂声和竹鞭声下,黄大傻一个人拿起床边的猎刀刺胸而死。后方内的莲姑抗争声越来越烈。(2)名优之死该剧以京剧名伶刘振声悲壮身亡的故事,概括了旧时代一人的苦难命运,揭示艺术的社会命运问题,控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激发人们的抗争。该剧将艺人的艺术生活和日常生活编织在一起,通过对比,是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性格化,矛盾激化中结束,引起人的思考。剧情梗概:刘风仙出身贫寒,卖给别人当丫头,常挨主子打,一次失手打碎主子的玉镯子后逃了出来,遇见了京戏名伶刘振声,刘振声收留了她,并教他戏,很快凭着努力和天分,成了唱青衣的名角,收到了当地流氓绅士喜欢,热i捧刘凤仙,刘振声不愿意刘凤仙与杨大爷之间走太近,便在一次后台相遇时发生了争执,而刘凤仙不再像往常把重心放在戏上,这让重戏德的刘振声十分失望,并气坏了身子。一次在练戏时刘凤仙与师妹吵了起来,这时杨大爷来找刘凤仙,刘凤仙便跟着去了,回来的刘振声得知后十分生气,在刘凤仙回来后教训了一通。后来刘振声身体越来越坏,一次唱戏时嗓子哑了,晕倒在了台上,等刘振声在后台醒来时杨大爷有故意走来,刘振声则气至心头倒了下去。这时刘凤仙才醒悟过来,但刘振声再也听不见了。(3)南归独幕话剧独幕剧《南归》是田汉抒情诗剧的代表。它通过一个流浪是人几次追求爱情而不得的漂泊生涯,表达了作家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并流露出在理想追求中寻不到出路的惆怅与彷徨,有着明显的感伤主义情调。这种感伤主义情调也深刻反映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该剧优美的语言和歌曲的融入使得戏剧充满了诗意。诗歌欣赏:这儿曾倚过我的手杖这儿曾放下过我的行囊在寂寞的旅途中我曾遇见一位可爱的姑娘我们一块坐在树底下我对他谈起流浪的经过她睁着拿上又大又黑的眼睛呆呆的望着我姑娘儿,我是不知道爱情的人但你痴的真可怜我纵然流浪到多远我的心将永远在你的身边你听到晚风吹动树叶儿鸣那就是我呼唤你的声音你看见落花随着晚风儿飘零那就是我思念你的眼泪纵横(4)回春之曲3幕话剧《回春之曲》写于1934年底,1935年1月上海舞台协会首演。剧中塑造了爱国青年高维汉和梅娘的动人形象。原在南洋教书的高维汉,在“九·一八事变”后告别热恋的华侨学生梅娘,回国投入抗日战争。他在上海“一·二八”战役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梅娘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回国参加了救护工作。剧本把青年忠贞的爱情和民族解放的崇高爱国之情结合起来,把主人公悲欢离合的遭遇和群众斗争的热烈场面结合起来,开拓了新的境界。剧本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描写都比较单纯,但作者擅长抒写感情场面、设置情境,使爱国之情和纯洁的爱情分外激动人心。(5)乱钟《乱钟》创作于1932年初,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生听到日军进攻沈阳时,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的鞭笞了国民政府“不抵抗主义”的行为。作者通过青年学生们思想认识一步步提高,侧面反映了反动当局的投降主义和全国人名抗战的尖锐对立。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6)丽人行多幕剧《丽人行》写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剧本写女工刘金妹遭受日本兵的侮辱,加上工厂倒闭,家庭生活无着,被迫沦落,几乎被逼到了绝路。她的遭遇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苦难。知识妇女梁若英既向往革命、有一定的正义感,又经不住痛苦的折磨,软弱苟安。她离开从事革命的丈夫章玉良后,与银行家王仲原同居,直至被王遗弃才逐步觉醒。新女性李新群不仅有革命者的勇敢、机智,还以深切同情帮助女工刘金妹,引导梁若英。生活现实又使得3个女性走到了一起,迎接斗争,争取抗战胜利的到来。剧本虽是写抗战时期的上海,而实际反映的是美帝国主义的暴行和国民党特务统治的黑暗。作者将3个女性的命运有机地交织起来,借此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惨胜”之后的社会现实。《丽人行》在艺术结构上吸收戏曲、电影的手法,以前后连贯的21场的形式,使得时空转换有很大的自由,借以反映丰富复杂的情节内容。(7)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写于1960年,目的是通过歌颂历史上的民族友好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中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文成公主公元7世纪,吐蕃英主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求婚,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和亲政策,决定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松赞干布。