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忠”
浅谈“忠”到中国传统道德大厦里去徜徉,出现频率额最多,使用率最高,更占主要位置,更被人重视的那个字念“忠”。《论语》一书中“忠”字一共出现18次。《论语》中多次出现“忠”字,但是整本书从始至终都没有对“忠”加以说明,阐释。先贤对弟子、对后人的教化似乎成了硬性的要求与标准。儒家认为:“忠”是重要的伦理道德原则,也是实行最高道德原则“仁”的条件和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而至于什么是“忠”?《论语》一书透露出浓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论语》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和一些具体的事例对“忠”做一番浅尝辄止的论述。忠:会意字,从心正中生,不偏不倚从。心中自发的原始的美丽的情怀,表现出来就是崇高的品德,高尚的行为,忠贞、忠诚、忠实、为人竭心尽力、诚实负责的态度。“仁”是儒家伦理道德准则的基础,是“忠”的基石。儒家认为,“仁”是血亲之间的相互关爱以及这种相互关爱向社会的自然延伸。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有“仁”心。有了“仁”心,就应该具有对公平、善恶、美丑、是非的正确的评判标准,有去私欲,存“仁”的意识,才有尽“忠”之事的可能。对万物的敬畏是“忠”的前提。总是保持着对万物的敬畏,对未来不可预测的适当惧怕,才会使人遵从自己最真实善良的“仁”心。世事变化无常,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人面对幻化无方的大自然的时候也显得无可奈何。如果人太高估自己,就可能无所畏惧,甚至违背自己的“仁”心或者是客观事实,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控制自然事物的发展进程,而忽略掉起伏无常的“天命”,这样就可能得不偿失,事与愿违,甚至会伤害到自己。对万物存在一种敬重与畏惧之感,就不会盲目轻浮地行事,而是尊重自己最真实的“仁”心。“忠”就是最忠诚地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仁心”。有了“仁”心,具有对公平、善恶、美丑、是非的正确的评判标准,有去私欲,存“仁”的意识这还不够,还要看具体怎么做。当一个人面临抉择的时候,即便心里有自己最原始、真实、“仁”的想法,但是当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行动表达出来会与自己的各种利益、私欲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选择维护或者是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利益,而胡忽略掉自己的真实“仁”心,这完全与“忠”的内涵相悖。“忠”就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均不受环境与各种利益、私欲的影响,心里是怎样想的,就用实际行动去表达自己的“仁”心。行“忠”之事需要经受沉痛考验。春秋时候,齐国有个权臣叫崔杼,他杀掉齐国国君庄公立景公为国君,这件事给史官知道了,史官就如实记载“崔杼杀庄公立景公”。于是崔杼把史官杀了,史官的弟弟来阶梯哥哥的工作(在春秋时期史官的官位是世袭的),史官的弟弟也如实记载“崔杼杀庄公”,于是崔杼又把史官的弟弟杀了。史官最小的又来接替哥哥的工作,史官最小的弟弟也如实记载“崔杼杀庄公”,崔杼不敢再杀下去了,于是这一段历史就留了下来。为期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用血肉筑成的长城抵挡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战场上,日本军队疯狂的向国民革命军阵地发来密集的子弹、炮弹。指挥官一声令下,抗日士兵就要从战壕中奋起,向敌方阵地冲锋,前方一队士兵从战壕中爬起冲出去,跨出不到十米的距离,就全被日军的枪炮射杀。这时,指挥官很快组织第二次冲锋。冒着隆隆的炮弹,密集的子弹,只要一站起来,冲出战壕,就不可能回得来。然而,当指挥官再一声令下,第二队同样从战壕中冲出去,流血牺牲,义无反顾。接下来指挥官又组织第三次、第四次冲锋。影片《云水谣》中,上世纪四十年代,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政治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自此两个相爱的恋人被无情的现实分隔两岸,唯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王碧云发誓要用一生为爱人守候。六十年过去,王碧云早已人老珠黄,两鬓斑白,她仍在为那份爱情守望、找寻。最后终于得到陈秋水早已葬身高原冰雪之中的消息。青春岁月的擦肩而过,六十年的云水守望,谱成了一曲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悲歌。上述故事中,虽然都有尽忠之举,但是无一不付出沉痛的代价:崔家三兄弟知道历史事实,当他们如是记载之后,却得罪了当朝贵权。但是他们不畏强权,宁肯身死,也要忠于“史官”这一职责,如实记载史实。冲锋队的战士们,为了身后那一片广袤的土地以及那片土地上人们的和谐与安宁而冲锋陷阵,不惜马革裹尸,当他们不顾一切冒着敌人的枪弹冲锋,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绝对是为了捍卫军人的荣誉,忠于军人的职责———保家卫国。