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晋灵公不君左丘明1.了解《左传》的作者和内容。2.积累“克、过、患、舍、假、登、免”等文言实词的含义,以及“以、焉、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特殊句式。3.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4.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并深入探究史学的发展历程和史书的体裁、体例,以及相关的史学思想。5.学习中国古代史学“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继承史学家优良的史传传统。《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在《左传》中,作者补充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同时也使我们对晋灵公、赵盾和董狐等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各只出场了一次的三位武士——钅且麑、提弥明和灵辄,也都写得光彩照人。1.“鲁君子”。左丘明,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被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古代历史和传说,以补充和丰富文字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2.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丘明出生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据鲁国和其他诸侯国大量的史料记载,其所著的《左传》《国语》远近驰名。他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古人谓之“先儒”“先贤”,史学界推其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晋灵公,晋襄公之子。姬姓,名夷皋。公元前620年即位,其时年龄尚幼,即好声色。后来渐长,宠信屠岸贾,荒淫无道,以致民不聊生。《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的故事,赞扬了赵盾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品格。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借助课下注释,叙述本文的内容梗概。【自我核对】晋灵公征收重税以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他以弹子射人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因而触怒灵公,险遭灵公谋害。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赵盾出奔还没有走出晋国,听到灵公被杀就回来了。晋国的太史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赵盾对董狐说:“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董狐说:“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慨叹自己念着祖国,反而自找忧患。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赵盾因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背上了弑君的恶名。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2)反复自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自我核对]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其应得的下场。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以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第二部分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第三部分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3).理解语段的含意[自我核对]这里一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下了贬斥晋灵公的基调,预示着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在平常人看来,暴君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些异常,是匪夷所思的。但晋灵公的举动,仅仅用一般的残暴、狠毒是难以说明的,恐怕只能用心理变态来解释。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自我核对]作为古代的刺客,在“忠”“信”不能两全的情况下选择用死来成全,有其可歌可泣的一面,也有其愚忠、愚信的一面。从钅且麑悲壮而死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位刺客尚且能为忠信而死,而一国之君却不明晓,可见,晋灵公已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钅且麑死得不值。臣子对古代的君主应视情况而定,君贤则辅之、忠之,君不贤则谏之或废之,万万不可愚蠢地为忠而亡。2.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自我核对]文中大臣士季进宫劝谏,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晋灵公的话重点只落在了前一句,他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而士季的这句话则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上,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这句话成为千古名句,主要用来劝诫人们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敢于承认并积极地改正错误。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人谁无过,,。(2)靡不有初,。(3)庆父不死,。(4)外举不弃仇,。(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鲜克有终鲁难未已内举不失亲有备无患①嗾()②獒()③翳桑()④衮职()⑤胹肉()⑥熊蹯()⑦箪食()⑧钅且麑()⑨寘诸畚()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áoyìsǒugǔnérfándānchúnízhìběn(1)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2.通假字辟”通“避”,躲避。寘”通“置”,放置。(2)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3)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阙”通“缺”,过失“溜”通“罶”,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4)三进及溜(5)子为正卿,亡不越竟“竟”通“境”,边境“反”通“返”,返回(6)反不讨贼3.多义词副词,能动词,攻克动词,克制动词,严格限定动词,穿过(1)克①鲜克有终②既克,公问其故③克己复礼为仁④克日完成(2)过①使妇人载以过朝②过而能改③人谁无过④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动词,犯过错名词,过错动词,超过动词,担忧动词,厌恨名词,忧患、灾祸动词,忌讳动词,住宿(3)患①问其故,而患之②宣子骤谏,公患之③有备无患④此数者,用兵之患也(4)舍①舍于翳桑②食之,舍其半③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耳动词,留下动词,舍弃动词,放弃动词,建房舍形容词,非正式的连词,如果介词,借助动词,宽容名词,假日(5)假①尚早,坐而假寐②假令仆伏法受诛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④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⑤十旬休假,胜友如云(6)登①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②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③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动词,登上动词,登到副词,立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幸免动词,免除动词,免除连词,表目的动词,认为(7)免①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②情在骏奔,自免去职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8)以①厚敛以雕墙②皆以美于徐公③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语气词,不译兼词,于此代词,之语气词,啊代词,人们(9)焉①公嗾夫獒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③犹且从师而问焉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10)其①而观其辟丸也②赵盾、士季见其手③其我之谓矣代词,他的语气词,表示揣测,大概古义:不采纳,不接受。今义:不进入古义:记事的原则。今义:书法作品4.古今异义词(1)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2)书法不隐(3)古之良大夫也古义:古代官职。今义:医生的别称(1)提弥明死之(2)晋灵公不君(3)晋侯饮赵盾酒5.词类活用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死。名词作动词,行君道。使动用法,给……喝(1)董狐,古之良史也(2)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3)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4)赵穿攻灵公于桃园(5)其我之谓矣6.特殊句式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1.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反映在哪几件事上?【与你交流】(1)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2)多次劝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3)体贴下情,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食品。(4)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2.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与你交流】法即“书法”,也就是记事的原则。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讳事实真相,他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普遍认可的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法受恶”,并不算冤枉。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作“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但是,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赵盾其实是一位直言敢谏、养民施惠的良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作的解释,那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显然不是事实。3.以儒家的观点如何评价《晋灵公不君》中赵盾这个人物?【与你交流】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尽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他对晋灵公滥杀宰夫直言进谏,且由此引起晋灵公的杀心。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认真。赵盾在职守上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于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钅且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也恭,其事也敬”了。赵盾对老百姓也是仁慈的,当其打猎遇到极其饥饿的灵辄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让他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实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4.举例说明本文情节曲折、跌宕多姿的艺术特色。【与你交流】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其中,士季与赵盾商议进谏时所预示的危险,“钅且麑行刺”对钅且麑心理矛盾的刻画,提弥明搏獒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情节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化莫测、情趣横生之妙。5.举例说明本文叙事的“详而博”,并说说其作用。【与你交流】本文所叙之事概括说来仅是《春秋》所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但此事之来龙去脉,即赵盾为何弑其君,该不该弑其君,晋灵公又怎样被弑,究竟是不是赵盾所弑,等等,仅凭此一句很难弄得明白。而本文细细道来,讲述得明明白白,让读者知晓了事情的全过程,这是其“详”。文中不仅叙述了晋灵公的种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叙述了赵盾与士季进谏的经过,讲了晋灵公如何遣使钅且麑暗杀赵盾,以及借宴请之机谋杀赵盾,而且叙述了赵盾因何背负弑君之名,等等,这是其“博”。一“详”一“博”,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现了出来。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出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微妙地表达了作者的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含意,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所谓“不露山水”,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与名家画山水一样,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目;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为世所褒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贼:刺杀B.晋侯饮赵盾酒饮:给……喝C.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趋:趋向D.提弥明死之死:为……死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使钅且麑贼之”和提弥明死之“B.“坐而假寐”和吾恂恂而起C.“遂扶以下”和厚敛以雕墙D.“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和有一于此C
本文标题:第3课 晋灵公不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8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