在吐蕃内部,松赞干布和请亲使禄东赞主和联姻,大臣俄梅勒赞和恭顿则主战抗婚。全剧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开。从长安出发,文成公主一行战胜路途的艰难苦寒,战胜了恭顿等人的阴谋破坏,最后,唐蕃和好,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终成大婚。文成公主精通文史,兼擅武艺,有“利乐边民”的抱负,同时她又是生长于宫廷缺乏历练的年轻女子,对复杂的矛盾缺乏应付的经验,对离去的义母和故土充满了依恋的心情。剧本以生动的细节写出了文成公主性格成熟发展的过程,也充分表达了汉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谋求民族和好的精神。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决意和唐朝联姻,他不为佞臣所惑,冷静持重,终于查明了真相,取得了胜利。这是戏剧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兄弟民族领袖形象。剧本富于传奇色彩,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刻画人物性格(8)《关汉卿》《关汉卿》是为纪念我国13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而创作的。历史上关于关汉卿的生平事迹记载很少,田汉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对剧中的情节以及人物关系作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虚构。结构严谨,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田汉“剧中有诗,以歌抒情”的浪漫主义风格,是其创作思想与艺术上的一座高峰。与《茶馆》《蔡文姬》齐名,是当代历史剧中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内容梗概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抗拒恶奴凌辱,被赃官诬陷处斩。关汉卿激于义愤,在歌伎朱帘秀等人的支持下写成了悲剧《窦娥冤》。权贵阿合马看出了关汉卿借戏剧鞭答时政的意图,强令修改剧本,否则不许上演。关汉卿宁折不弯,拒绝修改。朱帘秀深明大义,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承担了演出的责任。剧本还写了嫉恶如仇的赛帘秀,诙谐风趣而又爱憎分明的王和卿,仗义而刚烈的王著等人物来映衬主要人物,也写了狠毒卑鄙的郝祯和投机取巧的无耻文人叶和甫来作为对照。《关汉卿》的艺术成就:现存历史文献中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资料极少,田汉全面分析了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通过研究作品的思想感情来把握关汉卿的思想性格,从而写出了他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关系,写出了他憎恶黑暗、蔑视权势,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剧本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又切合于历史真实,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背景上表现了关汉卿的戏剧艺术活动,写出了他最可贵的斗争品格。关汉卿的艺术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进步文人的斗争传统,也融注了田汉一生为我国戏剧事业奋斗的生活体验。剧本体现了田汉创作的一贯特色:丰富的想象、炽热的诗情,执着的历史正义感。全剧结构完整,描写细密,语言精炼,被公认为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仅有的八部作品不足与全面展现田汉的戏剧艺术,在中国现代史上不能忘记曾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戏剧大师。中国现代戏剧史不只有曹禺,还有像田汉,老舍,郭沫若等这样的优秀的戏剧家。如果说曹禺是一棵树,他可能看见的是在被压抑的山谷中各种无尽的挣扎。田汉更像是一个用一生在攀登的勇士,或许是他的革命的情怀和强烈的时代感使得他的戏剧无形中被政治绑架,与时代靠近。2020/1/27•牺牲了艺术价值,多了一些额外附加的无法蒸发的水分,这样的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或许才会体会的到。这样的作品是艺术殿堂里的不幸的弃儿,也是特定时代的陪葬品,它是带着特定的使命而诞生的,所以我们应该包容的来品读它们。参考书目:戏剧三人行谢谢2012年5月23日
本文标题:中国话剧事业的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6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