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By李陆云&张苏1980.6.29——她出生在南京市。她1岁半因药物而至双耳全聋,在托儿所里,总是孤零零的蜷缩在墙角哭泣;3岁半才开口说第一个词,8岁竟能背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16岁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1岁被评为首届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时代人物,同年留学美国;23岁在美国加劳德特大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24岁同时被评为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录取为心理学博士生。下面记录了一位女孩从出生到留美的真实足迹赏识教育首倡者周弘,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一位普通的父亲,用20年的时间探索出赏识教育,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他被誉为“赏识老爸”,创办的赏识教育被称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其核心理念为“花苞心态,全纳的爱”,以“简单、快乐、宁静、亲切、透彻”等五种特性,给予人们身、心、灵全方位滋养。在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中,只有赏识教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它是中华民族的教育瑰宝,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识目录Contents一、什么是赏识教育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三、赏识教育的弊端四、有效运用赏识教育一、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也称“鼓励教育”,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教育对象以褒奖、鼓励、赞赏,使其不断增强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希望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其关键在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名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美国教育家·卡耐基一、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了解学生善待学生尊重学生——学会倾听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宽容学生——允许错误提醒学生——大胆批评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里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即赏识是人的本能需要。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1、赏识教育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唤醒孩子的主体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赏识教育以鼓励表扬为手段,是将教育对孩子的外在要求内化的重要条件。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赞扬来激发和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其内心愿意学习,喜欢学习。三、赏识教育的弊端差异反思赏识教育≠摒弃批评教育一味赏识是指不批评孩子,或者给批评都穿上“赏识”的外衣:即使是批评也不直接否定。一味赏识,会模糊孩子的认识,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自我表现认识。有些教师也许受创新教育的影响,误以为提倡创新就不能否定,所以在课堂上不管学生说的有无道理,或轻易鼓励,或保持中立态度。这种不分是非、对错的赏识,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必要的“批评教育”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而一味地赏识也许就是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糖衣炮弹”,健全人格塑造中的“温柔杀手。三、赏识教育的弊端赏识教育≠摒弃挫折教育适当的鼓励是必要的,但切勿过了头。让孩子正确面对困难,真正解决困难,就要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即不仅要把握好表扬的“火候”,也要掌握好表扬的时机。事实上,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历来是相伴而生,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两者只有相辅相成、灵活运用,才会让孩子从赏识中增强信心,取得成功;从批评中学会自省,不断进取。三、赏识教育的弊端差异反思赏识教育≠适用所有学生“赏识教育”,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而绝对不是教育方法的惟一;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个性各异的所有学生和所有的情况。赏识教育岂能“包治百病”?!比如,十道题目,十题全做对的,当然夸奖,只做对一题的,也要赏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能做对一道,真棒!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如此这般,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们感觉到“做对做错一个样,考好考差一个样”,既对某些后进生起不了什么激励作用,又使一些优秀的学生渐渐失去自豪感,乃至渐渐失去了责任感与上进心。四、有效运用赏识教育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寻求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因人施教,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育教识教师博大的爱心是赏识教育的源动力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和培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信任学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善用肢体语言是实施赏识教育的点金术综上所述,良好的、得体的、规范的、适时的赏识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赏识和批评教育应是教育的双翼,只有做到全面教育,才能真正的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推荐书目:1、《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一生的教育》刘祥和著,中国档案出版社3、《打包中国教育》刘丰编著,时事出版社4、《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王晓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Thankyou
本文标题:赏识教育利弊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8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