陈秋水和沈碧云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但是沈碧云等了陈秋水一辈子,忠于爱情,几乎让沈碧云倾尽一生。自古那些被贴上“忠”的标签的“英雄”们有哪个是平坦度过其一生的。尽管尽“忠”之事很难,但也要去做。拥有一颗“仁”心,按照自己的真实仁心行为处事,就不会患得患失,就会轻松惬意;就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就会感到踏实和满足。同时,以上“忠于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爱情”的事列也对“忠”的对象做了诠释和补充:不光臣子对待君主需要“忠”,恋人之间同样需要忠诚,不仅要忠诚待人,还要忠诚待物。“忠”的思想和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忠”所连带的封建糟粕也应运而生。审配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袁绍死后。他辅佐袁尚,袁尚在城外被曹操击败,当时袁尚只想着逃命放弃了邺城,可是审配一直不放弃,因为他知道邺城是袁家的首府,也是河北的门户,命门,一旦放弃,袁家就彻底失败了,所以他只带领城中的残兵守城,曹操大军多次攻城都被他击退,后来他的侄子审荣贪图富贵,出卖了他,开打了城门,当时曹操极度欣赏他,说要给他很多赏赐,然后重用他,可是他就是不降,后来曹操要杀他的时候,他还说:“我的主公(袁绍)的坟墓在北方,我一定要向着北方死去!”后来曹操同意了他。审配就是愚忠,思想受封建糟粕禁锢的典型。袁绍的败局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事实,而审配作为臣子,已经做到竭心尽力,他已经做到无愧于心。他完全可以走出过去,坦荡的面向未来,为自己选择更好的明天;完全可以在国家重归一统和国泰民安等方面有所作为。但他选择了为先主殉葬的愚忠,可以说他的死意义并不大。而且袁绍本身就不是一个圣明的君主(袁绍为了政治需要,另立皇帝),为这样一个君主殉葬更是不值。纵观审配的一生,审配只是东汉末年一部分仕族阶级不作为;空讲“仁义、道德、忠诚”,其本身却虚伪狡诈;唆使原本就不贤能的主公胡作非为,从而搞得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一个缩影。当然,关于“忠”的封建糟粕的发展仕族阶级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决定者为统治阶层。统治阶层出于统治需要,对儒家文化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奴役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到了明代“程朱理学”的盛行,由此带来的封建禁锢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单方面强调忠于君父,女子要遵从“三从四德”,单方面要求女子的贞操观等。明代开始,“忠”就成了君主対臣下的无条件要求和臣下对君主的无条件服从;“忠”就让女人彻底成为男人的附属。不仅加强了王权的效力,也更突出男人在宗法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却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以上这些通通违背了先秦儒学的本意。儒家先贤孔子认为做子女的事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谏,看见他们心里不愿听从你的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劝说,而不要去故意违背他们,一如既往地为父母担忧操劳,不可怨恨。(《论语》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联系到宗法社会的国家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君主在社会上的地位就相当于一个家庭中父亲在该家庭的地位。从这里可以推断孔子认为在家怎样侍奉父母,在外就应怎样对待君主:对待君主还是应该有劝谏的态度,并不是一味的顺从。只是孔子限于君主与父亲之间有实质性(例如:君主具有决定人们生死的权利,而作为父亲却不具有这般权利)的区别,而没有明说。所以孔子不提倡无条件顺从。一种文化,一种思想,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孔子认为“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读者切不可断章取义。(《论语》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忠不是毫无条件的。只是一味、片面的强调“臣事君以忠”是不正确的。一味的、片面的忠诚只会害人、害己。从古代被挖心的比干;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被剐了3543刀的袁崇焕。再到现在,被蒋介石秘密处决的杨虎城;被蒋家王朝扣押半个世纪的张学良······从《论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拥护王权的,对政治也有一定程度的向往。当君主不再“事臣以礼”的时候,作为臣子,应该怎样做?孔子却没有讲,《论语》也没有讲。“忠”的文化和思想,要继承和发扬;但是对于“忠”所附带的封建糟粕,应该毫无保留的完全摒弃。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0900 .html